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结合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思教学准备,优化学案的针对性
在教学实施前,教师除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外,还必须对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设计最有效的学案,优化学案的针对性。为优化学案的针对性,教师的学案设计具体来说就是要反复推敲以下几个方面:本节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否最佳,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思考什么、讨论什么、体验什么,启发学生如何将时政热点、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如何将课本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学生在自学过程和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疑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不良习惯、如何校正,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如何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何改进教师的课堂板书,如何改进课件的设计,如何改进课堂提问艺术等。通过反思学案设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按照最有效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落实,学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现有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超越现在、超越自我、进行创造性学习等良好习惯得到培养。优化学案设计追求的预设教学效果是期望学生能化知识为能力、化能力为素质,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反思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的生成性
在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阶段,教师要灵活机智,既要坚持课前认真实施学案的原则性,又要根据教学的学情实际及时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优化学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使思想品德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为优化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教师的学案实施阶段具体来说要反复推敲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将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师生课堂对话方式采取哪种方式最好,对话方式是提问还是抢答、是演讲还是辩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行为的方法是否最佳,是否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师生沟通交流的效果与教学准备阶段的学案预期期望是否有差距,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等动态性课堂资源,如何在课堂实施阶段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教师要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反思: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效果达成度,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特点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反思:要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根据学情和教师自身特点及时做出恰当的教学行为的选择,优化课堂的生成性,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反思教学评价,优化课堂的实效性
对思想品德教学评价阶段进行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优化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对教学阶段的反思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来反思。学生学习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积极参与、拓展知识,而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没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是否受到及时有效的表扬,学生的学习劲头是否很足,学习兴趣保持的时间是否很长,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评价意识,面对各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对学生做出恰当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解答或互评答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请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点拨、归纳和总结。
其次,从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训练方面来反思。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及时有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根据新课标实施后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最大限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在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针对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分门别类加以处理,决定是全班讲授辅导还是个别辅导。在课堂训练中,是否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师徒关系,是否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寻找出路,不断改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新课标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预设学习方案,选择最恰当的教学策略,生成教学过程,积极反思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教学,追求教学效果最优化。
(责任编辑袁妮)
一、反思教学准备,优化学案的针对性
在教学实施前,教师除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外,还必须对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设计最有效的学案,优化学案的针对性。为优化学案的针对性,教师的学案设计具体来说就是要反复推敲以下几个方面:本节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否最佳,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思考什么、讨论什么、体验什么,启发学生如何将时政热点、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如何将课本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学生在自学过程和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疑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不良习惯、如何校正,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如何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何改进教师的课堂板书,如何改进课件的设计,如何改进课堂提问艺术等。通过反思学案设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按照最有效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落实,学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现有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超越现在、超越自我、进行创造性学习等良好习惯得到培养。优化学案设计追求的预设教学效果是期望学生能化知识为能力、化能力为素质,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反思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的生成性
在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阶段,教师要灵活机智,既要坚持课前认真实施学案的原则性,又要根据教学的学情实际及时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优化学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使思想品德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为优化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教师的学案实施阶段具体来说要反复推敲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将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师生课堂对话方式采取哪种方式最好,对话方式是提问还是抢答、是演讲还是辩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行为的方法是否最佳,是否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师生沟通交流的效果与教学准备阶段的学案预期期望是否有差距,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等动态性课堂资源,如何在课堂实施阶段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教师要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反思: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效果达成度,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特点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反思:要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根据学情和教师自身特点及时做出恰当的教学行为的选择,优化课堂的生成性,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反思教学评价,优化课堂的实效性
对思想品德教学评价阶段进行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优化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对教学阶段的反思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来反思。学生学习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积极参与、拓展知识,而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没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是否受到及时有效的表扬,学生的学习劲头是否很足,学习兴趣保持的时间是否很长,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评价意识,面对各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对学生做出恰当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解答或互评答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请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点拨、归纳和总结。
其次,从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训练方面来反思。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及时有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根据新课标实施后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最大限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在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针对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分门别类加以处理,决定是全班讲授辅导还是个别辅导。在课堂训练中,是否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师徒关系,是否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寻找出路,不断改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新课标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预设学习方案,选择最恰当的教学策略,生成教学过程,积极反思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教学,追求教学效果最优化。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