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三转变”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1]这样规定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积累名篇,积累句式和词汇,培养文言语感,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看看我们周围文言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授课要么“一言堂,满堂灌”,重复讲解,乏味低效;要么止于读懂课文,不重能力迁移,学生不是厌学、怕学,就是苦学。凡此种种,都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我认为,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还“诵”本色
  正如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如今,在文言文课上不重视诵读的现象仍然普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学生在下面不停地做笔记,而鲜有朗朗的读书声,这使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本真。
  其实,诵读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2]可见,诵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讲解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
  新课标要求“养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语感从哪里来?从反复的诵读中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将诵读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反复进行,就能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就能产生共鸣,进而品味到文章的情味理趣。经常诵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言文,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积累,久而久之,对语言的锤炼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增强了文言语感。因此,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让诵读回归文言文课堂,恢复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为此,要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初步朗读
  要求能正确地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和句读。一般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每人读四五句,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准备纠正。这样一来,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而且学得紧张,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如果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试读者认认真真,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听读者仔仔细细,积极发言、辨析正音。
  2.“入乎其内”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吟咏有声,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追求古人的读书境界,如入无人之境、尽情地朗读。因为“声入心通,声通义解”,所以要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读进去。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保留文言教学的优良传统本色,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对完成背诵任务外还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背诵一些课外的古诗文名篇,以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变“灌”为“导”
  教师要把“一言堂、满堂灌”变为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1.指导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知识基础,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上课时要组织学生先用一些时间认真自读,并明确自读要求(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要废止喋喋不休的翻译讲解,将精力放到指导学生如何自读上去,让学生掌握自读的方法。只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亲身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依靠自己已有的积累去感知课文,并大胆质疑,才能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增强主动求知的信心,从厌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并会学文言文。
  2.指导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读后,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因为在自读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要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共同研究,寻找办法。
  比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积极还是消极?我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决。他们有的查找时代背景,有的分析陶渊明的从官经历;有人言辞偏激,立刻有同学提醒要辩证分析;有人观点在理,大家马上致以掌声鼓励;在互相提醒补充中,他们终于得出较中肯的评价。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探究,他们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找到合作的快乐并培养了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当教师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时候,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尝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3.指导整理归纳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探究的时间,学生几乎所有的练习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数理化等课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学生常常无暇顾及语文的练习,更难抽出时间去整理复习,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便能节省时间指导学生整理归纳。
  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必须点透。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让学生把握规律,便于整理归纳。其次,指导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比如,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把每课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做好分类归纳,并坚持长期积累。我还让学生整理归纳15个虚词的用法,选出优秀的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办成文言虚词专栏。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好文言文夯实基础。
  三、由“内”迁“外”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课外文言文文段。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材料都出自课外,但它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在课内,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怎样迁移?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中的课外文言文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了解学生掌握字词、句式的情况。遇到学生不懂的,还要补充讲解,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学完《孔雀东南飞》后,我用了2006年广东高考试卷中一道题:“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学生开始很困惑,后来联系了课文中“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认为考题中的“乃尔”,应解释为“这样,如此”。这样的迁移练习,激发了学生钻研的欲望。当得到教师的肯定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总之,“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全志)
其他文献
每年的五月份,是大学里论文答辩的高峰时段。今年,笔者在指导、评阅学生论文以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时遇到一个细节问题,然而学生对细节处理的取舍态度却令人深深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要求,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有“摘要”和“Abstract”(英文摘要)两项内容。笔者逐篇审阅学生的论文,发现很多论文的目录页上,中文摘要内容上方是“摘要”两个字,但在英文摘要内容上方,却没有对应地显示“Abstract”
编者按:本栏目前两期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实践先驱及其改革,也探讨了流传至今的熠熠名作中蕴含的深厚思想。本期秉承以往的“微视角”,推出新主题——国家领袖与教育事业。  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反映出国家的民主化水平,“科教兴国”不是“中国特色”的标签。现代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标准,其根本不在于先进的炮弹、坦克,不在于持续增长的GDP,而在于人的素养与智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依靠各种类型
作为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的作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烛光行动”的主要倡议人——萧斌臣和袁亮等人最近一直在北京和四川等地来去匆匆,正在为“烛光行动”的如期举行到处奔走。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教师》记者经过数次联系,终于在北京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一、下定决心到灾区去    朱蒙:当获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消息时,你们在什么地方,各自是什么
赵方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常务副主席,教育部专家库美术学科专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教师》:您好,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您能否为教师们谈谈美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定位?  赵方军:2
一、学生生涯发展指导问题的提出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在中国大陆开展较晚。早期主要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安排,近年来开始提到发展规划设计。而今,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不少高中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十分明确,存在“学习无动力,升学无厚望,生涯无规划,发展无方向”的现象,令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  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逐步调整,部分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制由“五四”制改为“六三”制,一增一减导致部分小学师资紧张而中学人员超编现象的发生。为均衡配置各学段教师资源并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山东省平阴县于2009年3月份启动了中学教师转岗工作,在经历了岗前培训、业务实习、教学见习等环节后,69名中学教师转岗到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些转岗老师的现状如何?能否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认为,要构建生本和谐课堂,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就必须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  一、透视:当前课堂管理的实然状态  1.课堂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  在课堂管理的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偏向于专制型管理,其管理行为往往更多地注重课堂控制和通过奖惩制度达到纠正学生消极行为的目的,忽略了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的行为。如:现在学校的不少教室墙上贴着“班级公约”“班规”等
课程教学,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是朴素简单还是精致华丽?行走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路上,我们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笔者就一节思想品德的公开课说起,谈谈对课程教学的感想。  一、初选课题和课程设计  公开课的课题一般是自选的,笔者选定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题目,接下来就是课程设计。对“公平”的定义和展示拟通过“认识公平——反思公平——再识公平”的线索进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笔者有些许感想:  1.朴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北京市教育学会学习障碍研究分会致力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研究,探尋帮助机制,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期《深度报道》关注了2011年该研究会的年会盛况,专题采访了研究会梁威会长,并撷取了研究会的一些优秀成果,供大家借鉴,也藉此呼吁更多的教师能关心、关注学习困难的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前,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即“文本解读”格外重要。本文旨在结合实例,从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的“文本解读”。  一、“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  一般而言,“文本解读”大致有三个研究范畴,即作者理论、文本理论和读者理论。本文只探讨前两者。作者理论,即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就是要追溯作者创作时的本意,并尽可能地将其还原。要根据作者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就要全面、具体地掌握有关作者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