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 一窥原貌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不仅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也是美术史上著名的文人画家,学术界对其诗文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对于王维的绘画,却因年代久远且没有作品传世,使得相关研究止步不前。美术史上著名的《辋川图》、《雪溪图》也仅是传为其所作,并没有确凿的依据可以断定是其作品。
  王维的绘画究竟是何面貌,美术史家们无从给出确切的答案。但遍览相关文献,我们并非一无所获,许多史料中都留下了蛛丝马迹,通过对这些零碎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对王维的画风作出推断,以拨开云雾,一窥王维绘画的原貌。
  探诸禅宗佛思
  论古人画的品格,必结合古人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境界去了解。王维的一生,深受禅宗的影响。
  王维21岁进士及第,调任太乐丞,虽年轻有为,但其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据本传及《太平广记》中所载,他为官不久便因伶人舞黄狮事件,被贬官济州(今山东长清县)。到了济州,他孤孑寂寞,经常游寺庙,并与一些文人隐士交往,思想也必然受到他们的影响。后虽由张九龄引荐,再度回到京中为官,但思想已日趋消极。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玄宗仓皇出逃,许多官员未及时跟随,被陷京中,王维也在逼迫之下不得已做了“伪官”。后两京收复,肃宗回到长安,按例“伪官”当治罪,王维因一首“百官何日再朝天”的诗和其弟王缙的求情获得赦免,而和他同陷“贼官”的同僚都不同程度获罪,王维因此事深感愧疚,常引以为耻。他曾在《谢除太子中允表》中有言:“仰厕群臣,亦复何施其面,垡天内省,无地自容。”这以后,王维的思想更趋消极,“每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他还给其弟及亲朋故友分别作书,敦励他们奉佛修心。
  伯乐张九龄罢相之后,王维的消极思想更加严重。加之王维的母亲博陵崔氏一生虔心奉佛,“三十余年,褐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右丞集笺注·请施庄为寺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王维必然受到禅宗思想的熏陶。官场的失意和家庭的影响使得王维归依禅宗,晚年更是诚心信佛,托身禅门,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自云:“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右丞集笺注·酬张少府》)。
  在仕途和家庭的双重影响下,王维的画作中必然对其深刻的禅宗思想有所体现,其审美也表现出对虚和萧散、冲淡玄远、空灵虚幻等禅意境界的追求。王维的绘画成就主要表现在水墨山水,这与他的禅宗思想密不可分。老、庄思想主张在色彩上以“朴素”为美,反对绚丽多彩,而水墨的色泽恰是老、庄崇尚自然之美的最好体现,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山水也正能表达文人士大夫不逐名利、淡泊无为的人生哲学。被传为王维所作的《雪溪图》中,描绘了江边雪景,画面中有小桥、竹篱、屋舍、渔夫、牧童,画家用柔和随意的线条勾勒山石的轮廓,再用水墨渲淡法绘出不同层次以表现近石、远坡的阴阳、向背和高下,全画以平远构图,给人以平淡天真之感,细细体味,似可品出淡淡的禅意。
  求诸画史行间
  虽无确切的王维画作可考,但画史、画论中对王维画作的记载却并不鲜见,《唐朝名画录》、《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等美术典籍中均有相关记述,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献的解读来探究王维的画风。
  这些文献中,尤以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最值得关注。张彦远是晚唐时期著名的美术鉴赏家,与王维的年代相隔并不远。据史料载,张彦远曾亲眼见到过王维的原作,故他关于王维的论述最为可信。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十中有六段话是与王维的山水画相关的:其一,“工画山水,体涉古今”;其二,“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其三,“复务细巧,翻更失真”;其四,“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其五,“余曾见破墨山水”;其六,“笔迹劲爽”。
  这其中,“体涉古今”的“古”,即是指青绿着色。荆浩《笔法记》中有云:“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古”即是指“赋彩”。荆浩又云:“水墨晕章,兴吾唐代。”那么“今”便是指水墨了。所以,“工画山水,体涉古今”一句,是对王维绘画的总结,说明王维在题材上擅画山水,青绿和水墨皆能作。
  “簇成”指国画技法中以笔点簇成轮廓,而非传统勾勒填色的绘画技法,王维用“簇成”法,便是说王维以水墨技法造型,这种画法相对比较随意,易于表达情趣,也适于文人画家的挥洒。
  “细巧”是李思训的画法,即精勾填色。画史上有载,王维曾学过“国朝第一”的李思训的画法。而当王维的思想为禅宗所掳,并惯于使用“簇成”之法作画时,再以“细巧”之法作画反而“失真”了,说明王维虽曾学习传统的青绿山水技法,但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水墨画上。
  “笔力雄壮”是学吴道子的。除学李思训外,王维还曾学过吴道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说:“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吴生,而风格标致特出。”对于吴道子的画,王维并不是全部学习,而是只“踪似”之,取其“笔力雄壮”。
  “破墨山水”指王维水墨的表现手法,把水墨分成浓淡不同的层次以表现山水树石的轮廓阴阳相背,这应是王维首创。
  而对于王维的线条,张彦远则是用了“劲爽”一词来描述。劲爽一词略嫌抽象,我们需从侧面加以分析和体会。一方面,“安史之乱”后,思想上的日益消沉也体现在了王维的画作中,和他的诗一样,早年那种“一剑曾敌万人师”的刚猛之气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以清淡为宗的自然吟咏,笔下的线条则是柔软而无刚性的。另一方面,受吴道子的影响,王维的线条必不会绵软,而应有一定的力度,水墨的画法又对王维的线条产生一定影响,故王维的线条应是一种曲折自然、变化随意、漫不经心式的,既不似飘风吹带,也不似钢丝直折,而是如自然挂着的长麻皮。
  王维时代披麻皴尚未形成,但披麻皴的形成却是受到了王维线条的启发。披麻皴成熟于五代董源,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有载,说董源“水墨类王维”,郭若虚与王维和董源的时代都不算太远,因此他的见解相对比较有说服力。董源仍有不止一幅作品存世,相对王维来说,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其画风,从《潇湘图》和《龙宿郊民图》中不难发现,其线条是可以被称为“劲爽”的——外形柔曲却不失爽利,所以,我们能够从董源的绘画中对王维的画风有所体会。
  除《历代名画记》外,《唐国补史》中有云:“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说明王维山水画的构图多为平远构图。《唐书·王维传》也记载王维“山水平远,绝迹天机”。前人谓王维诗写山水多“一丘一壑”,王维的画和他的诗一样,喜写山林小景,即使景物很多,也很少见群山大壑。《宣和画谱》记录当时御府收藏王维山水画中多为“山居”、“山庄”,可见皆平远构图,虽不一定均是王维真迹,但仍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王维对平远构图法的偏爱。平远构图给人以空旷疏朗之感,易表达平和清疏的意趣,与王维禅宗思想相一致。
  考诸田园诗篇
  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山水画也必然带有诗的意趣,苏轼曾对王维有过如是评价:“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知晓诗画,又亲眼见过王维的画迹,此语出自其口,尤可信。
  如在《鹿柴》一诗中,王维写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用反衬的手法,先写环境幽静,再以人语打破空山的寂静,只听见人的话语声而见不到人影,虽是写人语,但实是写山间的幽静,通过写山间的景色来构建出一个空寂幽静的世界,对寂静的表达是间接而含蓄的,这其实是他参禅过程中的一种“禅悟境界”,传递出禅宗的空寂之感。王维的诗画相通,他在绘画中也必然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禅宗意趣。
  参禅就是要安心静思,使身心进入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以期在空寂清静之中求得解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高度自由。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隔窗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等,皆是意境空灵、静谧幽远之作,诗中蕴含着画意。而王维画作中对幽静氛围的营造,也定是如诗中的描绘一般,一景一物,皆似遗世独立,表达宁静淡泊的禅宗思想。
  传为王维所作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对王维的画风有所反映,通过对史料中有关王维生平和绘画内容的解读,亦能够对王维的绘画有所了解,并能与绘画作品相互印证。
其他文献
“这是油画吗?居然是水彩!”“这把壶看起来真美!”“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啊!”人们一边细细观赏画作,一边和身边的朋友小声交流。这一场景发生在5月30日于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的“匠心造境——王肇民绘画艺术展”上。  在普通大众看来,“王肇民”的名字并不像林风眠、李可染那般如雷贯耳。纵观艺术品市场,王肇民的作品市价与其同时期画家相比也稍显逊色。并且,王肇民的作品多是水彩画,而当代艺术品市场多以油画和水墨画为
期刊
本季春拍已接近尾声,市场到底怎么样?出现了什么新特点?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一例外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从已经结束的几场拍卖来看,亿元天价似乎已经成为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过去式”。“在热闹中谨慎前行”—一位藏家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这样概括2014年春拍。  刚刚落槌的北京保利春拍10124件拍品成交5935件,斩获27.8亿元;去年秋拍11400件拍品成交6615件,总成交额为28.6亿元;去年春拍735
期刊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  在这一时期,诗词歌赋的完善、玄学理论的发展、魏晋风度的流行、文人骚客对美的追求,无不对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装饰艺术在魏晋时期具有了非同一般的独特性与时代性。魏晋时期的女性服装上俭下丰、衣带
期刊
近期,中国艺术家频频在国际舞台上亮相,颇为引人注目。在此背景下,由纽约大学美术馆举办的“现代性3.0”展日前开幕,吸引了艺术界的目光。此次展览由策展人张晴和汉克(Henk Slager)共同策划,展出了包括中国艺术家徐冰、杨福东、裴咏梅、林延、虞华以及欧美艺术家TiongAng、Aglaia Konrad、Nikki S. Lee、Sarah Morris、Marion von Osten在内的1
期刊
定窑:迈入亿元豪门  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为宋代白瓷的典型代表,从问世以来即广受推崇。元人刘祁《归潜志》赋诗赞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谷应泰《博物要览》卷二《志窑器》云:“定器有画花、绣花、印花三种。多用牡丹、萱草、飞凤三种。时造甚有佳器,式多任务巧。定窑印花纹饰似取材定州缂丝,以缂丝纹样局部地移植于瓷器。故定窑印花装饰一出现便极具神韵与造诣。此外,定窑装饰也部分受唐代金银器纹饰的影响。
期刊
在“清初六大家”中,惟有恽寿平兼擅山水和花鸟,从而成为有清一代影响较大的花鸟画家。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上,恽寿平画作的价格也不断走高,越来越得到藏家的青睐。那么,恽寿平不同题材画作的价格到底如何?哪种题材的作品更有市场潜力呢?  画价有涨有落  恽寿平生前的生活十分艰难,他屡叹知音难求,可见欣赏和收购其画之人实为少数。然而在他死后,他的画作却开始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喜爱,不断升值,尤其是在咸丰、同治年
期刊
元人对于王维画风的评论基本上是延续宋人的思想,同时也有所发展。元代汤垕的《画鉴》中对王维的绘画推崇备至: “王右丞维工人物山水,笔意清润。画罗汉佛像至佳。平生喜作雪景、剑阁、栈道、骡网、晓行、捕鱼、雪滩、村墟等图。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者也。盖胸次潇洒,意之所至,落笔便与庸史不同。”元末夏文彦《图绘宝鉴》更有说王维“思致高远,出于天性”。  说到王维就不得不提到元代大家赵孟頫。作为促使中国文人画观
期刊
那些年,他是一个在仕与隐之间徘徊的诗人;那些年,他是一个修筑了现实版桃花源的高士;那些年,他是一个在辋川的墙壁上泼墨挥毫的画家;那些年,他是千载文人画坛的灵魂与偶像……他是王维。  那些年,人们将他的绘画地位一再提升;那些年,人们对他的绘画作品竞相临摹;那些年,人们将他的绘画理念视作圭臬;那些年,人们奉他为文人画鼻祖……为什么是王维?  王维,中国绘画史上神一样的存在。他是怎么做到的?或者说,“粉
期刊
王维在实际行动上发起文人画之后,诗画结合的观念逐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深入。北宋中期以后,诗画观念进步,诗人与画家强调诗与画在抒情写意和境界创造上的一致性,他们把画看做“无声诗”,将诗视为“有形画”,追求诗情画意的融合,从而开一代风气,催化了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进一步融合。  最初,题画诗的题诗方式一般不是自画自题,也不是画上题诗,而多是题于图画上方的“诗塘”或尾部的“拖尾”,也可另纸书写。此时,
期刊
王维在文人画坛至高无上地位的奠定始于北宋时期,这与宋代有名的文治盛世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唐代以前,绘画主要是工匠之事,地位低下。到了北宋以后,历代帝王都热衷于绘画,优待宫廷画家,建国初期便设置翰林图画院。鼎鼎大名的宋徽宗虽然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却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王维在宋代画史越来越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与这位皇帝对他的推崇有着很大关系。  北宋早期院体画对画工技法要求极高,注重写实,作品大都造型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