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19日在清远市第二中学举行广州名师送教暨清远市高中片区教研活动。
活动的第一环节由清远市第二中学的张凤双老师与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崔嘉理老师进行课题为《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同课异构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理解教材、领悟教学。
本次教研活动中听到了张凤双老师(下称A教师)和崔嘉理老师(下称B教师)两节不同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两位不同教龄、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精心设计,在两节课上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
一、案例的背景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学习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后,第一次真正介绍细胞结构,从这一节开始,学生正式开始从细胞层面了解生命系统的运作。同时,这节课也为后面介绍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面学习细胞代谢奠定基础。因此,这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案例的异同
(一)新课引入的方式不同
A教师利用学生课前制作的思维导图复习上一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不同的分子是如何有机组成细胞?”以此引出本章的标题。展示一张简单的动物细胞图,提问:“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本节聚焦”的三个问题:1. 怎样获得细胞膜?2.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 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旧知识,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本节聚焦”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让学生建立本节的知识框架,通过本环节的设置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
B教师从问题导入:“从开学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提出第2个问题:“这些化合物进而组成了各种生物。那大家是否还记得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的单位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真正进入对细胞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探索,看看这些元素组成的这些化合物如何进一步组成细胞。”以问题为指引,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习惯。
相对比而言,笔者更倾向于B教师的处理,A教师的引入太过繁杂,问法不够精简,导致浪费不少时间。所谓课堂引入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课堂引入固然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學习热情,但也应当遵循几个原则:服务于教学的目标;服从于教学的内容;符合于学生的实际;符合简洁性和多样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若是为了引入而引入,大可不必。
(二)教材的处理方式及教学过程不同
A教师按教材排序开展教学:
1. 复习导入新课:回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达到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的效果。
2. 问题引导,学习新知:提出“怎样获得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的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 角色扮演,体验新知:通过扮演不同的分子,体验细胞膜的不同功能,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学以致用,总结升华:通过画图总结和课堂练习来进行学习归纳和反思评价。
B教师将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了调整,按照从功能到结构再到成分的顺序进行教学:
1. 课前:教师设计问题、引发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2. 课中:教师引入参与、揭示探索,最后落实目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参与学习(生活)、积极参与探索过程(生动),最后生成知识内容(生成)。
3. 课后:教师反思评价,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三)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同
A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一个大圆圈代表细胞膜,然后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恰当的位置写出来。小结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个人的疑惑。教师检查,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小结并进行点评。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提升理性思维;另一方面,可以用学生的小结来判断学生重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B教师首先归纳细胞膜的三个功能,并详细解释细胞膜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并尝试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解释,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帮助学生整理知识脉络,并进行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教学反思
从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两位老师无论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和策略,但也不难看出,两位老师设计课程都是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都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支撑,更需要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在本节课中,从导入的设计开始,到过程的体验,两位教师都围绕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教学。
A教师导入和总结都是采用思维导图,使凌乱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变得有序,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A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来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实现化微观为宏观、抽象变为形象,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更重要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B教师用类比推理以及用实验等数据验证推理的方法,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了强大的系统思维,同时又形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两位老师都采用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选材、制备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让学生明白其中蕴涵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没有完全进行科学探究,但与实验展开深入的对话同样有利于体会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式,学习科学研究所需的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活动的第一环节由清远市第二中学的张凤双老师与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崔嘉理老师进行课题为《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同课异构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理解教材、领悟教学。
本次教研活动中听到了张凤双老师(下称A教师)和崔嘉理老师(下称B教师)两节不同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两位不同教龄、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精心设计,在两节课上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
一、案例的背景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学习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后,第一次真正介绍细胞结构,从这一节开始,学生正式开始从细胞层面了解生命系统的运作。同时,这节课也为后面介绍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面学习细胞代谢奠定基础。因此,这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案例的异同
(一)新课引入的方式不同
A教师利用学生课前制作的思维导图复习上一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不同的分子是如何有机组成细胞?”以此引出本章的标题。展示一张简单的动物细胞图,提问:“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本节聚焦”的三个问题:1. 怎样获得细胞膜?2.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 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旧知识,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本节聚焦”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让学生建立本节的知识框架,通过本环节的设置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
B教师从问题导入:“从开学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提出第2个问题:“这些化合物进而组成了各种生物。那大家是否还记得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的单位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真正进入对细胞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探索,看看这些元素组成的这些化合物如何进一步组成细胞。”以问题为指引,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习惯。
相对比而言,笔者更倾向于B教师的处理,A教师的引入太过繁杂,问法不够精简,导致浪费不少时间。所谓课堂引入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课堂引入固然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學习热情,但也应当遵循几个原则:服务于教学的目标;服从于教学的内容;符合于学生的实际;符合简洁性和多样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若是为了引入而引入,大可不必。
(二)教材的处理方式及教学过程不同
A教师按教材排序开展教学:
1. 复习导入新课:回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达到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的效果。
2. 问题引导,学习新知:提出“怎样获得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的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 角色扮演,体验新知:通过扮演不同的分子,体验细胞膜的不同功能,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学以致用,总结升华:通过画图总结和课堂练习来进行学习归纳和反思评价。
B教师将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了调整,按照从功能到结构再到成分的顺序进行教学:
1. 课前:教师设计问题、引发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2. 课中:教师引入参与、揭示探索,最后落实目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参与学习(生活)、积极参与探索过程(生动),最后生成知识内容(生成)。
3. 课后:教师反思评价,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三)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同
A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一个大圆圈代表细胞膜,然后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恰当的位置写出来。小结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个人的疑惑。教师检查,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小结并进行点评。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提升理性思维;另一方面,可以用学生的小结来判断学生重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B教师首先归纳细胞膜的三个功能,并详细解释细胞膜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并尝试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解释,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帮助学生整理知识脉络,并进行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教学反思
从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两位老师无论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和策略,但也不难看出,两位老师设计课程都是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都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支撑,更需要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在本节课中,从导入的设计开始,到过程的体验,两位教师都围绕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教学。
A教师导入和总结都是采用思维导图,使凌乱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变得有序,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A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来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实现化微观为宏观、抽象变为形象,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更重要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B教师用类比推理以及用实验等数据验证推理的方法,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了强大的系统思维,同时又形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两位老师都采用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选材、制备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让学生明白其中蕴涵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没有完全进行科学探究,但与实验展开深入的对话同样有利于体会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式,学习科学研究所需的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