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1]这样规定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积累名篇,积累句式和词汇,培养文言语感,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看看我们周围文言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授课要么“一言堂,满堂灌”,重复讲解,乏味低效;要么止于读懂课文,不重能力迁移,学生不是厌学、怕学,就是苦学。凡此种种,都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我认为,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还“诵”本色
正如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如今,在文言文课上不重视诵读的现象仍然普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学生在下面不停地做笔记,而鲜有朗朗的读书声,这使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本真。
其实,诵读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2]可见,诵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讲解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
新课标要求“养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语感从哪里来?从反复的诵读中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将诵读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反复进行,就能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就能产生共鸣,进而品味到文章的情味理趣。经常诵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言文,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积累,久而久之,对语言的锤炼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增强了文言语感。因此,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让诵读回归文言文课堂,恢复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为此,要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初步朗读
要求能正确地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和句读。一般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每人读四五句,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准备纠正。这样一来,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而且学得紧张,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如果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试读者认认真真,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听读者仔仔细细,积极发言、辨析正音。
2.“入乎其内”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吟咏有声,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追求古人的读书境界,如入无人之境、尽情地朗读。因为“声入心通,声通义解”,所以要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读进去。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保留文言教学的优良传统本色,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对完成背诵任务外还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背诵一些课外的古诗文名篇,以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变“灌”为“导”
教师要把“一言堂、满堂灌”变为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1.指导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知识基础,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上课时要组织学生先用一些时间认真自读,并明确自读要求(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要废止喋喋不休的翻译讲解,将精力放到指导学生如何自读上去,让学生掌握自读的方法。只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亲身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依靠自己已有的积累去感知课文,并大胆质疑,才能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增强主动求知的信心,从厌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并会学文言文。
2.指导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读后,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因为在自读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要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共同研究,寻找办法。
比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积极还是消极?我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决。他们有的查找时代背景,有的分析陶渊明的从官经历;有人言辞偏激,立刻有同学提醒要辩证分析;有人观点在理,大家马上致以掌声鼓励;在互相提醒补充中,他们终于得出较中肯的评价。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探究,他们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找到合作的快乐并培养了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当教师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时候,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尝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3.指导整理归纳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探究的时间,学生几乎所有的练习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数理化等课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学生常常无暇顾及语文的练习,更难抽出时间去整理复习,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便能节省时间指导学生整理归纳。
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必须点透。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让学生把握规律,便于整理归纳。其次,指导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比如,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把每课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做好分类归纳,并坚持长期积累。我还让学生整理归纳15个虚词的用法,选出优秀的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办成文言虚词专栏。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好文言文夯实基础。
三、由“内”迁“外”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课外文言文文段。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材料都出自课外,但它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在课内,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怎样迁移?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中的课外文言文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了解学生掌握字词、句式的情况。遇到学生不懂的,还要补充讲解,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学完《孔雀东南飞》后,我用了2006年广东高考试卷中一道题:“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学生开始很困惑,后来联系了课文中“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认为考题中的“乃尔”,应解释为“这样,如此”。这样的迁移练习,激发了学生钻研的欲望。当得到教师的肯定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总之,“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全志)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看看我们周围文言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授课要么“一言堂,满堂灌”,重复讲解,乏味低效;要么止于读懂课文,不重能力迁移,学生不是厌学、怕学,就是苦学。凡此种种,都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我认为,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还“诵”本色
正如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如今,在文言文课上不重视诵读的现象仍然普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学生在下面不停地做笔记,而鲜有朗朗的读书声,这使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本真。
其实,诵读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2]可见,诵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讲解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
新课标要求“养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语感从哪里来?从反复的诵读中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将诵读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反复进行,就能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就能产生共鸣,进而品味到文章的情味理趣。经常诵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言文,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积累,久而久之,对语言的锤炼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增强了文言语感。因此,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让诵读回归文言文课堂,恢复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为此,要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初步朗读
要求能正确地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和句读。一般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每人读四五句,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准备纠正。这样一来,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而且学得紧张,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如果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试读者认认真真,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听读者仔仔细细,积极发言、辨析正音。
2.“入乎其内”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吟咏有声,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追求古人的读书境界,如入无人之境、尽情地朗读。因为“声入心通,声通义解”,所以要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读进去。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保留文言教学的优良传统本色,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对完成背诵任务外还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背诵一些课外的古诗文名篇,以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变“灌”为“导”
教师要把“一言堂、满堂灌”变为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1.指导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知识基础,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上课时要组织学生先用一些时间认真自读,并明确自读要求(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要废止喋喋不休的翻译讲解,将精力放到指导学生如何自读上去,让学生掌握自读的方法。只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亲身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依靠自己已有的积累去感知课文,并大胆质疑,才能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增强主动求知的信心,从厌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并会学文言文。
2.指导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读后,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因为在自读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要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共同研究,寻找办法。
比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积极还是消极?我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决。他们有的查找时代背景,有的分析陶渊明的从官经历;有人言辞偏激,立刻有同学提醒要辩证分析;有人观点在理,大家马上致以掌声鼓励;在互相提醒补充中,他们终于得出较中肯的评价。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探究,他们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找到合作的快乐并培养了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当教师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时候,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尝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3.指导整理归纳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探究的时间,学生几乎所有的练习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数理化等课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学生常常无暇顾及语文的练习,更难抽出时间去整理复习,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便能节省时间指导学生整理归纳。
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必须点透。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让学生把握规律,便于整理归纳。其次,指导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比如,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把每课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做好分类归纳,并坚持长期积累。我还让学生整理归纳15个虚词的用法,选出优秀的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办成文言虚词专栏。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好文言文夯实基础。
三、由“内”迁“外”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课外文言文文段。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材料都出自课外,但它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在课内,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怎样迁移?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中的课外文言文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了解学生掌握字词、句式的情况。遇到学生不懂的,还要补充讲解,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学完《孔雀东南飞》后,我用了2006年广东高考试卷中一道题:“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学生开始很困惑,后来联系了课文中“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认为考题中的“乃尔”,应解释为“这样,如此”。这样的迁移练习,激发了学生钻研的欲望。当得到教师的肯定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总之,“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