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选择导游作为目标职业的人群基数逐渐扩大。同时,导游行业规范度提升,提供服务多样性增加,因此导游工作的难度与日俱增。对于开设相关课程的中职学校来说,必须重视这种变化,积极引进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形成了“景观+人文”相结合的旅游模式,所以职校内导游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贵州地区各景点基本特点,也需要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歌舞情况,以提升工作专业度。基于此,探究《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设计十分必要,对于导游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中职导游专业设置《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必要性
对于职业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紧密围绕学生未来就业能力培养这一核心进行发展及课程設计。随着旅游产业发展,人们对导游的需求增加,从事旅游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提升,旅游也从单纯的赏景式发展为当前的体验式。使得导游不仅需要熟知景区路线,还需要为客户提供饮食住宿等相关服务,并了解景区的人文特色。
而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歌舞历史久远,在贵州境内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音乐历史文物中就有与民族歌舞相关的文物及图像。此外,贵州区域少数民族占比较大,达到全省人口的38 %,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水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是贵州区域的文化特色之一。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贵州地区也紧抓这一特点进行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歌舞成为了贵州旅游的名牌之一。
所以对中职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和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相关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歌舞艺术一直是文化的承载方式之一,掌握少数民族歌舞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区历史文化,更好地服务游客。
二、中职导游课程现状
目前中职导游课程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因此课程设置基本涵盖整个带队旅游期间可能涉及各类事项。虽然不同中职学校的课程设计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基本会由以下一些课程组成。
第一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会为学生介绍各地区景点的基本概况及历史人文情况,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我国各个景点有基础性认知。二是业务相关课程,这种课程为围绕导游业务开展,目的在于教授学生认识带队导游的基本流程以及处理导游过程中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学生业务能力。三是法律与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学生从法律角度做出正确决策。四是旅游管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学相关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
从以上课程设计来看,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导游专业并未开设少数民族歌舞的相关课程,甚至仅设置一门课程来讲解所有旅游景点。显然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中,学生无法全面领略景区的人文特色、了解景区的文化魅力,对其职业发展来说有所影响。
三、《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教学原则
1949年泰勒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课程设计需要以学生需求为立足点,因此在导游专业中开设的《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需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一是现实性原则。由于导游专业的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其目的在于未来职业中需要为客户进行讲解,并引导客户感受贵州的少数民族艺术气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现实取材,根据贵州的少数民族歌舞发展现状进行教学,否则将使学生接受知识脱离实际,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二是认知性原则。在进行《贵州少数民族歌舞》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贵州民族歌舞的艺术特点及独特魅力,使其能正确认知、深入理解贵州地区民族歌舞的特色与价值。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学生间的理解差异性,并针对认知程度较浅的学生进行深入讲解,并引导其自行体验其中的文化魅力。
三是文化性原则。在进行《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性角度去理解地区的歌舞艺术发展脉络。对于大部分导游专业学生来说,不具备舞蹈音乐艺术基础,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其艺术表现特点,提升学生的赏析水平并丰富其人文知识。
四、《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设计及实施
1.课程概况
导游专业的《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教学需要服务于导游工作,因此需要结合导游的实际情况来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与纯粹的歌舞艺术课程进行区分,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职业素养提升情况如表4-1所示。
2.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形式创新,避免填鸭式教学,具体可以划分为情境导入、学、教、做、评、练六个部分。
其中情境导入的目的是创造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应用情景,并吸引学生注意力。后续环节中“学”与“教”则是学习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背景知识以及具体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做”“评”“练”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以及课后学习的形式深入理解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背景及艺术特点,以学生为主导。
总之,在实际课程设计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思考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艺术魅力所在,形成其独特的认知与品位。从而提高中职学校中导游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导游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仝刚. 中专阶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新课程设计[J]. 戏剧之家, 2019(25).
[2]李阳莉. 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设计初探[J]. 四川戏剧(12):164-166,共3页.
[3]葛月华. 健身舞蹈集体课的课程设计[J]. 长江丛刊.
一、中职导游专业设置《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必要性
对于职业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紧密围绕学生未来就业能力培养这一核心进行发展及课程設计。随着旅游产业发展,人们对导游的需求增加,从事旅游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提升,旅游也从单纯的赏景式发展为当前的体验式。使得导游不仅需要熟知景区路线,还需要为客户提供饮食住宿等相关服务,并了解景区的人文特色。
而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歌舞历史久远,在贵州境内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音乐历史文物中就有与民族歌舞相关的文物及图像。此外,贵州区域少数民族占比较大,达到全省人口的38 %,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水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是贵州区域的文化特色之一。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贵州地区也紧抓这一特点进行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歌舞成为了贵州旅游的名牌之一。
所以对中职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和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相关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歌舞艺术一直是文化的承载方式之一,掌握少数民族歌舞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区历史文化,更好地服务游客。
二、中职导游课程现状
目前中职导游课程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因此课程设置基本涵盖整个带队旅游期间可能涉及各类事项。虽然不同中职学校的课程设计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基本会由以下一些课程组成。
第一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会为学生介绍各地区景点的基本概况及历史人文情况,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我国各个景点有基础性认知。二是业务相关课程,这种课程为围绕导游业务开展,目的在于教授学生认识带队导游的基本流程以及处理导游过程中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学生业务能力。三是法律与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学生从法律角度做出正确决策。四是旅游管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学相关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
从以上课程设计来看,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导游专业并未开设少数民族歌舞的相关课程,甚至仅设置一门课程来讲解所有旅游景点。显然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中,学生无法全面领略景区的人文特色、了解景区的文化魅力,对其职业发展来说有所影响。
三、《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教学原则
1949年泰勒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课程设计需要以学生需求为立足点,因此在导游专业中开设的《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需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一是现实性原则。由于导游专业的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其目的在于未来职业中需要为客户进行讲解,并引导客户感受贵州的少数民族艺术气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现实取材,根据贵州的少数民族歌舞发展现状进行教学,否则将使学生接受知识脱离实际,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二是认知性原则。在进行《贵州少数民族歌舞》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贵州民族歌舞的艺术特点及独特魅力,使其能正确认知、深入理解贵州地区民族歌舞的特色与价值。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学生间的理解差异性,并针对认知程度较浅的学生进行深入讲解,并引导其自行体验其中的文化魅力。
三是文化性原则。在进行《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性角度去理解地区的歌舞艺术发展脉络。对于大部分导游专业学生来说,不具备舞蹈音乐艺术基础,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其艺术表现特点,提升学生的赏析水平并丰富其人文知识。
四、《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设计及实施
1.课程概况
导游专业的《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课程教学需要服务于导游工作,因此需要结合导游的实际情况来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与纯粹的歌舞艺术课程进行区分,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职业素养提升情况如表4-1所示。
2.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形式创新,避免填鸭式教学,具体可以划分为情境导入、学、教、做、评、练六个部分。
其中情境导入的目的是创造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应用情景,并吸引学生注意力。后续环节中“学”与“教”则是学习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背景知识以及具体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做”“评”“练”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以及课后学习的形式深入理解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背景及艺术特点,以学生为主导。
总之,在实际课程设计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思考贵州少数民族歌舞的艺术魅力所在,形成其独特的认知与品位。从而提高中职学校中导游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导游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仝刚. 中专阶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新课程设计[J]. 戏剧之家, 2019(25).
[2]李阳莉. 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设计初探[J]. 四川戏剧(12):164-166,共3页.
[3]葛月华. 健身舞蹈集体课的课程设计[J]. 长江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