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是大学课程中占有重要成分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修炼心性的教育读本。然而在现代语境下,大学语文和教学也面临着失语和教学失败的境况,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定位不明确或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现状,都一步一步将大学语文推向边缘化。为此,因对其教学的创新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则基于现代语境下以传统文化为根本,将经典的文本精神习俗话,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大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 改革 创新 现代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7-02
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走到面临改革的境况,只因其自身逐渐脱离人文精神成为学生补充语言知识的“工具”,失去了最初教育的本质。大学语文不是以工具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它重视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学习优秀文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境界,对塑造健全人格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也正是因为过于追求其精神世界,导致与现实疏离或盲目屈从,进而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成为学生补充知识的工具,极大损害了大学语文教学。
1.大学语文教学逐渐被边缘化
大学语文课程和中学语文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存在升学压力,但也正是缺少了“升学”禁锢,使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一落千丈,除了专业涉及此门课程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把这门课划分至“选修”,只要学分修够即可,长期以往潜意识认为对门课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日益凸显。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大学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因此它不如其他学科具有研究性,在科研经费和职称评审等方面大学语文教师与一些专业课教师是具有差别的,长期以往造成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也因种种客观或非客观因素影响工作的态度,使教师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的教师为了改变所处的现状,向往专业课程教学攀升,无心教学。此外,新入职的教师在教学方面缺乏经验,尤其是面对青春期旺盛的大学生群体,无法驾驭课堂,教师质量可想而知。即使现在还有一些大学教师坚守在岗位上,支撑的因素不过两点,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感。其次,性质定位不明确;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一直处于模糊地位,至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规定此门课程的地位,如理工科大学,开设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辅导学生语文知识的不足,但所辅导的课程也集中在中学语文的语言层面,工具性主导地位,而大学语文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蕴含审美情感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用丰富和敏锐的心灵增强对生命的关爱和激情,并不是像中学语文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具有工具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则注重内在精神。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不明确,到底是大学过于强调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第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挫;学校对科目的不重视,也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同样给予“无视”状态,理工科学生更明显。除此之外,目前有些高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和时代发展不符,教学方法也过于陈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缺失人文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盲目的感性世界上升至理性世界,从而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面对大千世界的种种变化。语文教学就是实现这些内容的“工具”,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在语文教学中被体现为尊重、热爱、珍视语言的语文意识,人们只有在获得语文意识后才会感受到语言的神圣。尤其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语言作为世界人民沟通的基础,也是连接民族精神的纽带,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蕴含其中。所以,在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重要责任,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已经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共识性质,但大学在此方面还有所欠缺。有相关学者指出,吞噬当代青少年心灵的两大观念性病毒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无边的消费主义,人们漠视人文精神,自然不会重视人文教育。关于此现象虽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已认识到,然而在面对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及合理的制度保障等现状下,教师不仅无法与时代发展先适应,人文教育更是不知从何谈起。
3.基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创新改革措施
3.1 避免失语状态,多方面改善教学
大学语文教学最尴尬的地方在于,文中都是前人智慧和精华,和现代语境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它的表现形式还是文本,通常大学生都经历过初中、高中等教学模式,虽然对文本类型不陌生,但也会心生恐惧,再经过教师的讲述更像是回到了初高中时期,所以也导致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是如何彰显文本的经典型或如何让教育语言抽象化。在现代语境下,教育者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语言系统和表达方法。为了有效改变何种情况,可帮助学生树立中西比较观念和历史文化观念,基于上述两个观念的前提下文本不再是被破坏的对象,进而成为某种审美或某种文化信息的特征。当文本不像传统文本那样死板,变成可亲的对象,中外古今知识都能变得系统化,学生获得不单单是知识,而是一种教育新生。
大学语文教学者在面对解构的时代曾一度失语,为了避免失语的现象再次出现,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改善:1)高雅文化通俗化;中国古代诗词中诗人常用“比兴”的手法来借物喻人,或来比喻美好的爱情,巧妙的手法让诗歌变得鲜活美丽,同时也在告诉读者,有一个自然的触发点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前提。如果将此理论套用至大学语文教学上,可以理解为,学生之所以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那是因为教师在继续授课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教师不能理解学生所追捧和热衷的事物,认为那是世俗,也就造成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高雅与世情的对立面。如曹操的《短歌行》中永不言败的精神,再如韩剧《大长今》和《加油!金顺》中主人公言败的精神,两者虽然在地位上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不服输、永不妥协的精神气质确是相通的,并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入世心态,准确找到定位。2)零散知识系统化;大学语文在于帮助学生把语文放在文学史的大框架里,建立大语文观点,这个观点可在世界范围中或历史传统中通用,所以,在讲授课文中,应把文学史、中西文化的比较观点或文化的传承关系贯穿于篇目间。如诗经始于荷马史诗,楚文化始于汉文化,阿Q的现代意义等,引入文学史是树立中西比较的意识和建立文学史的架构,以此来培养学生自学观念。3)传统文化现代化;当今年轻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实时动态新闻等方面,对传统文化和文学根本就不关注,如果说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教育的方法,还不如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会熏陶学生心智,尤其在现代快餐文化的环境下,让他们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教师还能借此途径找回话语权,更好的开展教学。
3.2 树立人文精神,回归语文本质
大学语文教学边缘化及教师逐渐失语的境况要求必须用创新改革来推动教育的前进,但改革的前提并不是抛弃语文的本质,正是从其本质“人文精神”出发,延伸出更加精彩的思想和观念。教师也应重新审视和关注当下的人生,因为人的每时每刻都在前进,从前进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大学语文与音乐、美术等一些艺术类课程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传达给学生美的观念,让学生从对美的欣赏中树立“美”的意识,从中追求更为崇高的人生。我们从古代诗歌中看见了陶渊明的潇洒,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及王维的恬淡,他们不仅仅向世人传达诗歌的魅力,更是透漏出人格的魅力,促使读者洗涤心灵,获得新生,他们的诗歌中有关于国恨家仇的怒气,有倾诉爱情和友情的苦闷和甜美,也恰巧是现实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不必牢骚满腹和怨天尤人,只有争取过便了无遗憾。语文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正常的心理来看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才会使得在大学教育中长久不衰。
4.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创新改革时,应时刻不忘最初教育的本质,守住传统文化的根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事业的成功,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人生的成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大学生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走出被边缘化的窘境,实现健全人格和审美化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志华.西藏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西藏大学学报,2009,24(2):97-99
[2]牛丽.浅析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科技信息,2010,02(23):566-567
[3]李玉栓.浅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科教文汇,2011,(11):73-74
[4]袁正宏.任职教育条件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23):94-95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 改革 创新 现代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7-02
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走到面临改革的境况,只因其自身逐渐脱离人文精神成为学生补充语言知识的“工具”,失去了最初教育的本质。大学语文不是以工具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它重视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学习优秀文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境界,对塑造健全人格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也正是因为过于追求其精神世界,导致与现实疏离或盲目屈从,进而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成为学生补充知识的工具,极大损害了大学语文教学。
1.大学语文教学逐渐被边缘化
大学语文课程和中学语文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存在升学压力,但也正是缺少了“升学”禁锢,使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一落千丈,除了专业涉及此门课程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把这门课划分至“选修”,只要学分修够即可,长期以往潜意识认为对门课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日益凸显。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大学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因此它不如其他学科具有研究性,在科研经费和职称评审等方面大学语文教师与一些专业课教师是具有差别的,长期以往造成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也因种种客观或非客观因素影响工作的态度,使教师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的教师为了改变所处的现状,向往专业课程教学攀升,无心教学。此外,新入职的教师在教学方面缺乏经验,尤其是面对青春期旺盛的大学生群体,无法驾驭课堂,教师质量可想而知。即使现在还有一些大学教师坚守在岗位上,支撑的因素不过两点,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感。其次,性质定位不明确;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一直处于模糊地位,至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规定此门课程的地位,如理工科大学,开设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辅导学生语文知识的不足,但所辅导的课程也集中在中学语文的语言层面,工具性主导地位,而大学语文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蕴含审美情感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用丰富和敏锐的心灵增强对生命的关爱和激情,并不是像中学语文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具有工具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则注重内在精神。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不明确,到底是大学过于强调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第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挫;学校对科目的不重视,也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同样给予“无视”状态,理工科学生更明显。除此之外,目前有些高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和时代发展不符,教学方法也过于陈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缺失人文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盲目的感性世界上升至理性世界,从而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面对大千世界的种种变化。语文教学就是实现这些内容的“工具”,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在语文教学中被体现为尊重、热爱、珍视语言的语文意识,人们只有在获得语文意识后才会感受到语言的神圣。尤其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语言作为世界人民沟通的基础,也是连接民族精神的纽带,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蕴含其中。所以,在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重要责任,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已经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共识性质,但大学在此方面还有所欠缺。有相关学者指出,吞噬当代青少年心灵的两大观念性病毒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无边的消费主义,人们漠视人文精神,自然不会重视人文教育。关于此现象虽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已认识到,然而在面对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及合理的制度保障等现状下,教师不仅无法与时代发展先适应,人文教育更是不知从何谈起。
3.基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创新改革措施
3.1 避免失语状态,多方面改善教学
大学语文教学最尴尬的地方在于,文中都是前人智慧和精华,和现代语境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它的表现形式还是文本,通常大学生都经历过初中、高中等教学模式,虽然对文本类型不陌生,但也会心生恐惧,再经过教师的讲述更像是回到了初高中时期,所以也导致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是如何彰显文本的经典型或如何让教育语言抽象化。在现代语境下,教育者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语言系统和表达方法。为了有效改变何种情况,可帮助学生树立中西比较观念和历史文化观念,基于上述两个观念的前提下文本不再是被破坏的对象,进而成为某种审美或某种文化信息的特征。当文本不像传统文本那样死板,变成可亲的对象,中外古今知识都能变得系统化,学生获得不单单是知识,而是一种教育新生。
大学语文教学者在面对解构的时代曾一度失语,为了避免失语的现象再次出现,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改善:1)高雅文化通俗化;中国古代诗词中诗人常用“比兴”的手法来借物喻人,或来比喻美好的爱情,巧妙的手法让诗歌变得鲜活美丽,同时也在告诉读者,有一个自然的触发点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前提。如果将此理论套用至大学语文教学上,可以理解为,学生之所以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那是因为教师在继续授课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教师不能理解学生所追捧和热衷的事物,认为那是世俗,也就造成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高雅与世情的对立面。如曹操的《短歌行》中永不言败的精神,再如韩剧《大长今》和《加油!金顺》中主人公言败的精神,两者虽然在地位上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不服输、永不妥协的精神气质确是相通的,并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入世心态,准确找到定位。2)零散知识系统化;大学语文在于帮助学生把语文放在文学史的大框架里,建立大语文观点,这个观点可在世界范围中或历史传统中通用,所以,在讲授课文中,应把文学史、中西文化的比较观点或文化的传承关系贯穿于篇目间。如诗经始于荷马史诗,楚文化始于汉文化,阿Q的现代意义等,引入文学史是树立中西比较的意识和建立文学史的架构,以此来培养学生自学观念。3)传统文化现代化;当今年轻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实时动态新闻等方面,对传统文化和文学根本就不关注,如果说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教育的方法,还不如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会熏陶学生心智,尤其在现代快餐文化的环境下,让他们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教师还能借此途径找回话语权,更好的开展教学。
3.2 树立人文精神,回归语文本质
大学语文教学边缘化及教师逐渐失语的境况要求必须用创新改革来推动教育的前进,但改革的前提并不是抛弃语文的本质,正是从其本质“人文精神”出发,延伸出更加精彩的思想和观念。教师也应重新审视和关注当下的人生,因为人的每时每刻都在前进,从前进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大学语文与音乐、美术等一些艺术类课程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传达给学生美的观念,让学生从对美的欣赏中树立“美”的意识,从中追求更为崇高的人生。我们从古代诗歌中看见了陶渊明的潇洒,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及王维的恬淡,他们不仅仅向世人传达诗歌的魅力,更是透漏出人格的魅力,促使读者洗涤心灵,获得新生,他们的诗歌中有关于国恨家仇的怒气,有倾诉爱情和友情的苦闷和甜美,也恰巧是现实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不必牢骚满腹和怨天尤人,只有争取过便了无遗憾。语文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正常的心理来看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才会使得在大学教育中长久不衰。
4.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创新改革时,应时刻不忘最初教育的本质,守住传统文化的根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事业的成功,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人生的成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大学生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走出被边缘化的窘境,实现健全人格和审美化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志华.西藏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西藏大学学报,2009,24(2):97-99
[2]牛丽.浅析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科技信息,2010,02(23):566-567
[3]李玉栓.浅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科教文汇,2011,(11):73-74
[4]袁正宏.任职教育条件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