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丰富的艺术,是教育学生最直接的工具,不仅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底,而且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所以本文论述了数学教学语言应具备的五个特点. 通过观察,切磋,采博众长,加强基础训练.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必须要研究它,掌握它.
【关键词】 简洁性 启发性 逻辑性 准确性 趣味性
数学语言是教师讲授知识,教育学生的最直接的工具. 它和板书一样,直接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的深浅. 教师研究教学语言,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特点,不同的教学风格. 但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劣应有共同的衡量标准,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下列五个特点.
一、要简洁易懂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因此每节数学课都要用最明白、最直接的语言让学生清楚地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上课开始时可分析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可提出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可开门见山地交待课题. 切忌上课闲话三、五分钟,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讲解时,对知识内容的阐述,如对定义、定理、法则的叙述与解释,对练习题的分析与启示,都必须简洁明了、抓住实质. 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话,使学生直接掌握最基本的内容. 极力避免东拉西扯、转弯抹角、颠三倒四,使学生听得不清不白,不得要领.
二、要有启发性
教师一上课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引导学生,说的话要富有启发性. 比如,在讲因式分解的分组分解法时,介绍一种分组法后,可以提示学生思考,能否有其他的分组方法?等学生明确结论后,再问:用不同分组法分解,结果是不是一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做练习,就能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又如,在讲完正弦定理后,准备引入余弦定理时,先提出一个已知两边一对角的类型,让学生考虑解法,然后提出一个已知两边夹角的类型,让学生思考解法,这时学生经过思考发现用已有的知识正弦定理不好解决,于是就引导学生讨论已知条件的数量与类型,最后归纳出正弦定理在解斜三角形中的用途和引进余弦定理. 在做完一组练习后,要引导学生讨论能否一题多解?或把某个已知条件改变后,情况又将如何?
三、要有逻辑性
教学语言首先要符合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 例如,定义分式时,应当说:“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 若说成“分母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是分式”就不对了,因为先有分式再有分母.
另外,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接受过程.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由浅入深、循序前进、前后呼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再者,对定理证明的叙述要完整,要经得起推敲. 比如,证明命题“斜率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充分条件”.
四、要准确无误
在表达数学概念时要注意准确无误. 例如,不能把“非负数”说成“正数”,不要把“除”和“除以”相混淆. 在表达数量关系时,要贴切. 例如,对“(a2 )2 - b2”,若说成“a平方的平方与b平方的平方差”就错了.
有时一字之差,可使题意面目全非. 例如,把“3x2”说成“3x的平方”或把“(3x)2”说成“3x平方”,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甚至有时语气上的停顿不当,也会使人在数量关系上理解错误. 例如“x - ”,应读成:“x,减y分之一. ”即在x后略作停顿. 若在y后面停顿,读成“x减y,分之一”就变成“ ”了.
五、要有趣味,使人喜闻乐见
某一数学问题可能是比较枯燥单调的,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例子往往可以起到辅助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语调的变化也能对教学效果起很好的辅助作用. 比如说,讲到关键性问题,或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地方,可以语速慢一点、语调高一点,一般说来,这样具有吸引力.
反过来,在课堂教学时,叙述过快,词不达意,模棱两可、啰唆重复、离题过远、口头语多,以及噱头取笑等都是不好的,它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实在、很丰富的艺术. 每个数学教师都要花很大力气去钻研它、掌握它. 掌握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其一是多观察,多切磋,采博众长,其二是注意从基础训练做起. 比如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或口头上证明简单的几何题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简洁性 启发性 逻辑性 准确性 趣味性
数学语言是教师讲授知识,教育学生的最直接的工具. 它和板书一样,直接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的深浅. 教师研究教学语言,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特点,不同的教学风格. 但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劣应有共同的衡量标准,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下列五个特点.
一、要简洁易懂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因此每节数学课都要用最明白、最直接的语言让学生清楚地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上课开始时可分析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可提出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可开门见山地交待课题. 切忌上课闲话三、五分钟,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讲解时,对知识内容的阐述,如对定义、定理、法则的叙述与解释,对练习题的分析与启示,都必须简洁明了、抓住实质. 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话,使学生直接掌握最基本的内容. 极力避免东拉西扯、转弯抹角、颠三倒四,使学生听得不清不白,不得要领.
二、要有启发性
教师一上课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引导学生,说的话要富有启发性. 比如,在讲因式分解的分组分解法时,介绍一种分组法后,可以提示学生思考,能否有其他的分组方法?等学生明确结论后,再问:用不同分组法分解,结果是不是一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做练习,就能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又如,在讲完正弦定理后,准备引入余弦定理时,先提出一个已知两边一对角的类型,让学生考虑解法,然后提出一个已知两边夹角的类型,让学生思考解法,这时学生经过思考发现用已有的知识正弦定理不好解决,于是就引导学生讨论已知条件的数量与类型,最后归纳出正弦定理在解斜三角形中的用途和引进余弦定理. 在做完一组练习后,要引导学生讨论能否一题多解?或把某个已知条件改变后,情况又将如何?
三、要有逻辑性
教学语言首先要符合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 例如,定义分式时,应当说:“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 若说成“分母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是分式”就不对了,因为先有分式再有分母.
另外,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接受过程.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由浅入深、循序前进、前后呼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再者,对定理证明的叙述要完整,要经得起推敲. 比如,证明命题“斜率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充分条件”.
四、要准确无误
在表达数学概念时要注意准确无误. 例如,不能把“非负数”说成“正数”,不要把“除”和“除以”相混淆. 在表达数量关系时,要贴切. 例如,对“(a2 )2 - b2”,若说成“a平方的平方与b平方的平方差”就错了.
有时一字之差,可使题意面目全非. 例如,把“3x2”说成“3x的平方”或把“(3x)2”说成“3x平方”,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甚至有时语气上的停顿不当,也会使人在数量关系上理解错误. 例如“x - ”,应读成:“x,减y分之一. ”即在x后略作停顿. 若在y后面停顿,读成“x减y,分之一”就变成“ ”了.
五、要有趣味,使人喜闻乐见
某一数学问题可能是比较枯燥单调的,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例子往往可以起到辅助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语调的变化也能对教学效果起很好的辅助作用. 比如说,讲到关键性问题,或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地方,可以语速慢一点、语调高一点,一般说来,这样具有吸引力.
反过来,在课堂教学时,叙述过快,词不达意,模棱两可、啰唆重复、离题过远、口头语多,以及噱头取笑等都是不好的,它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实在、很丰富的艺术. 每个数学教师都要花很大力气去钻研它、掌握它. 掌握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其一是多观察,多切磋,采博众长,其二是注意从基础训练做起. 比如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或口头上证明简单的几何题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