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蓄满温柔与悲悯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支撑生命的有三种激情:对爱情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悲悯。”在几千年的中国人文传统里,以人为中心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但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还是有些狭隘,悲悯情怀更具情感的深度和广度。悲天悯人,首先更应该“悲天”,对包括整个自然界在内的宇宙万物的悲悯。面对恐龙的灭绝、白鳍豚的灭绝,我们除了想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人类自身面临的苦难之外,更应该认识到这是生命的悲剧,更应该对生命本身产生同情。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还是经常遭到捕杀。面对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诗人徐俊国动了恻隐之心,采取疗救行动,并情真意切地《告诉丹顶鹤》——
  
  带着止疼药 谣曲 纱布 白云 爱与祈祷
  我去疗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
  它却从泥草中高高弹起
  溅下三滴泪 九滴血
  它肯定怕我
  把我当成了刚才开枪的那个人
  
  望着飘满碎羽的天空 痉挛的大地
  我多想告诉丹顶鹤
  那个人的眼睛与我的眼睛是不一样的
  它们恰好代表了灵魂的两种类型:
  一种放射出青色的凶光
  另一种蓄满清澈的温柔与悲悯
  
  徐俊国,1971年生于山东平度,曾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等多种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多种选本。曾获《诗刊》社华文青年诗人奖和《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诗赛奖,诗集《鹅塘村纪事》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参加过第5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和第22届青春诗会,获全国十佳散文诗人称号。
  悲悯情怀,理应是人的本能反应与底线表达。我们如果缺失了这种基本东西,就会使自己日益变得麻木不仁,冷漠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应该闪耀悲悯的光辉。在这首诗里,诗人从救助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出发,向读者揭示了两种相对的力量,一种是贪婪,一种是悲悯。
  全诗12行,分为两节,每节6行。第一节,诗一开始,明确地说,“我去疗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带着止疼药 谣曲 纱布 白云 爱与祈祷”。带着“止疼药”、“纱布”是必须的,带着“爱与祈祷”也是正常的,而带着“谣曲”、“白云”却让人有些意外。谣曲歌唱着家园的和谐和美好,白云飘荡着我们的愿望和梦想。就是这些意外,诗人有意将它们交织其间,使诗具有诗意和张力。然后,诗人用丹顶鹤的反常之举描绘了它的恐惧和痛苦。它遭袭受伤后,躺在泥草中,而对“我”的到来则“高高弹起”,这是它的本能反应;“溅下三滴泪 九滴血”,说明它受伤很重,很疼痛,“三”与“九”,并不实指,而是表示多的意思。接下来一句,“它肯定怕我/把我当成了刚才开枪的那个人”,面对丹顶鹤的反常举动,诗人心怀温柔,用肯定的语气作了善意的猜测,表达了深切的理解。
  如果说第一节只是铺垫和陈述,那么第二节就是诗意的升华了。“望着飘满碎羽的天空 痉挛的大地”,丹顶鹤的受伤,使得诗人眼前飘满“碎羽”,好像天空都被遮盖了;明明是诗人的心在疼痛,却说大地也在“痉挛”——这种夸张式与拟人化的表达,既增强了语言的魅力,又强化了诗歌的意境。“我多想告诉”的只是丹顶鹤吗?当然不是,丹顶鹤也不一定听得懂,诗人是要将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告诉所有的读者:“开枪”之人的眼睛与“疗救”之人是不一样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眼睛”代表两种不同的“灵魂”:一种“放射出青色的凶光”,眼里充满贪婪与凶恶;另一种“蓄满清澈的温柔与悲悯”,眼里储蓄着同情和大爱。用“青色”描摹贪欲,用“清澈”描摹温情,形成对比,十分生动而贴切,也鲜明地表明了诗人的立场和态度。
  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人们眼里是极其美好的事物,然而这种美好遭到了破坏和损毁,诗人不仅心痛万分,而且抢先“疗救”呵护。这是人的良知所在,这是人性使然。可是在社会生活中,人心冷漠、良知泯灭的残酷现实常常让我们不寒而栗。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均未施以援手。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救起女童。要不是这位“捡垃圾的阿姨”,女童岂不要葬送于麻木不仁之中,我们的心灵岂不要被这种冷漠封冻甚至冻死?
  徐俊国的诗歌,语言诚实明晰,略带忧郁的语调里却饱含着深情;意象简朴素雅,表现出来的却有着冲击灵魂的力量。他认为,写作真正的难度不在语言和技巧,而在于一个诗人或作家对世界的认知宽度、思考深度与追求高度。他说:“一首好诗必须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要么温暖,暖到最深处,要么疼痛,痛到骨髓里。如果一首诗不能使人的心灵更加善良和美好,那么我宁肯不去写诗或读诗。”徐俊国恪守着自己的诗歌理想,让爱与尊严闪耀着自己的动人诗章。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表意不明”这种病句类型较典型的是歧义理解,即语句不能准确明晰表意,存有多种理解,让读者产生误解。准确辨析歧义句式,需要瞄准语句中导致病因的关键词。  一、数量词,看界定是否明确  数量词多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如果量词的后面出现多个中心词,可能就会因为界定不清而产生歧义。如:  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
期刊
锦绣江南,温柔之乡,才子辈出。明清之际如是,当今文坛亦如是。明清之际,顾炎武、钱谦益、张傅,声名显赫。当今文坛,苏童、陆文夫、凌鼎年,可谓江南文化的代表。  凌鼎年,出身名门,其祖父为民国“文胆”陈布雷的老师,太仓凌家是明代文学家凌濛初之后裔。生长于政治动乱年代,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教育背景。当过煤矿工人、做过教师,编过报刊、写过史志。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大家都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得益于丰富的人生经历
期刊
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就是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的时刻,就是春天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令人欢欣鼓舞,热爱生活的人们没有谁不向往春天的。唐中宗李显在《立春日游苑迎春》中写道:“
期刊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小小说的人,每每读到美妙绝伦的小小说,总会兴奋得不能自已。激动、兴奋之余,不免再三把玩、咀嚼,品味、涵泳。  这篇小小说,全文共644字,可以说是短小精悍、非常精练的。有人说,“尺水能兴波”,我看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小小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其篇幅虽然短小,但其表情达意,那绝对是浩大、丰富的,真可谓天光云影巧寓尺幅。  素材生活化,情节真实化  有一种文章取材于重大的历史时代事件,
期刊
唐代诗人笔下的“马蹄”,很值得品味。  先看孟郊笔下的“马蹄”: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个“马蹄疾”,把登科进士那种洋洋得意、到处卖弄炫耀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王维笔下的“马蹄”: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一个“马蹄轻”,
期刊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永恒瑰宝。它有高远的精神追求,独立的批判精神,丰厚的文化底蕴,精妙的文字功夫。从盛唐孙季良和殷璠编辑《正声集》与《河岳英灵记》开始,直至清人蘅塘退士——孙洙所编的《唐诗三百首》,历代以来唐诗选本可谓数百上千。但是,历代选家只注重选,不能作深度赏析,加之限于种种原因,难免遗珠漏玉,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弘扬唐诗艺术,从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万古不灭的灿烂星空、百花齐放的不败花园、万美咸集
期刊
冯骥才是一个用传统方式讲故事的人。他说:“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俗世奇人》是冯骥才的小小说系列,是他长篇故事外的一些零星小故事的汇集。共有19个人物的故事,各色人等,纷纷登场,尽显生活本真状态。从《死鸟》讲述故事的方式与叙述技巧,也可以见出冯骥才的叙述风格。  因着儒家思想的深入影响,几乎所有的中国男人都是希望能够为官的,并且以为官的大小来评判自己人生价值与事业的成
期刊
近几年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在文学、人文甚至美学的框架里来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视野、思辨能力、人文情怀、语言个性。由于大多数考生将备考目光聚焦于热点时事或文化名人,结果造成选材撞车,一些有思想的考生开始将备考视野扩大到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民俗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文化既可指特定地域的风俗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也可指民族民间传统形成的某些文化特征。在文化作文类型中,民
期刊
高考诗歌鉴赏,考纲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很宽泛,考生感到茫然,往往答题时不知所措。如何找到突破口?笔者根据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和高考古诗鉴赏阅卷的感受,认为高考古诗鉴赏还是有章可循的。  高考古诗鉴赏,首先要读懂并概括出诗创造的意境(或景、事)、抒发的感情(主旨)。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把握诗歌的题材,理解诗歌的内容,这是准确把握诗歌
期刊
在去探望他非血缘父亲的特快列车上,天吾(《1Q84》主人公之一)读到了这篇由一位不知名的德国作家撰写的小说——《猫城》。粗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个关于人类误闯猫世界的历险故事,有奇幻元素,但远非充分。可以说,第三天夜里钟楼上人猫狭路相逢的场面已达致小说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而作者不轻易让猫儿们发现青年的身影,一则可适当缓解故事的紧张气氛,二则为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蓄势,总体上符合一般的叙事策略。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