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一站,担负着塑造大学生人格、整合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从学习者向人才转化的场合。高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当今素质教育不断取代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也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不断努力,在教学与管理方面进行着综合性改革。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综合性改革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且具有高素质的大学人才,则成为了各个高等学府竞相追逐的使命与荣誉。时代在发展,青年在进步。这不得不提到,关于高校深化改革的思考与举措,因为这对于当下的高校发展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针对于各个院校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亦在加快改革与转型。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更应该及时谋划,这样才不会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高校改革创新则势在必行,以下仅是本人的见解。
一、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的转变
(1)关于教学理念的想法,对于高校来讲,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不能过分看中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关的实践教育及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情趣、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体,而不是打击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老师与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二者应是平等的关系,这样老师才能够起到引导和辅助学生的目的。
(2)其次,专业教师尽可能的多带领和组织学生实情实地的课外考察进而学习探究,并将学生的考察报告计入总成绩,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更能够大大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亦能兼顾大学生的应试水平。这样才能够统筹兼顾,使得大学学子能够更好的在将来谋出路,不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本身的操作能力,都具有锻炼价值。
二、高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关于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主要通过改变现在专业学科的设置,选修课程分配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的设置应具有专业性,应符合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吸够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涯,而学分制作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绩点考评的重要指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分制的设置及考察,应该结合大学生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比、思想道德修养及毕业论文考察的综合表现,从而突出学分制的考察目的,作为大学生准毕业的最低标准。而对于教学监管制度的改变,高校本身可以加大教育教学监督,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教学人员的结构编排,构建一套具有本高校特色的教学管理发展模式。
三、高等学府教学模式的改变
(一)高校教学模式的改变
关于教学模式的倡议,学生在校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即将完成时,可通过学校由專业对口的形式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加实践。当然,学校并不会参与企业的招聘工作,只是起到输送人才的作用;高校可以与企业通过以开展共同合作的模式来进行人才的培养计划,以及通过结合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从而达到校、企、生三方互利共赢的局面。作为独立学院来讲,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便是优化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完善独立学院本身的教育教学体系,严控教学环节,从而为企业输出更多的优质人才,这样不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企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而适当适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体验时间,亦能更好地保证高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高校可多举办一些关于考研交流的研讨会,帮助大学生客观理性的分析以后学习的道路;而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丰富性,增加完成专业课程修习的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从心理和思想上改变大学生对高校大学生活的固有看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更好的完成大学学习的延展性。
(二)高校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与扩展
关于高校教学内容的建议,针对于大学生,高校应尽可能地培养出好学生和优秀学生为一体的教学知识,不应该只看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的成绩,而忽略了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则会造就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的现象,而为了高校能够更好地尽到高等学府培养优秀人才、教书育人的目的,高校应该将学校的道德风气、学生心理思想及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作为重点,从而能够相辅相成的帮助大学生实现目标和理想。高校应严格要求大学生完成更多的专业课程任务及学分,使其专业知识水平能够达到标准,并将专业课程实践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者组队的方式完成作业及课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既能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又能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兴趣培养及个性化发展方面,我个人觉得高校应该在平时开设更多种类的选修课程,以延长选修课程的单科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再者,便是在大学中教授学生更多地计算机辅助技术,因为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占据着主导作用,多元化的学习将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 施展才能。
(三)高校教学方式的转变
转变高等学府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不能一味的给学生灌输心灵鸡汤,这样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一方面,应在大学前三年尽可能多的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迫使他们对学习不能经常懈怠,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未来毕业在社会上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学分的赚取,改变教学方式则首当其冲,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独立院校,应该尽可能的教授学生除了专业课程以外的更多文化知识,提供给大学生更多适合自己个性化发展的平台,这样既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促使大学生修得更多的学分,何乐而不为呢?再则,为了努力争取做到学科一流,高校还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理地改变教学方式,重点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化发展,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大多数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学科及课程安排,从而突出高校对大学生情感、心理、价值观及学科成绩的结合考察,从而积极推进大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当高校试图改变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的时,高校可通过以多媒体结合的手段,丰富课堂的趣味性;高校亦可通过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组织一些以大学生为主的实践创新、交流研讨会等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四、结语
为了使高等学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专心于学习,醉心于兴趣,从而使得将来那些学子再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自己碌碌无为而羞愧。如果你无法改变,那将会停滞不前,同样适用于世界上的任何发展的事物,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改变,作为一所综合性地高等学府,高校应秉持着以服务学生为主的原则,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学习资源,使学生继承并弘扬高校本身文化,为高校稳定的发展贡献出学子的力量。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人性化,更能够将高校本身的优势尽显无余,并且能够改善学校在管理和建设方面的不足。所以,当学生和老师都融入高校本身的文化中时,学生和老师才会觉得更加有归属感,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在其中学习,在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老师才会更加愿意在其中讲课,在其中找到授课的乐趣,而当高校中的所有人都具有这种感觉时,那么,对学校的发展,培养出的人才,必将不可限量。所以,当我们真正的深入思考时,我们便会发现,一所学校承办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更加取决于高校本身释放出的文化和学习者相结合之后所处的状态,这才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冯晓红.综合素质培养下的高校教学与管理改革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2]庞竹.浅议我国的高校教学改革.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
[3]唐睿明.王棣.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措施.新校园旬刊.2010.
作者简介:裴葳蕤,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综合性改革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且具有高素质的大学人才,则成为了各个高等学府竞相追逐的使命与荣誉。时代在发展,青年在进步。这不得不提到,关于高校深化改革的思考与举措,因为这对于当下的高校发展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针对于各个院校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亦在加快改革与转型。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更应该及时谋划,这样才不会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高校改革创新则势在必行,以下仅是本人的见解。
一、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的转变
(1)关于教学理念的想法,对于高校来讲,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不能过分看中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关的实践教育及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情趣、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体,而不是打击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老师与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二者应是平等的关系,这样老师才能够起到引导和辅助学生的目的。
(2)其次,专业教师尽可能的多带领和组织学生实情实地的课外考察进而学习探究,并将学生的考察报告计入总成绩,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更能够大大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亦能兼顾大学生的应试水平。这样才能够统筹兼顾,使得大学学子能够更好的在将来谋出路,不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本身的操作能力,都具有锻炼价值。
二、高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关于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主要通过改变现在专业学科的设置,选修课程分配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的设置应具有专业性,应符合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吸够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涯,而学分制作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绩点考评的重要指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分制的设置及考察,应该结合大学生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比、思想道德修养及毕业论文考察的综合表现,从而突出学分制的考察目的,作为大学生准毕业的最低标准。而对于教学监管制度的改变,高校本身可以加大教育教学监督,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教学人员的结构编排,构建一套具有本高校特色的教学管理发展模式。
三、高等学府教学模式的改变
(一)高校教学模式的改变
关于教学模式的倡议,学生在校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即将完成时,可通过学校由專业对口的形式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加实践。当然,学校并不会参与企业的招聘工作,只是起到输送人才的作用;高校可以与企业通过以开展共同合作的模式来进行人才的培养计划,以及通过结合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从而达到校、企、生三方互利共赢的局面。作为独立学院来讲,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便是优化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完善独立学院本身的教育教学体系,严控教学环节,从而为企业输出更多的优质人才,这样不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企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而适当适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体验时间,亦能更好地保证高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高校可多举办一些关于考研交流的研讨会,帮助大学生客观理性的分析以后学习的道路;而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丰富性,增加完成专业课程修习的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从心理和思想上改变大学生对高校大学生活的固有看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更好的完成大学学习的延展性。
(二)高校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与扩展
关于高校教学内容的建议,针对于大学生,高校应尽可能地培养出好学生和优秀学生为一体的教学知识,不应该只看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的成绩,而忽略了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则会造就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的现象,而为了高校能够更好地尽到高等学府培养优秀人才、教书育人的目的,高校应该将学校的道德风气、学生心理思想及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作为重点,从而能够相辅相成的帮助大学生实现目标和理想。高校应严格要求大学生完成更多的专业课程任务及学分,使其专业知识水平能够达到标准,并将专业课程实践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者组队的方式完成作业及课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既能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又能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兴趣培养及个性化发展方面,我个人觉得高校应该在平时开设更多种类的选修课程,以延长选修课程的单科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再者,便是在大学中教授学生更多地计算机辅助技术,因为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占据着主导作用,多元化的学习将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 施展才能。
(三)高校教学方式的转变
转变高等学府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不能一味的给学生灌输心灵鸡汤,这样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一方面,应在大学前三年尽可能多的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迫使他们对学习不能经常懈怠,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未来毕业在社会上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学分的赚取,改变教学方式则首当其冲,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独立院校,应该尽可能的教授学生除了专业课程以外的更多文化知识,提供给大学生更多适合自己个性化发展的平台,这样既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促使大学生修得更多的学分,何乐而不为呢?再则,为了努力争取做到学科一流,高校还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理地改变教学方式,重点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化发展,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大多数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学科及课程安排,从而突出高校对大学生情感、心理、价值观及学科成绩的结合考察,从而积极推进大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当高校试图改变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的时,高校可通过以多媒体结合的手段,丰富课堂的趣味性;高校亦可通过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组织一些以大学生为主的实践创新、交流研讨会等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四、结语
为了使高等学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专心于学习,醉心于兴趣,从而使得将来那些学子再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自己碌碌无为而羞愧。如果你无法改变,那将会停滞不前,同样适用于世界上的任何发展的事物,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改变,作为一所综合性地高等学府,高校应秉持着以服务学生为主的原则,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学习资源,使学生继承并弘扬高校本身文化,为高校稳定的发展贡献出学子的力量。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人性化,更能够将高校本身的优势尽显无余,并且能够改善学校在管理和建设方面的不足。所以,当学生和老师都融入高校本身的文化中时,学生和老师才会觉得更加有归属感,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在其中学习,在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老师才会更加愿意在其中讲课,在其中找到授课的乐趣,而当高校中的所有人都具有这种感觉时,那么,对学校的发展,培养出的人才,必将不可限量。所以,当我们真正的深入思考时,我们便会发现,一所学校承办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更加取决于高校本身释放出的文化和学习者相结合之后所处的状态,这才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冯晓红.综合素质培养下的高校教学与管理改革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2]庞竹.浅议我国的高校教学改革.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
[3]唐睿明.王棣.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措施.新校园旬刊.2010.
作者简介:裴葳蕤,河南大学民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