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导师:让教育在新连接中真实发生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12月31日,是济南育才中学师生最期盼的日子。在这一天,学校会举行盛大的播种梦想典礼。师生们把写着自己新一年梦想的卡片,播种在学校的梦想田里,然后通过一年的努力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帮助学生在一年中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如何通过梦想把老师和学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如何让梦想文化在校园生活中發挥全员育人的渗透作用,是学校育人模式的探索方向。在此背景下,育才中学开始了梦想导师制的尝试与实践。
  一、昨天:用“三个一”让师生把手牵起来
  2014年12月,育才中学开始了第一次梦想导师选择,中学部的学生通过电脑选择心仪的老师作为自己的梦想导师。小学部孩子年龄小,学校就给老师们制作了精美的海报,放置在操场上,孩子们想选择哪位老师作为梦想导师,就将写有自己名字的心型粘贴纸,贴在相应的海报上。梦想导师通过给每个孩子的梦想卡签名的形式,建立起新的师徒关系。我们把这样的学生叫“梦弟子”。
  心理学研究发现,想要让一个团队变得关系紧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因此,学校要求梦想导师做到“三个一”:
  “一张卡”。梦想导师对梦弟子的梦想卡进行签字认证,与梦弟子一起分析梦想,寻找切实可行的追梦路线,让其明确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围绕梦想卡的分析讨论,有效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一封信”。每个梦弟子给梦想导师写一封信,告诉梦想导师选择他的原因,告诉梦想导师自己对于新一年梦想的期许。书信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让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有了新的沟通渠道。
  “一件事”。每个梦想导师与梦弟子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有的梦想导师与梦弟子共读一本书,有的梦想导师每天与梦弟子一起晨跑,有的梦想导师与梦弟子一起欣赏系列精品影片,有的梦想导师约梦弟子到自己家一起动手做饭,还有的梦想导师带着梦弟子一起去远足……
  通过“三个一”工作的开展,梦想导师与梦弟子的关系得到了加强与巩固。孩子们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路径。同时,与梦弟子的交流,也激发了梦想导师对教育价值的再发现。这种交流没有功利的成分,没有班主任式的威严,多了几分真诚,梦想导师可以从中体会到教育的快乐。有的梦想导师说,自从有了梦弟子,连路遇学生打招呼时的微笑,都感觉不一样了。
  随着梦想导师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发现经过“蜜月期”之后,有一部分梦想导师减少了与梦弟子的交流,甚至有部分梦想导师不再对梦弟子进行指导。为了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学校开始提高对梦想导师的要求,规定每周交流一次,每次交流要作相应的记录,并专门印制学生梦想手册记录师生交流的过程。
  然而有些事情就像握在手里的沙,你抓得越紧,流走的却越多。随着要求的不断提高,交流环节的不断增多,很多原来还保持交流的师生反而减少了交流次数。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百分之百参与梦想导师工作就是全员育人吗?梦想导师制如何定位?梦想导师制的最大意义在哪里?经过深入的思考与讨论,我们找到了答案:全员育人是学校教育的追求目标,不可能通过追求所谓数量上的达标而实现。全员育人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应在学科教学的同时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进而实现真正的全员育人。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发生在学校中的所有事件都有育人功能,梦想导师制是全员育人中的一个环节,是课堂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之外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们更看重的是梦想导师对学生的引导功能。通过梦想导师制,让教育的发生有更多的可能性,为师生的新连接创造条件,才是“梦想导师”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今天:用“小梦想”把师生的心连起来
  想明白了梦想导师制的意义,我们就开始了相应的工作调整,不再硬性要求梦想导师与梦弟子完成规定的交流次数,也不再要求记录梦想导师与梦弟子交流的情况,我们期待着师生在自然而然的交往中发生教育。于是,梦想导师工作由刚性的要求变成了柔性的推进。
  在级部会议中,我们会不定期分享梦想导师与梦弟子的交流情况以及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每个期末以“我与我的梦弟子”为题征集梦想导师与梦弟子的教育故事;鼓励梦想导师与梦弟子定期合影记录成长……随着一系列柔性推进措施的实施,梦想导师工作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很多梦想导师开始更多地尝试与梦弟子一起规划学习与生活,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杨伯伯的大白兔”就是其中一例。杨志刚是我校的教务主任,也是十几个孩子的梦想导师,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杨伯伯”。他发挥语文学科优势,与梦弟子通过周记进行交流,还发明了新的交流形式——周梦想规划。每周大家把下一周的梦想进行规划,周末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打钩确认。有一次,杨主任到上海出差,回来时给每个孩子带来一颗大白兔奶糖,其中一个梦弟子在周梦想里写道:“下一周的周梦想是希望能再得到一块大白兔奶糖。”其实,杨伯伯给的大白兔奶糖她没有舍得吃,给了弟弟,因为爷爷生前经常给她买大白兔奶糖,而弟弟却没有尝过,她希望弟弟也能尝尝这种幸福的味道。杨伯伯看了这个孩子的周梦想非常感动,就找机会给了这个梦弟子两块大白兔奶糖。第二周的周梦想本上,这个孩子写道:“本周的梦想都实现了,意外的是杨伯伯给了我两块大白兔奶糖,为什么是两块呢?不管怎样,都太高兴了!”至于为什么给两块,原来是善良的杨伯伯担心孩子还不舍得吃,把糖分给弟弟,便给了她两块,这样她可以吃一块,弟弟也可以吃—块。这虽然是个小小的故事,却反映出教育在梦想导师与梦弟子的交流中一直都有发生。梦想导师与梦弟子,不是班主任与学生的管理关系,也不是学科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梦想把心连起来,为教育的发生提供了—种新的可能。
  三、明天:用“一封信”让每个人的梦与新时代合起来
  在“互联网 ”的新时代背景下,梦想导师的选择,是通过智慧校园App进行的师生双向选择。每一个梦想导师会在智慧校园系统中生成自己的梦想导师班,在全校选择他的学生组成交流群,方便在线指导。在梦想导师的带动下,梦弟子通过梦想导师班建立起了新连接,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发挥同伴教育的力量。
  2017年12月是育才中学的“梦想规划月”,结合党的十九大关于2020年、2035年、2050年国家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我们以梦想导师班为单位,在“梦想规划月”中开展了“追逐梦想”手抄报展评活动,让孩子们在手抄报上尽情描绘未来的自己;开展了“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写给2035/2050的我”现场作文大赛,让孩子们在给未来自己写信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合理规划以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期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与新时代同行。
  教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关系学,没有好的关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李希贵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刚刚到北京十一学校时,有几个高中学生在周末邀请他去天津游玩,他欣然同意,他们一起坐高铁去天津,一起在天津游玩,又一起说说笑笑地回来,没有说教,也没有指导,只是一起聊聊家常,一起开开玩笑。回来后分手的时候,几个学生对他说:你这个校长还不错!这让李希贵很是感慨,原来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每个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指导能力并不相同,并不是每一个梦想导师都能精确地指导孩子们怎样去发展。但是作为梦想导师,他必然会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去。作为一个教育者,有什么事情能比一个孩子邀请你参与他的梦想更加荣耀呢?即使不能为他的梦想做得更多,也希望你能一直陪伴着他,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育才中学梦想导师制的探索还在继续。在梦想导师工作的推行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创造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新连接,会产生更多的教育机会,发生更多的教育故事,这种区别于班主任与学生间的管理关系以及教师和学生间的教学关系的新关系,在师生关系改善以及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教育是促进孩子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孩子唤醒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连接,建立与社会的连接,建立与知识的连接,建立与生活的连接,建立与人的连接,而教育就在这些连接中真实地发生。
  责任编辑|谷月
其他文献
:袁书记,您好!我们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可是在德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您觉得当前德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袁月:我认为当前德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脱离儿童生活。学校、教师和家长对“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个德育的基本理念没有深入的认识。在德育过程中,没有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实际,以成人认为的正确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儿童,导致德育的针对性不强。二
“没有梦想,所有的教育都是空谈;有了梦想,教育就会展现它应有的价值。”“我们要让美德成为品质,让书香成为现实,让动手成为习惯,让幸福点亮人生”。采访已经结束,李劲渝主任的话却依然回响在耳畔。这群心怀理想的教育人,梦想着建设一个充满幸福的教育场域,并为此全力而为。我们深知,采访中所看到的每一个小小成就的背后,都有一群教育工作者在辛勤浇灌。一次采访并不能完整勾勒南岸教育的全貌,就好像错落有致的南岸建筑
近日,合肥女教师“为丈夫拦高铁”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事发后,该教师所在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迅速成立了调查处置小组,并责成当事人罗某立即停职检查。对于这份处罚决定,社会上意见并不一致。有的人认为,此举只是简单的治安违法行为,按照《治安管理条例》,当事人已经受到了2,000元的顶格处罚,合肥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有执法过度的嫌疑。无独有偶,上海一中学教师在高级教师资格评审公示期间受到质疑,原因
OECD:发布 2019年教育与技能手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19年3月20日发布了《OECD2019年教育与技能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指出,OECD教育和技能理事会帮助个人和国家识别并发展知识与技能,以改善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促进经济繁荣,扩大社会包容性。理事会鼓励各国通过全球性指标了解自身教育潜力并设立可行的教育发展目标,同时各国应相互学习、共享经验,共同参与政策
陈局长,您好!请问古田县对学校德育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陈兴第近些年来,我县德育工作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常规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和校外实践教育为重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县学校德育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市局德育工作总体部署,坚持立德树人,落实落细落小社会主
莱州一中创办于1905年,其前身是“莱州府官立中学堂”,110多年的办学历史孕育了其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莱州一中就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要把这三大文化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活动和校园环境中,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中。  弘扬传统经典文化,塑造学生中国魂  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强调,应该把古
4月22日下午,常德外国语学校迎来周末学生返校的高峰期,佩戴标志的学生志愿者们在校门口有条不紊地维持交通秩序。眼前这一幕,只是学校长期实行学生“自治自管”模式的一个缩影……  自治自管无处不在  常德外国语学校在创办之初就确立了“责立自我,任当未来”的校训。责任和担当,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所谓健全人格,就是各种良好的能力和习惯的组合。学生的健全人格不能只靠教师反复说教来养成,说教充其量
价值体认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哲学理解的方式。只有对价值体认,包括对价值体认维度进行哲学解读,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认,才能保持思想、理念的张力,渐渐地沉淀为学生的价值观,并成为行为的指南针。劳动教育的价值体认在不同的维度中存在着,我们应当明晰劳动教育价值体认的四个重要维度。价值体认一:劳动与人性——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价值体认二:劳动与幸福——劳动是幸福之井。价值体认三:劳动与创造—
据澳大利亚对话网消息,尽管众多研究都分析了学生学习动机和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的积极作用,但却很少提及學业压力与教师期望之间的联系以及会导致学业压力的教师期望—“压力期望”(pressure expectation)具体是如何产生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来自牛津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领域的两名教授联合对英国多所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展开了调查。其中,当学生认为自己“不得不完成任务”或因为“教师要求
从情感教育的视角看,网络社会责任感作为网络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力和一种稳定的内在情感,一旦形成能够沉淀为个性中的负责品质,促进网络道德行为的发生。培养青少年形成网络社会责任感,可主要通过以下三條值得借鉴操作的路径进行。一是网络责任情境的创设:创设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其社会需要的网络空间,培养青少年对网络空间的理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形成“能力越强责任越大”的健康理性观念。二是网络责任认知的深化:创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