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初红,江西省赣州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广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所谓的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能用语言进行描述的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个体难于清楚地描述,“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推测其存在的知识”[1],也称为实践性知识。
作为纯书面考试,中考语文试题所考察的均为陈述性知识。但多数试题并非纯记忆性试题,学生得出答案仍需进行思考转换,如此,程序性知识并未在语文考试中缺席。以程序性知识为视角,去思考中考语文阅读题的解题与复习之策,或许是一条提高质量与效率的路径。
一、止步于“能做”的中考语文复习
(一)“能做”“知做”与“会做”
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对“能做”“知做”“会做”三者的异同并无清晰的认知。事实上,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能做”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犹如生物学中的条件反射,个体能够完成一定的任务,但对于是如何完成的,则难于表述清楚,有一定的偶然性;“知做”则是“个体能用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表述活动的进行,或能陈述活动的规则,并知道为完成一定任务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2],但只有“知”,而缺“行”;“会做”则是个体不仅“能做”,而且“知做”,不仅能将“如何做”表述出来,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实地操作。概而言之,“能做”有“行”无“知”,“知做”有“知”无“行”,“会做”则是“知”“行”皆通。
(二)止步于“能做”的中考语文复习
以江西省的中考语文试卷为例,历年的江西的中考语文均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如2020年的中考语文卷,综观全卷,除了第一部分的第1小题(字音字形识记选择题)及第二部分的第12小题(古诗文积累填空题)为考察“识记”的纯记忆性题目,其余题目考察的是“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析”等四种能力[3]。就分值而言,纯记忆性题目的分值共10分,占全卷总分150分的6.66%;就题量而言,纯记忆性题目共两小题,占全卷22小题的9.09%。换而言之,无论分值还是题量,直接调用头脑中的陈述性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的题目占比均不大,需要经过一定程序进行思考转换的题目才是大头。
但在实际的中考语文复习中,如何进行思考转换并不是重点,甚至不是课堂内容。一堂典型的中考复习课大致可概括为:第一步,讲解中考知识点(或称考点,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的定义、类别、规律等);第二步,列举实例解说中考知识点(或与第一步合并);第三步,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训练;最后,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如某教师的一堂说明文复习课,其具体教学流程为:课堂伊始,教师用课件对说明文相关知识点进行展示讲解,包括说明文的类型、结构、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等,每一个知识点均有定义、实例;知识点讲解完后,教师用课件展示一段或一句话让学生辨別说明方法(该节课重点复习说明方法);最后,布置复习资料上的说明文练习题为课外作业。
粗看之下,这样的复习课有知识点讲解,有针对性练习,应该有不错的效果。但细思之下,却会发现,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学到如何解题,知识点讲解仅仅是将定义在头脑中过了一遍而已,课堂上的针对性练习也仅能“套”到刚讲过的知识点上,不需要经过思考转换,与实际考试有着极大的区别,难于起到实际作用。而对于学生实际需要的如何解题类的程序性知识,课堂上并无涉及。
实际起到复习作用的,是没有教师辅导的课外练习及中考前的大量考试(月考、模拟考等)。如此,就导致学生尽管经过了长时间的复习,但解题能力仍处于较低层次的“能做”状态,即能完成解题这一任务,至于是如何完成的,则难于用语言加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解题能力,实际上是自我探索的结果,有较强的偶然性,与复习课关系甚微。
二、程序性解题示例——以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实用文阅读理解题为例[4]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所选实用文为《地表形态的塑造》,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后共有4个小题。
以解答17、19小题为例。原题为:
“17.对于地表形态的塑造,文章从
广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所谓的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能用语言进行描述的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个体难于清楚地描述,“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推测其存在的知识”[1],也称为实践性知识。
作为纯书面考试,中考语文试题所考察的均为陈述性知识。但多数试题并非纯记忆性试题,学生得出答案仍需进行思考转换,如此,程序性知识并未在语文考试中缺席。以程序性知识为视角,去思考中考语文阅读题的解题与复习之策,或许是一条提高质量与效率的路径。
一、止步于“能做”的中考语文复习
(一)“能做”“知做”与“会做”
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对“能做”“知做”“会做”三者的异同并无清晰的认知。事实上,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能做”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犹如生物学中的条件反射,个体能够完成一定的任务,但对于是如何完成的,则难于表述清楚,有一定的偶然性;“知做”则是“个体能用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表述活动的进行,或能陈述活动的规则,并知道为完成一定任务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2],但只有“知”,而缺“行”;“会做”则是个体不仅“能做”,而且“知做”,不仅能将“如何做”表述出来,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实地操作。概而言之,“能做”有“行”无“知”,“知做”有“知”无“行”,“会做”则是“知”“行”皆通。
(二)止步于“能做”的中考语文复习
以江西省的中考语文试卷为例,历年的江西的中考语文均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如2020年的中考语文卷,综观全卷,除了第一部分的第1小题(字音字形识记选择题)及第二部分的第12小题(古诗文积累填空题)为考察“识记”的纯记忆性题目,其余题目考察的是“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析”等四种能力[3]。就分值而言,纯记忆性题目的分值共10分,占全卷总分150分的6.66%;就题量而言,纯记忆性题目共两小题,占全卷22小题的9.09%。换而言之,无论分值还是题量,直接调用头脑中的陈述性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的题目占比均不大,需要经过一定程序进行思考转换的题目才是大头。
但在实际的中考语文复习中,如何进行思考转换并不是重点,甚至不是课堂内容。一堂典型的中考复习课大致可概括为:第一步,讲解中考知识点(或称考点,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的定义、类别、规律等);第二步,列举实例解说中考知识点(或与第一步合并);第三步,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训练;最后,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如某教师的一堂说明文复习课,其具体教学流程为:课堂伊始,教师用课件对说明文相关知识点进行展示讲解,包括说明文的类型、结构、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等,每一个知识点均有定义、实例;知识点讲解完后,教师用课件展示一段或一句话让学生辨別说明方法(该节课重点复习说明方法);最后,布置复习资料上的说明文练习题为课外作业。
粗看之下,这样的复习课有知识点讲解,有针对性练习,应该有不错的效果。但细思之下,却会发现,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学到如何解题,知识点讲解仅仅是将定义在头脑中过了一遍而已,课堂上的针对性练习也仅能“套”到刚讲过的知识点上,不需要经过思考转换,与实际考试有着极大的区别,难于起到实际作用。而对于学生实际需要的如何解题类的程序性知识,课堂上并无涉及。
实际起到复习作用的,是没有教师辅导的课外练习及中考前的大量考试(月考、模拟考等)。如此,就导致学生尽管经过了长时间的复习,但解题能力仍处于较低层次的“能做”状态,即能完成解题这一任务,至于是如何完成的,则难于用语言加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解题能力,实际上是自我探索的结果,有较强的偶然性,与复习课关系甚微。
二、程序性解题示例——以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实用文阅读理解题为例[4]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所选实用文为《地表形态的塑造》,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后共有4个小题。
以解答17、19小题为例。原题为:
“17.对于地表形态的塑造,文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