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课堂多媒体的使用谈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利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要科学使用多媒体设备,能用就用,反对为用而用。课件制作要精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有取舍。反对盲目借用课件,要因地制宜,汲取别人课件中的精华。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课件 课堂教学质量
  近年来,很多电子设备进入课堂,这些设备有计算机、白板、投影、大屏幕触摸液晶电视、音箱、实物投影仪等等,组成了多媒体的硬件环境。加上各种专用软件和资源库,再接入INTERNET,构成了功能強大的多媒休课堂环境。这说明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了,证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增强,使我国成为教育強国的保证。但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不能必然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还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要形成。
  一、 提倡科学使用多媒体设备,能用就用,反对为用而用
  1.很多学校有了多媒体设备后,见于老师怕用这些设备,不会用这些设备,为鼓励教师使用,举办了好多多媒体教学比赛,课件比赛,学校认为:设备"硬用坏,也不要放坏"。学校这种迫切愿望是好的,加之这类设备更新换代快,充分利用是对的,但一哄而上,依老旧的教学习惯、观念、思维,即使登上现代多媒体的平台,也难打造出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必然提高。
  2.有些人以为,不用多媒体技术,就不是新课堂,就不是好课堂。这样为用而用,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搞的老师很累,学生很烦。比如有些老师,花了很大的精力,收集了很多资料,制作了课件,有大量的文本、视频、声音、也使用的很多技术,他坐在电脑前,一直小心操作,讲解,就没有时间站起来走近学生,这样,讲课变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操作员,讲解员。
  二、 课件制作要精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有取舍
  1.有些学生反映,用课件讲课,内容就多了,老师讲课的速度就快了,学生们如果有反应慢的、开小差的,跟上就困难了!而且一页翻过去,在黑板上也没有什么踪迹,做笔记有点累!
  2.图片目不暇接,声音洋洋盈耳,有些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量运用音像资料、动画、卡通图片,特别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小动画,使得很多学生盯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片,反而忽略了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结果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在政治教学中必须始终处于辅助的地位,这一点是不可改变的,若不能恰当运用,就会适得其反,把政治课上成图像欣赏,音乐大杂烩,新闻联播。同时,多媒体的展示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如何有机结合成一体,是在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时着重注意的地方。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政治课都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魅力。
  三、 反对盲目借用课件,要因地制宜,汲取别人课件中的精华
  我听过一节初中化学课,主要是演示实验,实验本身很简单,也不危险,这位老师把演示实验变成动画模拟,最后得出"实验"结果。这样做,虽然省去很多麻烦,"实验"也不会出问题,但学生却失去了参与实验、思考问题、取得成功的体验过程。同时学生对"实验"结果也会产生质疑,可能也不会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动画制作很复杂,她也不会,网上"借的"。互联网上课件很多,有的教师下载了大量的课件,在课件制作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结果适得其反。
  四、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我以前听过一节初中公民课,老师精心设计了课件,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设计了掌声,鼓励的话。但学生的回答出乎课件设计和老师的意外,老师说到人民公仆的问题,学生说:我想当贪官。贪官又有钱,有威风。把老师搞的很慌张,不知怎么办,最后避而不答,跳过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也就不可避免地限制学生突发灵感和创造,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五、新技术要用新观念
  有些教师的课成为多媒体的演示,他们的课件是"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来,学生跟着屏幕内容,步步紧跟,不能积极参与教学,也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充分体现。这种做法,虽然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装,但其实质仍是"满堂灌",对改进教学没有多大用处。
  总而言之,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板书,多媒体教学应将"教"与"学"融合起来,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当,不要成为课堂的装饰。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艺《信息技术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Soilless culture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area of soilless culture in China was about 0.1 ha in 1985, 117 ha in 1995, but in 2002 the
【摘要】高考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本文主要通过课本习题引发的思考,来总结高中数学中几个常见的构造法模型的应用。  【关键字】:构造法 函数 几何图形  高考命题组的总结"相当数量的试题都源于课本的例题、习题或稍加改造,或做拼合,或稍做提高,是常规题型、常见思路、常用的方法在试卷占了主题地位。突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正因为很多高考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117-01  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缺失,已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究其原因:现代社会信息表现及传播形态远优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表现形态,这就导致学生对非主体学习内容热情高涨,对主体学习内容情绪低落。因此,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唤醒学生积极的
一、写"下水文",激发写作兴趣  老师如果坚持"下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的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下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额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不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118-01  我国虽然已经倡导素质教育多年,并且要求给中小学生减负;但事实上现阶段,我国广大中学生还必须要面对中考与高考升学的压力,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中学根深蒂固,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与作用下,我国有许多中学生是非常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石油企业几次恶性事故的发生,使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突显在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为适应石油工业企业改革和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正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培训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任重道远。  关键词:安全培训 目标 效果 质量 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虽然喊了多年,可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减越重.作为教师,如果都能恪守职业道德,都能关爱学生健康,都能努力实践新课改,都能注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