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收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比索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数据远远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有效率(93.3%)远远高于对照组(77.8%),其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能有效减慢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比索洛尔;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类疾病的最终结局,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而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功能代偿性非常差,机体中的抗利尿激素以及醛固酮会明显上升,且极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1]。对此,笔者就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较为满意,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收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为61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65.4±3.2)岁;根据NYHA分级方法[2]来划分,其中,3级29例,4级16例。观察组:45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为62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为(66.2±3.4)岁;其中,3级31例,4级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实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比索洛尔治疗。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接受全面的身体情况评估,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做常规治疗,例如:吸氧治疗、利尿剂治疗、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以及血管扩张治疗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患者每天服用1.25mg比索洛尔,需服用一周。患者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并将数据与入院时候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如果高于入院检测结果,应将药剂量适当增加到2.5mg;如果低于入院检测结果,应保持患者的原先药剂量;如果患者的血压低于90/60mmHg,且心率也低于60次/min,应及时让患者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1)在患者治疗后的2个月、4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详细记录下患者的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3]。(2)在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大于2级;有效: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大于1级但小于2级;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显效率、有效率统称为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相关情况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在不断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后的数据远远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相关情况比较
时间
心率(次/min)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
治疗前
97.4±7.9
27.8±8.4
64.2±9.3
治疗后2个月
87.7±7.6△
31.5±6.7△
62.4±8.4△
治疗后4个月
81.4±8.9△
43.6±5.8△
57.6±8.2△
治疗后6个月
77.3±7.8△
47.1±7.9△
55.7±7.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无效10例,占22.2%,有效18例,占40.0%,显效17例,占37.8%,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无效3例,占6.7%,有效14例,占31.1%,显效28例,占62.2%,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5
10(22.2)
18(40.0)
17(37.8)
77.8
观察组
45
3(6.7)
14(31.1)
28(62.2)
9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比索洛尔的选择性较高,副作用小[4],治疗效果明显,可通过肝肾排出体外。其次,比索洛尔对人体肺部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比索洛尔通过利用对交感神经活性的抑制以及阻断儿茶酚胺可能对心肌产生的毒性作用来实现减缓心率、减少衰竭心肌耗氧量等作用[5]。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数据远远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有效率(93.3%)远远高于对照组(77.8%),其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比索洛尔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相关指标,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何江,杜一平,刘丽,等.比索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水平、肾素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2011,34(4):397~398
[2]许月丹,李仲巧,姚慧,等.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24(24):98~99.
[3]乐小飞.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3):120~121
[4]王继霞,陆俊.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l,19(7):1221~1223
[5]李生文.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2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2):7880
作者简介:程春,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年12月,工作单位:长沙市中心医院,学历:大学本科,职务:副主任医师。
关键词:比索洛尔;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类疾病的最终结局,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而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功能代偿性非常差,机体中的抗利尿激素以及醛固酮会明显上升,且极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1]。对此,笔者就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较为满意,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收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为61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65.4±3.2)岁;根据NYHA分级方法[2]来划分,其中,3级29例,4级16例。观察组:45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为62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为(66.2±3.4)岁;其中,3级31例,4级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实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比索洛尔治疗。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接受全面的身体情况评估,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做常规治疗,例如:吸氧治疗、利尿剂治疗、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以及血管扩张治疗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患者每天服用1.25mg比索洛尔,需服用一周。患者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并将数据与入院时候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如果高于入院检测结果,应将药剂量适当增加到2.5mg;如果低于入院检测结果,应保持患者的原先药剂量;如果患者的血压低于90/60mmHg,且心率也低于60次/min,应及时让患者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1)在患者治疗后的2个月、4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详细记录下患者的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3]。(2)在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大于2级;有效: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大于1级但小于2级;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显效率、有效率统称为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相关情况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在不断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后的数据远远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相关情况比较
时间
心率(次/min)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
治疗前
97.4±7.9
27.8±8.4
64.2±9.3
治疗后2个月
87.7±7.6△
31.5±6.7△
62.4±8.4△
治疗后4个月
81.4±8.9△
43.6±5.8△
57.6±8.2△
治疗后6个月
77.3±7.8△
47.1±7.9△
55.7±7.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无效10例,占22.2%,有效18例,占40.0%,显效17例,占37.8%,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无效3例,占6.7%,有效14例,占31.1%,显效28例,占62.2%,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5
10(22.2)
18(40.0)
17(37.8)
77.8
观察组
45
3(6.7)
14(31.1)
28(62.2)
9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比索洛尔的选择性较高,副作用小[4],治疗效果明显,可通过肝肾排出体外。其次,比索洛尔对人体肺部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比索洛尔通过利用对交感神经活性的抑制以及阻断儿茶酚胺可能对心肌产生的毒性作用来实现减缓心率、减少衰竭心肌耗氧量等作用[5]。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数据远远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有效率(93.3%)远远高于对照组(77.8%),其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比索洛尔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相关指标,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何江,杜一平,刘丽,等.比索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水平、肾素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2011,34(4):397~398
[2]许月丹,李仲巧,姚慧,等.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24(24):98~99.
[3]乐小飞.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3):120~121
[4]王继霞,陆俊.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l,19(7):1221~1223
[5]李生文.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2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2):7880
作者简介:程春,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年12月,工作单位:长沙市中心医院,学历:大学本科,职务: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