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需要“小火慢煨”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东敏老师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系列课,似乎并没有什么泾渭分明的课时界限,有的只是从表内除法开始,到口算、笔算的复习结束;而过程中的每一节课总是基于上一节课学生遗留的问题,脱离了教材的编排限制,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收放自如:让学生说着说着就明白了,辨着辨着就掌握了,分着分着就会算了。学习真的是一个发乎心的过程,也许只有“小火慢煨”,数学的味道才能更加浓厚、深远。
  关键词:数学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主体自然生成
  一节课上完,竟然允许学生没学会!竟然允许个别学生暂时不完成作业!数学教学不是阶梯式前行的吗?学生这一节课没弄懂,下节课还怎么上?……带着对特级教师王东敏这些“稀奇古怪”理论的疑惑,一连几天我都走进了他《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系列课的课堂。
  一、说着说着就明白了
  【片段1】
  师6÷2=,想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二三得六”,所以等于3。
  师60÷2=?
  生因为“二三得六”,所以等于30。
  师60和6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也用“二三得六”这句口诀呢?
  生把60就看成6。
  师好一个目中无“0”!6个什么?
  生6个十。
  师600÷2=?想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目中无“0”,看成6个百,还是想“二三得六”。
  师20÷5=?
  生“四五二十”,等于4。
  师这时为什么就不能目中无“0”了呢?
  生因为2除以5不够除。
  师200÷5=?
  生“四五二十”,等于40。
  师这时目中又有1个“0”了,那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目中有“0”,什么时候该目中无“0”呢?
  生如果目中无“0”,2÷5就不够除,所以目中要有1个“0”。
  生200÷5看成20个十÷5等于4(20÷5)个十,也就是40。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这个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后续竖式计算的基础。对此,学生大多有一种朦胧的直觉,能借助乘法口诀直接找到计算结果,但欠缺对算理的解释。王老师把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课堂上看起来只是随意的交谈,但却使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关键,就这样慢慢地渗入了学生的内心。好一个目中无“0”!
  二、辨着辨着就掌握了
  儿童的思维是活跃的,儿童的想法是新鲜的。关于竖式计算的规则,整节课中王老師都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告知,有的只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带着学生画小棒、分小棒,只是让学生去大胆尝试,只是不吝时间去一一板书学生各式各样的写法。从单根小棒开始分还是先分整捆小棒?是分一次还是分两次?从计算46÷2时的自由选择,到56÷2时8种原生态方法的辨析,学生每一次指出别人错误的同时也就是对竖式计算认识的一种提升。从个(低)位分起,发现剩下的1捆再分时没有办法记录;从十(高)位分起,不够时先拆再分,自然顺畅。根本无须老师强调,层层推进地交流,哪条路走得顺畅,学生已经心如明镜。有什么比思维“打架”后发自内心的认同更能让人激动和心情愉悦的呢?学生如此,教师又何尝不是?
  三、分着分着就会算了
  在学生的脑海里,竖式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新知,只不过是整捆和单根小棒平均分的过程记录而已。每一步的除法计算,都有着分小棒的过程作为原理支撑:小棒每一次的平均分,也就是竖式书写的过程;竖式中每一步的书写,学生都能从小棒中找到原型。这哪里还是一般人眼中枯燥的计算教学啊?简直就要把小棒图刻到学生脑海里了。抽象的指导与说教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似乎已至大音希声的境界,除法竖式的学习就这样在学生真实思想的交流碰撞下,一气呵成。
  四、听着听着就有味了
  王老师的这一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系列课,似乎并没有什么泾渭分明的课时界限,有的只是从表内除法开始,到口算、笔算的复习结束;而过程中的每一节课总是基于上一节课学生遗留的问题,脱离了教材的编排限制,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收放自如。
  原先我一直以为“今日事今日毕”是一个好的、尽职尽责的数学教师的基本标准,所以这么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我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就算拖堂、占课时也要完成;我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偷懒,当天作业过不了关,放学就别想跨出校门。我一直以为数学学习就是一个简单累加的过程,只有每天都会,若干个“会”相加才能等于最终学会。
  现在我发现真的错了,错在所谓的“当堂目标”只是基于教材而不是基于学生,错在这样的课堂仍然是教师本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点,错在急功近利……学习真的是一个发乎心的过程,也许只有“小火慢煨”,数学的味道才能更加浓厚、深远。
其他文献
摘要:立足本土文化,发现将儿童版画纳入学校课程的独特优势,通过打造富有儿童气息的版画生态校园,架构立体化的儿童版画课程体系,提炼意蕴深厚的儿童版画审美内涵,拓宽适应课程开发的教师培养路径,探索从“本土”走向“特色”的课程建设之路。  关键词:儿童版画本土文化课程建设  本土文化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在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
期刊
摘要:基于知识结构(联系)的单元(主题)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突破课时的限制,克服知识的碎片化,拥有单元的视角,落实教学的整体性。单元整体视角下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要注意梳理小学阶段与整数除法有關的以及本单元内部的内容与要求,凸显基础知识,突出关键例题;紧扣“新在哪里?”“你是怎么解决的?”这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明晰算理、抽象算法。  关键词:单元视角知识结
期刊
摘要:改变城郊接合部小规模学校的数学学习现狀,观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从生源结构、教师结构、学校发展、学习氛围等方面入手:补充数学读物,创设学习氛围;开展数学活动,夯实知识积累;把控作业质量,重视练习巩固;分析抽测样卷,实施精准教学。  关键词:城郊接合部小规模学校数学学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接合部学校因地理位置特殊、周边社区文化建设不到位、生源良莠不齐、优质教师大量流失等因素,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Scratch与Logo语言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程序设计最常见的学习软件,学生在两者的学习过程中必然有所遭遇与碰撞。在高年级Scratch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穿插讲授Logo语言,用以相互印证,可以实现通联教学、比较教学以及学习迁移的目标。设计一节将Scratch与Logo语言并举的实验课,引导学生就编程中基本的界面风格和输入方式、“动作”类指令、“重复”和“重复嵌套”及颜色调配等方面进行通联、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约分”教学为例,运用联系的观点,揭开看似不相干的知识、方法背后重要的和潜在的联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由“形”到数找联系,让学习有心向;由此及彼找联系,让学生会建构;由繁到简找联系,让思维更凝练;由表及里找联系,让思维更深刻;由近及远找联系,让思维不断流。  关键词:联系数学学习约分数学思维认知结构  事物是普遍联系
期刊
摘要: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可爱的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语文要素有两个, 均指向表达。根据单元选文特点,提出三条单元教学建议:一是在比较中领会表达特点,二是在归纳中领悟写作方法,三是在介绍中掌握习作要领。  关键词:表达特点写作方法习作要领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门写动物,人文主题是“可爱的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
期刊
摘要:“随文识字”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生字放至词中,将词放至句中,在课文的语境下认知、理解和运用生字。基于儿童立场,借助小调查、小游戏、小研究和小伙伴,让“随文识字”有准度、温度、深度和效度。  关键词:儿童立场随文识字《荷叶圆圆》  “随文识字”,是斯霞老师创立的一种高效识字教学法。“随文识字”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生字放至词中,将词放至句中,在课文的语境下
期刊
和许多老年人一样,我会时时回想自己的小学和中学生活的片段。  经常听闻“某某届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某某小学某届某班聚会”,参加者多是中老年人,还见过很多老年人的“小学同学微信群”,而他们的孙辈已经是中学生了。这并不奇怪。随着岁月流逝,沉淀在记忆最深处的,是人的童年和少年,而基础教育是人一生的“底子”,那张白纸上最早打上的底色,注定要成为终身记忆。  童年就明白的简单道理,一步一步发展为生命信仰
期刊
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对计算内容的编排以单元形式螺旋上升,但具体到某一课时的设计,受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已有经验等影响,似乎略顯简单。计算问题虽“小”,学问却“大”——知识之间的联系、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策略性方法、学生计算素养的形成等,都是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以《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计算》一课为例,说明可以通过例题拓展,算法、算理结合,题组比较等途径,让计算教学“小题大做”“小中见大”。 
期刊
摘要:在自主开发的数学思维训练课《思考与创造》中,根据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和特征,如发散性、逆向性、立体性、灵活性、新颖性、批判性等,收集合适的学习材料,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创造性地思考。由此,更深切地感受到“情境”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引领作用:趣味情境能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机;探究情境能引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质疑情境能提醒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严谨态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