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义勇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委员会营养与特殊膳食分委会主任,卫生部营养标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
糖尿病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糖尿病分1型和2型,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认为,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降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利用糖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过高,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继发维生素、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那么,同样一日三餐吃米饭,为什么有些人得糖尿病,有些人不得?这说明与个体差异如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生活饮食习惯、运动习惯都有关。如果把糖尿病的发病仅仅归结于一日三餐吃的米饭,是完全错误的。
脂肪摄入过多、能量超标才是糖尿病的“祸根”
米饭和面食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摄入后可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并生成能量。很多人为了减少高血糖带来的危害,往往想到去限制主食的摄入量。正常人合理膳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比例应达到55%~65%。过去,医生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20%,使患者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这对病情控制是不利的。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现在已改变了这种观点,对糖尿病患者逐步放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目前在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更强调选择含低GI(升糖指数)的食物。
许多人误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来源。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主食,并大量食用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鼓励吃动物性食物。这种做法只注意到即时血糖效应,而忽略了总能量、脂肪摄入量增加带来的长期危害。其实,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
应该说,糖尿病的产生与三餐都吃米饭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或身体消耗能量过少。由于能量过剩导致的肥胖才是诱发糖尿病的首恶。近年来有一些大型的研究表明,若保持不肥胖,即将体重指数( BMI)控制在24以下, 77%的糖尿病新发女性病例和64%新发男性病例可以得到预防。
当然,如果碳水化合物经常超量摄入,也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多。同样道理,如果这种能量的来源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是富含脂肪的食物,那么,过多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也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的最主要饮食诱因。
糖尿病患者无需将淀粉列入“黑名单”
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既包括葡萄糖这样的单糖,也包括淀粉这样的多糖。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是红细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则会引起不良后果。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125 克,则会引起体内脂肪分解以补充能量消耗,从而导致饥饿性酮症。
淀粉类食物容易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不少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不得不把米饭、面条、馒头等列入“黑名单”。其实,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并不需要禁忌淀粉类食物,而是要求合理控制总能量,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比例适当。其中,糖类可占总能量的50%~55%,尽量选吃含淀粉食物如全麦面、土豆、山药以及粗粮等,而少吃低分子的简单糖类(如葡萄糖, 麦芽糖,棉白糖等)。当食物搭配合理时,就可减少血糖波动。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就更需要饮食控制,加强药物治疗。
一句话总结:糖尿病不是三餐都吃米饭“惹的祸”
TIPS:巧吃主食防糖尿病
“吃得多、动得少”是当前中国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主要生活方式问题,由此导致体重超重和肥胖,成为罹患糖尿病的诱因。因此,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就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措施就是“少吃多动”。所谓“少吃”就是每天摄入合理的总能量,不宜过多吃喝。根据中国人的膳食结构特点,主食是人体每天主要的能量来源,占每天总能量的50%-60%。因此,在主食的选择上,得有讲究,一天三餐的主食不宜全部选择精米白面,而要选择一部分粗粮和杂粮,例如荞麦、燕麦、莜麦、大麦、糜子、玉米、小米、青稞等及其制品,约为全天主食的一半。例如,全天主食300-400克,一半即150-200克应选择粗粮和杂粮,且每餐都要有粗粮和杂粮。
糖尿病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糖尿病分1型和2型,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认为,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降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利用糖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过高,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继发维生素、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那么,同样一日三餐吃米饭,为什么有些人得糖尿病,有些人不得?这说明与个体差异如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生活饮食习惯、运动习惯都有关。如果把糖尿病的发病仅仅归结于一日三餐吃的米饭,是完全错误的。
脂肪摄入过多、能量超标才是糖尿病的“祸根”
米饭和面食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摄入后可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并生成能量。很多人为了减少高血糖带来的危害,往往想到去限制主食的摄入量。正常人合理膳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比例应达到55%~65%。过去,医生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20%,使患者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这对病情控制是不利的。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现在已改变了这种观点,对糖尿病患者逐步放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目前在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更强调选择含低GI(升糖指数)的食物。
许多人误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来源。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主食,并大量食用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鼓励吃动物性食物。这种做法只注意到即时血糖效应,而忽略了总能量、脂肪摄入量增加带来的长期危害。其实,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
应该说,糖尿病的产生与三餐都吃米饭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或身体消耗能量过少。由于能量过剩导致的肥胖才是诱发糖尿病的首恶。近年来有一些大型的研究表明,若保持不肥胖,即将体重指数( BMI)控制在24以下, 77%的糖尿病新发女性病例和64%新发男性病例可以得到预防。
当然,如果碳水化合物经常超量摄入,也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多。同样道理,如果这种能量的来源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是富含脂肪的食物,那么,过多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也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的最主要饮食诱因。
糖尿病患者无需将淀粉列入“黑名单”
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既包括葡萄糖这样的单糖,也包括淀粉这样的多糖。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是红细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则会引起不良后果。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125 克,则会引起体内脂肪分解以补充能量消耗,从而导致饥饿性酮症。
淀粉类食物容易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不少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不得不把米饭、面条、馒头等列入“黑名单”。其实,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并不需要禁忌淀粉类食物,而是要求合理控制总能量,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比例适当。其中,糖类可占总能量的50%~55%,尽量选吃含淀粉食物如全麦面、土豆、山药以及粗粮等,而少吃低分子的简单糖类(如葡萄糖, 麦芽糖,棉白糖等)。当食物搭配合理时,就可减少血糖波动。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就更需要饮食控制,加强药物治疗。
一句话总结:糖尿病不是三餐都吃米饭“惹的祸”
TIPS:巧吃主食防糖尿病
“吃得多、动得少”是当前中国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主要生活方式问题,由此导致体重超重和肥胖,成为罹患糖尿病的诱因。因此,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就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措施就是“少吃多动”。所谓“少吃”就是每天摄入合理的总能量,不宜过多吃喝。根据中国人的膳食结构特点,主食是人体每天主要的能量来源,占每天总能量的50%-60%。因此,在主食的选择上,得有讲究,一天三餐的主食不宜全部选择精米白面,而要选择一部分粗粮和杂粮,例如荞麦、燕麦、莜麦、大麦、糜子、玉米、小米、青稞等及其制品,约为全天主食的一半。例如,全天主食300-400克,一半即150-200克应选择粗粮和杂粮,且每餐都要有粗粮和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