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ur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因此在制定幼儿课程时就要在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内容上下功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优秀都建立在兴趣之上,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体验游戏本身的乐趣的同时,也会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心,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幼儿年龄越小,游戏对他们成长的鼓励作用就越大。那么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游戏与相应的语言活动相结合,使幼儿能轻松愉快地获取语言经验,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活动的兴趣呢?本人有一些拙见可供讨论。
  一、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语言活动主要的参与者是孩子,那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杜绝以成年人的思维来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其次是在设定时要有兼顾性,语言活动最重要的是就是要让幼儿认识语言,明白语言的功能是方便交流,同时也要理解和感受语言的内涵,最终是实现对语言的掌握。可总结为兼顾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技能三个方面,使幼儿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得到情感、认知、思维及个性等的共同发展。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上,要考虑到是否易懂,能够直观感受,在操作上是否复杂,最后是幼儿在游戏过后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此使的目标能够具体可行,有利的推动教学游戏的确定与开展,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跟水平。
  二、语言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
  1.模仿性原则
  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幼儿本身心智还在发育阶段,语言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在开展幼儿语言活动时,老师可以先设计一些幼儿就能参与,简单易学的语言游戏,通过老师亲自示范和语言上的引导,使幼儿能够很快掌握游戏的玩法,从而激发其成就感,同时也能让其产生再玩一次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拓展幼儿的想象力,从字词句的变换和巧妙组合等来增加游戏的乐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形象的模仿。
  2.创造性原则
  每个人语言的成长都是在呀呀学语中丰富的,幼儿也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了解并掌握语言的,而且是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在设计语言游戏时,还应遵循创造性的原则,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发散思维。在词的重新组合、语意的重新调整以及不同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3.激励性原则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倘若某件事我们成功了,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动力精益求精,这就是激励的作用。对于幼儿也同样适用,所以在语言游戲设计时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游戏活动。因此,要注意将游戏的娱乐性、带动性与教育的针对性相结合,让生动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力。
  4.递进原则
  游戏有难易之分,在设计游戏时也要注重对游戏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幼儿参与时有种攻克层层难关的意识,随着游戏越来越难,对语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游戏反而能激发幼儿的潜力。
  三、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
  敞开心扉,参与游戏时能够提高幼儿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锻炼幼儿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能获得情感上的碰撞,比如友谊的建立,矛盾的解除等。
  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语言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对以后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幼儿在参与游戏时,由于是语言性的活动,那势必要明确游戏的规则和玩法,那么在聆听教师表达游戏的内容时,不知不觉就锻炼了他的倾听能力,另外在游戏过程中也会有队友之间的交流,这时候也需要倾听。而且这种倾听行为往往都是自发的,因为他们都想要好好完成游戏,获得荣誉,因此,游戏的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游戏与语言活动相结合的不同形式
  1.问答式
  问答形式的语言活动在教学中最为常见,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参与和语言的表达,幼儿在考虑答案时会开拓思维,组织答案,这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们在积极的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语言能力。
  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层次感,由易到难,否则直接出难题,会直接挫伤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对问题的回答的状态和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的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教学的难点进行分解,从而引导学生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能力。
  2.动作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肢体动作也是一种语言,相对于口语,肢体语言更能调动幼儿的思维和阅读兴趣,而在面对难以理解的语言时,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来解释,从而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由于肢体动作幅度较大,反而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的集中,正好能够改善幼儿缺乏定力的现象。有些故事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与只是单纯的聆听的效果差别很大,相关调查也表明,肢体动作使其印象更加深刻,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3.表演式
  情节表演的合理运用,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角色扮演是幼儿园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活动中比例也很高。幼儿通过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台词的掌握,极大的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积累和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由于角色游戏中剧情或场景的需要,幼儿准备的相关的道具至关重要,这些游戏道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还可以切实激发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提升。在语言活动中的角色表演的运用,为幼儿积累了舞台经验和生活经验。 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形象准确,十分生动,这是成人难以想象到的。
  不论什么形式的语言游戏活动,目的都是一致的。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幼儿设计和举行更多更有趣的轻松愉快的语言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运用的动力与源泉,而各种活动形式的表现和设计,则是符合幼儿心理,促使幼儿学习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开阔视野,大胆创新,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为幼儿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一、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能让英语学习者沉浸在英语中,产生“如鱼得水”之感,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为英语学习者搭建展示自己英语风采的平台,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在农村,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呢?首先,学校布置英语化,正如一些专家的提议那样,在校园里努力做到让学生在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英语,包括教室、办
期刊
一、用情,感受美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情感  在音乐活动《落叶》中,我首先利用散步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变化:树叶变黄了、变红了。一阵风吹来,有的树叶飘到地上,孩子们兴奋地拣起树叶,把这些树叶带回了活动室。我先让孩子们观看秋天树叶飘落的视频,用《落叶》的音乐作背景音乐,在看完视频后,让幼儿说说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设想假如你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怎样想,让幼儿
期刊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增长创新才干、开展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教学生去掌握已知、探索未知;要教学生去开拓进取、除旧创新。下面,我谈一下对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抛砖引玉,以大家供批判。  一、创新教育的目
期刊
一、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前提  1.作文指导,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毋庸讳言,部分学生写不好作文,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二是缺乏写作的自信和兴趣,因此,就写作的重要性开导、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引起重视和培养兴趣的前提。同时也必须要消除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里障碍,这就要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具有写好作文的条件。事实上,在生活中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根本,是本中之本。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便成为一项由战略意义的课题。纵观当今教育,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正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领域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要求,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基础呢?我认为,对幼儿教育是现代社会提倡终身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中性格及各方面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多能力的新世纪儿童,幼儿园
期刊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如何在语文训练中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的课题。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方法。  一、情感熏陶法  情感熏陶法是根据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情感熏陶法在具体操作上注重感染诱发,大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介绍全文
期刊
一、坚持人本与科学的相融,建设人本民主、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第一,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集体,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第二,将传统的“以事为核心”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实施互动管理。我们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其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哪?那就是赞赏。所谓赞赏即表扬。老师通过语言、眼神、体态语等对学生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在课堂教育中的表扬,其目地是让孩子感觉到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激起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总之,赞赏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欣赏别人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认
期刊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新能力、创造力,求知欲望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产生爱好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通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讨厌学习数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好多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必须采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状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了解学生心理,激起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利用肢体语言是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心理实验也证实: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我们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处于模仿能力极强时期的小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小学生,他们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