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心灯”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d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有不定时、不定点阅读的习惯。书种很杂,喜欢就读;摆放很乱,马桶边亦有;数量众多,垒垒叠叠。所以,家里常显得有些凌乱。总能瞥见爱整洁的婆婆为了整理这些“烂摊子”时深皱的双眉。会有尴尬的时候,但内疚总在不久后烟消云散,还是我行我素,读到哪,摊到哪。也正是这样的“不良”阅读习惯,造就了本能排斥阅读“推荐书目”的结果。《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却是个例外。“幸福” “修炼”“禅”这样的字眼,莫名地吸引了我。
  心灯,未被点燃
  《我们都是燃灯人》写道: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灯,必须靠教师的心灵之灯,必须先点亮教师的心灯。
  拿起书,翻开阅读,映入眼帘的自序《我们都是燃灯人》,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内心。“茹素”这个小尼姑,穷其一生去参悟祛除私念之法,找寻师傅口中的那盏“灯”。
  故事末尾写道,“只有抛弃身外之灯,点一盏心灯,才能真正照亮自己”。忽然觉得自己就像那个“茹素”,世间又有何其多的“茹素”,我们在生存的同时,试图找寻让自己内心“自在、解脱”的方法。只是“茹素”在圆寂前夕,参透了;而我只能纠缠在繁杂、混乱的心迹里,挣扎着往前行进。心灯未被点燃,承受着生活的种种修炼,朝着“幸福”的方向,踽踽前行。
  完美,原是陷阱
  《完美是完美的陷阱》写道: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原本就是不完美的,我们所置身的社会,从来就没有完美过。而追求完美,正好成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是,绝对的完美,却是一个漂亮的陷阱。
  2013、2014年的暑期,于我来说,充满了“痛苦”。原本的假期,可以享受自在的旅行、风一般的自由。然而一个高级职称的说课任务,把自己折磨得够呛。从不怀疑自己业务的能力,但是2013年说课失败的结局,着实如重拳般地打倒了我。
  不是偷懒没准备,也坐了下来好好研究了课文,好好准备了一些说课稿,但是结果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当清晰的“D”字出现在电脑页面上时,内心瞬间冰凉,跌入谷底的糟糕心情,把自己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此后的数日,夜深人静时,眼泪会满溢,在苦痛的煎熬中,我无法停止反省失败的真实原因。
  准备高级的各种材料,过程是繁杂、艰辛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走上这条折磨人的路。但是,当人的内心滋生出一个欲望,它就像一个诱惑,引你“急着”不断伸手获取,占为己有。而这一路,前半程我走得太顺了,当最后一关横在眼前时,我抬头望见了前方的终点,那一抹胜利的曙光照得我满心荡漾。漂亮的完美一仗,即将上演。
  我“急”不可耐,准备说课稿时,只是挑了些自己喜欢、擅长的文章,做了自认为“十足”的准备,胸有成竹地走进说课现场。可是命运捉弄人,抽签得到的说课题目完全不在我的准备范围。那时的内心突然间失衡了,一股抗拒的力量充斥了我的全身。1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莫名过去,带着这份抗拒,我遇上了理论建树极高的主考官。他挑剔我的论文理论支撑不够,我以一线老师擅长实践来辩驳。那一刻的我,浑身像长了刺一般,抵抗、辩驳。我只想证明我也是实干家。更重要的是,潜伏在内心的欲望,在即将到手的成功面前,暴露无疑。结果可想而知,我的不谦虚,不聆听,只能让我失魂落魄般走出考场。
  那段失败的记忆,我刻意地回避,选择性遗忘。自小追求完美的“我”,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结局。我排斥身边好友的安慰、开导,听不进最亲近的人的点滴关心。在“完美”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退步,亦是成长
  《退步原来是向前》写道:日本近代剑道大师宫本武藏对其高足柳生如是说,如果你的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成功”二字,哪里还能看得清自己?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永远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不断反省自己!
  时间在走,日子在过,苦痛渐渐淡忘。2014年的暑期来临,说课这道坎再次摆在了眼前。我没了当初的勇气,却也除去了身上的锐气。依旧埋头的准备,当一篇篇熟悉的课文出现在眼前时,我低下了头,沉浸书海,一次次认真研究,一次次努力创写授课思路。说课稿的日渐清晰,让平静取代了急躁,我的内心悄然发生了变化。我分明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知识的沉淀。许多平时教学中来不及深思的问题,这一刻,我有了充分的反思;许多生疏的教学理论知识,此刻,也能轻松驾驭运用。
  再次走进说课现场时,没了去年的忐忑不安,除了沉浸于表达自己的说课想法,我更用心聆听了专家对我论文不足的种种意见。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知道,无论这次的结果是成或败,我都能接受它,因为我清楚地见证到了内心的成长。
  2014年的说课,最终以“B”而告终。当电脑屏幕显示时,我显得异常平静,平静得都没把成绩告诉那些关心我的朋友们。朋友们猜疑我是不满意这个成绩,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这是我目前能获得的最佳成绩,因为我的水平就在那。
  迈过这个坎,回看走来的路,其实,它真没当初想象的那么难。然而,最后关头,我却走得那么累。我把课文当成对手,把论文当成对手,更把专家当成对手,却不知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他一直在我心里,如影随形。他就是我自己。
  我是败给了自己的心态,换句话说,我是败给了自己。
  禅宗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佛性,只要向内参省,明心见性,就会自在圆满;而向外求索,挂碍愈多,便愈难证悟。
  说课,答辩,原本是个很有意义的过程,可是我对结果的私念、欲望,让我迷失了自我。我试图通过求得的成绩,“急着”证明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价值,然而“挂碍愈多,便愈难证悟”。
  燃灯,勇敢前行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写道:修行,就是让一个人不断地增长智慧和善心,不断成为更好的人,并因此有更美好的人生。对教师而言,这种修行,除技术和能力层面外,还包括生命状态和精神境界,通过“修正行止”,完成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丰富。
  教学生涯中,我倦怠过,迷茫过。开学的师德培训,校内数位优秀教师和外请的区级名师轮番演讲,我都认真聆听。听的目的在于寻找差距,更是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成长之道:怎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优秀的;教师的价值如何衡量。
  报告都很精彩,个个都是成功的案例,然而听得越多,自我的迷失愈发严重。我想,人与人是不同的,用的方法、走的路不同,甚至要到达的终点也不尽相同。教育是孤独者的事业,我需要内心的力量,点燃“心灯”,才能勇敢前行。
  感谢2013、2014年暑期的“历练”,它让我看到“自我”,一个欲求不断的渺小的我。曾经取得的种种教学成绩,种类繁复的荣誉,任何外在的形式都不能证明我的能力、我的价值。
  能力、价值,一切由自我衡量。只有学会悦纳自己、丰富自己、成全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始终饱满、温润、宁静、敞开,始终保持精神的愉悦、智慧的明亮,始终保持教书的睿智、育人的清醒,这既是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对自己的修炼与提升。
  我们唯有用万劫不灭的心灯,才能照亮自己,温暖自己,也照亮和温暖每个经过我们身边的人……
其他文献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历来被认为是学习文章的有效手段。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诵读是学生吸收文言文、丰富语文素养、接受精神熏陶的有效途径。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言文失联”的尴尬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新《课标》指出,诵读文言文,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
期刊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让学生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他一生的教育成就最杰出的便是“书香校园”的建设。那么,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给学生创设书香飘溢的校园,让师生在阅读中润泽人生,便成了教育人的永恒责任和追求。  一、建设书香校园的意义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生作文,老师先要自己明白为什么写作,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为了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课标的界定,叶老的论述,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叙写自己的真实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感悟。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重点就
期刊
目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仍然将文本内容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甚至对文本内容上挂下联,把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人文精神教育课,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还没有被根除,语文教学依然处于无效、无趣、无用之中。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笔者依据语文的言意本体,深入研究文本的写作意图以及如何运用“言”来表“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的唯一使命,即让学生面对现实世界有自己正确、独到、智慧的“意”并具
期刊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角度规定了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内涵,即培养阅读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同时,新《课标》也对不同文体、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核心目标在分学段表述中做了细化。然而从阅读教学现状来看,目标的达成情况还是很不乐观。所以,厘清教学核心目标,构建以核心目标为主轴的阅读教学课堂,是当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在落实核心教
期刊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日益受到重视,但传统的文言文讲解教学模式单一,通常是老师逐字逐句地讲,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这种填鸭式的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没趣,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差,这样的课堂可视为“冻结”的课堂,一潭死水。所以文言文一直被学生误解为枯燥无味的“硬骨头”,筋头巴脑很难啃,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烦和恐惧。在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迎着新课改的浪潮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作家张元培先生在《一手好字,得让人多羡慕啊》这篇文章中指出:“汉字书写,是我们做中国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功,是我们延续民族基因的必修课,撂
期刊
比赛要求:10强选手按每5人一组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国学常识问答,每组率先答对3题的前4名选手晋级。  评分标准:答对得1分,答错扣1分。  1.你不可能在《战国策》中读到下面哪个成语故事?( )  A.南辕北辙 B.狐假虎威  C.狡兔三窟 D.邯郸学步  答案:D  解析:  A.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B.狐假虎威出
期刊
阅读与写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整体,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论断更是得到语文界的公认。阅读为写作做出典范和创作的模本,有助于积淀语言材料,开阔写作视野,拓宽写作的手法;写作也成为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升华的结果,也是学习并使用技能、模仿并创新的试验田。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写作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本人就尝
期刊
所谓“预设”,就是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课堂教学的预设,简而言之就是要明确五个问题:这节课教什么?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教师提供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在每一个环节里,如何提问,期望学生怎么回答?  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出现的情况。生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预设下产生的现象,另一类是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在课堂上一切生成都是合情合理的,作为老师要辩证地对待、适时地调整。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