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等相关策略。如精心营造读书学习氛围,多彩活动促阅读,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开设多样读书指导课,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可持续发展,让阅读课外书成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而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学方法追求形式的热闹,教学过程华而不实。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如何使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细读上是存在不少问题的:①有的教师还不会细读文本,他们一般都按照教学参考书建议去进行解读教材,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研读文本;②有的教师不能独立细读文本。在我们老师身边充斥着许多教学参考资料供你参考。这么多的资料对老师来说是双刃剑。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般读者,静下心来去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体会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在没有独立细读文本前就参考许多资料,就会使自己在文本前迷失自我,也迷失学生。
  (二)忽略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想法代替了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感受与作者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去感悟,应允许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正确的理解和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自身的体验和交流,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轻视了语言的积累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上,严重忽视了学生语的言积累,对学生很少进行语言的训练。其次,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时间分配上,比例严重失调。总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在“理解”,只要理解就会运用,但真正积累下来的不多,会灵活运用的就更少了。
  (四)设计教学活动太多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设计活动太多,弄得人眼花缭乱。这些活动已经脱离了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尽管表象上师生、生生之间都互动的得热火朝天,但最终也只能是一出无意义的“闹剧”,因为40分钟的课堂被花样繁多的活动分割得七零八落,阅读教学失去自我,成为了表演的舞台。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希望探索出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与素质。具体策略如下。
  (一)创设晴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恰当提问,感悟文本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和方向重要手段。
  1.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人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人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抓关键词句提问。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课文中的关键词、它是语文的味道,是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因此,阅读教学中,应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人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
  (三)肯定评价,激活阅读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教学中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语言都会激励学生对阅读的渴望。于永正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握住这位男生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我和同学们真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总结、实践、尝试改进,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只有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培养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这不仅能在现阶段大大提升其自身素质,更是为其进行后续中学课程的学习打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随文练笔,能够提升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是对传统写作教学的一项突破。在阅读教学中插入随文练笔,能够让学生抒发感情,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的积累。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到随文练笔的插入点,在不破坏阅读教学的完整性的情况下,开展随文练笔。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随文练笔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插入随文练笔的尝试,经过实践验证已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文练笔的
摘要:通过课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重视发挥教与学的协调性和互动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课堂教学提出探索性讨论。  关键词:启发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学氛围;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同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
摘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很多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下面就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新路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课堂教学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
摘要:语言对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英语虽是一门外来语,但在国际社会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英语能够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同时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还能够使学生们在升学、就业的过程中更有优势。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师生关系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学习英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英语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升入高中之后
摘要: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了质量虽然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文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不断得到解决,而一些新的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又不断出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引起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能采取传统的“重讲授,轻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
期刊
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张,并从必然性、途径、原则等方面论述了政治权力的法治化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中,江泽民又大力推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