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定价及其管制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企业亏损经营现象、价格走私现象日益突出。核心原因就是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策略。
  转移定价,又称为划拨价格、调拨价格或记帐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发生交易时所采用的一种内部价格,这包括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合资企业之间在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转让时所规定的交易价格。这种交易价格不是按照自由市场竞争机制确定的,而是跨国公司管理层按照其全球战略目标,出于一系列财政或内部管理方面的动因制定的。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使得各个子分公司激励相容,实现公司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这是转移定价的内部管理功能;二是为了利用各国政府在税收政策、国际经济贸易政策上的差异,逃避东道国政府的各种管制措施,实现公司利润的转移、汇出和整体税负的最小化,这是转移定价的国际转移功能。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第二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东道国子公司的税收负担。所得税是跨国公司子公司向东道国交纳的最大税负。一般是依据子公司的利润多少来计算所得税大小。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把高税率国家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或避税港子公司,从而减少跨国公司整体的税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跨国公司向高税率子公司销售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时索取高价并开具高价发票,或收取高额技术转让费、专利使用费;向低税率子公司销售货物时,则索取人为的低价。这样设置在高税率东道国的子公司就可能出现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经营却出现亏损的反常现象。其真实原因是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所导致。
  减少进口关税交纳。发展中国家名义进口关税水平一般比较高。进口关税起着财政收入、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和市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等多重作用。关税的征收一般采取从价税的形式。发展中国家因本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后,需要从母国或其他渠道进口原材料、加工设备、中间产品以及转移技术。子公司为了节省总的关税成本,可能采取有意压低进口成交价的做法,甚至变相走私,以逃避东道国的海关管制。
  逃避外汇管制。发展中国家创汇能力有限,需要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投资设立子公司以后,需要把投资所获得的各种收益汇回母公司或无外汇管制的其他子公司。这些收益主要包括股利、利息、技术转让费、许可证费等。对这些收益和投资利润的汇出管制,促使跨国公司采用高报进口设备原材料价格、故意抬高技术转让费、管理服务费等手段,提前把投资收益汇出,以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和由此可能发生的外汇暴露风险和交易风险。
  其他目的。在合资企业中,为了使跨国公司从共同经营利润中获取更多的份额;或避免东道国的反倾销指控;或为了提价、涨工资等。这些都促使跨国公司采取高估进口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形式。有时为了支持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子公司;或为了击败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或避免反垄断指控,跨国公司会采取低估进口价格的形式。
  跨国公司采用转移定价使其自身利益获得了最大化,但这往往会损害东道国的利益。那么,东道国政府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行为进行管制呢?
  首先,东道国可以以“公平交易价格”取代转移价格审核其真实利润。所谓公平交易价格,是指同样商品卖给无相关交易方的价格。如果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商品是标准化的,存在外部市场参考价格,则东道国税务当局比较容易判断转移定价的采用情况,并按照公平市场交易价格重新审核子公司的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对象是非标准化的中间商品或无形资产,外部公开市场缺乏相应的可比较参考价格,这时东道国税务当局就需要广泛收集各种有关的国内外价格信息,在协商基础上制定一个合理的计算价格并重新审核子公司利润。
  转移定价的执行最终要落实到海关环节,即通过对进出口货物价格的高估或低估来逃避关税或国内税收。这就需要海关加强对外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广泛收集各种成交价格信息,对不正常的海关报价进行重新估价和征税,并把这些信息和东道国税务局、外汇管理局、外资管理机构共享。
  其次,仔细研究各国对外资企业征税情况,避免税率过高。税率过高,将诱发跨国公司采取转移定价手段转移利润,同时也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时,建立健全外资企业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转移定价在外资企业的相关会计账目上也会反映出来。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会计审计制度,可以约束外资企业的作假账行为,促使其在东道国规范经营。
  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监管的实质是一个寻找信息和发现信息的过程。东道国的各个管理机构不仅需要加强国内的合作机制,而且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有关管理机构的合作与信息交流。这样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跨国公司经营信息,使监管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对转移定价监管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维护东道国的国家利益。
  (作者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每年的岁末年头既是上市公司盘点经营利润的时候,又往往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多发时期,原因显而易见:根据现行的相关法规,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两年将作ST处理,亏损3年将暂停上市,亏损3年半将终止上市!对于那些已无法靠改善经营完成扭亏的上市公司来说,尽快进行资产重组,提高公司业绩,成了保住上市资格的惟一选择。重组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效果最显著的方式之一,就是通常所说的“资产置换”。即将能够为公司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积极倡导国有企业改革,并推动各个州政府在电力、天然气、民航、铁路货运、电信等领域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国有电力企业的改革,彻底摆脱了长期积累的债务负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下面具体谈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倡导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与做法。    改革背景    作为英联邦的一员,英国经济政策和国有企业改革对澳大利亚产
期刊
在我国短暂的证券发展历史中,内部职工股上市是一个独特而暂时的制度。按照有关政策的界定,职工股被区分为“公司职工股”和“内部职工股”。其中,公司职工股是指本公司职工在该公司IPO时按发行价格认购的股份,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股票上市6个月后,公司职工股即可安排上市流通。内部职工股主要指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的股份。持有此类股票的大多是政府官员及关系人、公司中高级管理层及关系人、公司职工及“黑市
期刊
公司财务这个概念是最近几年由学术界引进的,随着中国企业资本运作活动的增加,逐渐被一些人认可。但非常遗憾的是,国内很多人一谈起公司财务,仍然将其与财务会计混为一谈,认为公司财务是会计学的一个学科。复旦大学的张军教授在“被误解了的金融”一文中也曾说过这个问题。  Corporate Finance在国内的叫法很多,有人叫做公司金融,也有人称为公司理财。国内的学术传统习惯于把金融看成是一个宏观的东西。实
期刊
在网络型公用事业行业中,电力比电信、铁路、民航的改革难度更大。由于电力产品不能储存、难以局部调节、必须统一调度的技术特性,电力改革成为一个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但电力行业关乎国计民生,电力改革容不得失误,因此,电力改革的方案和步骤是人们特别关注的。可以说,电力改革是——    二滩之痛    对于电力行业的圈里人来说,“二滩”绝对是两个沉甸甸的字。  位于四川雅砻江下游河段的二滩水
期刊
近来从一系列具体的发行数据以及不少基金的理财业绩看,基金市场的发展已经使人们产生了一些悲观的论调,但是这只是事情的表面。在笔者看来,基金遭遇的市场困难是暂时的。  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本就不应该以为我国基金的发展会是一帆风顺的。就拿目前傲视全球基金业的美国来说,其基金业的发展并不是一马平川,其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遭遇的“大萧条”危机实在让我国目前的基金业面临的市场情况“小巫”见“
期刊
本文通过回溯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发展渊源,从组合保险、超级基金到交易所交易基金,逐一展示了金融产品设计的原理、技术以及在推向市场时可能遇到的监管、竞争等问题。三者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涉及的原因很多:产品设计的内在缺陷,市场投资者的需求、竞争产品、管制、产品推出的时机等等,对金融机构设计开发适合我国投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应该很有借鉴意义。  1987年美国股灾之后,组合保险由于自身的内在缺陷以及其他市场问
期刊
金融集团、金融控股公司、银行持股公司等形式的金融经营企业在海外已经渐趋成熟,而国内是在近几年才出现的。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一般界定及分类    目前,在中国大陆还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界定,在实际操作中也还没有出现以“XX金融控股公司”冠名的企业。因此有必要先谈一谈对控股公司的一般理解。    海外对控股公司的主流认识  在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文件中,金融集团(Financ
期刊
股权文化是2002年召开的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第27届年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借助于这一概念,会议希望促进尊重股东利益、推动股权投资和改善公司治理。巴西证监会主席Osorio在年会上的发言中谈到,新兴市场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颇多,但吸收的境外证券投资相对很少。新兴市场股东的参与程度低、缺乏股权文化,影响了外国证券投资者的决策。其实,缺乏成熟的股权文化的危害还不仅于此,股权文化是促使证券市场长期
期刊
好莱坞的成功,靠的是美国的自由市场制度。每部电影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套复杂的融资安排,如果没有独具慧眼的资本家、投资银行家的合作,不管是奥里弗·斯通,还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或者是索德伯格,恐怕都拍不出什么电影,更不要提动辄数千万美元的大制作了。不过,也许正是因为有这种关系,由于一种奇怪的心理动机,好莱坞的编剧、导演、甚至演员们,却对自由市场制度有种种误解、鄙视甚至仇恨,米塞斯早在他那本《反资本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