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点“通”“崇宁通宝”再现尊容
笔者首见北宋双点“通”“崇宁通宝”折十钱,是在董大勇先生所著《近20年面世的珍稀古币及辨伪》一书里。这枚出谱品以其独有的风貌,吸引着爱好者的目光。
这些年来,笔者一直在注意“崇宁通宝”中“通”字有“大点”、“小点”、“横点”、“竖点”者,唯独“双点”者,难见尊容。工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在大庆市一家古玩店里发现了这枚梦寐以求的双点“通”“崇宁通宝”钱,眼前一亮,心里一热,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
此钱直径34.7毫米,穿径9毫米,厚2.1毫米,重11.5克。铜质细腻,色泽银白,包浆古旧,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钱肉划痕,发现锈下埋着金黄色质地,不知是鎏金,或其他什么,钱体规整,钱文清晰端正。
“通”字“走之”部的上点稍大于下点,方向一致,错落有序,使“崇宁通宝”四个字达到不能再添一笔之丰满,可谓恰到好处的补“白”之笔。笔者以为双点“通”“崇宁通宝”钱,以其稀罕、精美等因素在“崇宁通宝”家族中应该不能低于崇宁铁母、大字版等珍稀品之地位。看法不知妥否,请泉友、专家斧正。
篆书“唐国通宝”折十型钱
五代十国南唐的“唐国通宝”是在战争需要经费的情况下铸造的。据《十国纪年》说:“元宗以周师南伐及割地,岁贡万物,府藏空竭,钱货益少,遂铸‘唐国通宝’钱。”“唐国通宝”铸于元宗交泰二年(公元959年)。钱型分小平和折十等。种类繁多,钱文书体有篆、真、隶三种。篆书者,以初铸折十型大钱制作最为精美。可分大、中、小样。其中宽缘大样尤珍。
笔者先后约用十年时间集全篆书“唐国通宝”折十型大钱大、中、小样三枚钱。现将这套大钱展示给广大泉友以供鉴赏。
图1小样,径31.3毫米,穿8.1毫米,重9.6克。青铜,经流通磨损,文字较模糊。除穿径比后者略大外,篆文“通”字“甬”部比“走之”部略短些。这同诸钱谱小样拓片完全一致。
图2中样,径32.3毫米,穿8毫米,重9.4克。青铜,有流通磨损之痕,红绿锈生根,古朴可爱。钱文篆书同大钱一致。
图3宽缘大样,径33.9毫米,穿8毫米,重12克。青铜,色淡红。边廓宽4.8毫米,包浆古朴自然,品相极美。《历代古钱图说》第80页,马定祥批注:“有特阔边者,珍”。
“唐国通宝”无论小平或折十型钱,大小、轻重不一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大概与南唐面临动乱、经济逐衰有关吧。
(责编:丁丑)
笔者首见北宋双点“通”“崇宁通宝”折十钱,是在董大勇先生所著《近20年面世的珍稀古币及辨伪》一书里。这枚出谱品以其独有的风貌,吸引着爱好者的目光。
这些年来,笔者一直在注意“崇宁通宝”中“通”字有“大点”、“小点”、“横点”、“竖点”者,唯独“双点”者,难见尊容。工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在大庆市一家古玩店里发现了这枚梦寐以求的双点“通”“崇宁通宝”钱,眼前一亮,心里一热,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
此钱直径34.7毫米,穿径9毫米,厚2.1毫米,重11.5克。铜质细腻,色泽银白,包浆古旧,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钱肉划痕,发现锈下埋着金黄色质地,不知是鎏金,或其他什么,钱体规整,钱文清晰端正。
“通”字“走之”部的上点稍大于下点,方向一致,错落有序,使“崇宁通宝”四个字达到不能再添一笔之丰满,可谓恰到好处的补“白”之笔。笔者以为双点“通”“崇宁通宝”钱,以其稀罕、精美等因素在“崇宁通宝”家族中应该不能低于崇宁铁母、大字版等珍稀品之地位。看法不知妥否,请泉友、专家斧正。
篆书“唐国通宝”折十型钱
五代十国南唐的“唐国通宝”是在战争需要经费的情况下铸造的。据《十国纪年》说:“元宗以周师南伐及割地,岁贡万物,府藏空竭,钱货益少,遂铸‘唐国通宝’钱。”“唐国通宝”铸于元宗交泰二年(公元959年)。钱型分小平和折十等。种类繁多,钱文书体有篆、真、隶三种。篆书者,以初铸折十型大钱制作最为精美。可分大、中、小样。其中宽缘大样尤珍。
笔者先后约用十年时间集全篆书“唐国通宝”折十型大钱大、中、小样三枚钱。现将这套大钱展示给广大泉友以供鉴赏。
图1小样,径31.3毫米,穿8.1毫米,重9.6克。青铜,经流通磨损,文字较模糊。除穿径比后者略大外,篆文“通”字“甬”部比“走之”部略短些。这同诸钱谱小样拓片完全一致。
图2中样,径32.3毫米,穿8毫米,重9.4克。青铜,有流通磨损之痕,红绿锈生根,古朴可爱。钱文篆书同大钱一致。
图3宽缘大样,径33.9毫米,穿8毫米,重12克。青铜,色淡红。边廓宽4.8毫米,包浆古朴自然,品相极美。《历代古钱图说》第80页,马定祥批注:“有特阔边者,珍”。
“唐国通宝”无论小平或折十型钱,大小、轻重不一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大概与南唐面临动乱、经济逐衰有关吧。
(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