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运用思维地图,构建核心概念
运用思维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较系统的学习某个概念,更能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章节、模块的知识框架,从而实现对模块知识的整体把握。
具体做法是:先概括、提炼出所學章节的核心概念,再罗列出相关的概念和事实,进行大致分类;接着建立联系,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具有一定层级的思维地图。随着知识学习的层层深入,思维地图可以不断扩充、饱满起来。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思维地图可以培养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突出核心概念。但是应用这种策略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首先,相比较于新知识的学习,它更适合在学习一个小节或一个模块后,进行自上而下的知识梳理,以便于归纳总结时使用,知识点覆盖全面且复习效率高。其次,初次使用时,教师可以先绘制思维地图大致分支,让学生尝试补充填空,之后再慢慢加大难度,让学生构建分支。最后,可以让学生独立绘制关于某个核心概念的思维地图。
二、创设情境,引入核心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入、创建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促进学生新知识的获取。比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串来层层剖析概念。再如可以结合学生的生产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又或者可以创设概念对比情境,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别,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本质特征,清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设置了问题串来剖析“植物向光性”这个生命现象。(1)胚芽鞘的生长需要尖端吗?(2)胚芽鞘的生长需要生长素吗?(3)胚芽鞘生长时需要光照吗?(4)感受光刺激的位置在哪里?(5)尖端和向光性有什么关系?(6)尖端如何影响伸长区的生长?这样的问题串解答下来,学生对关于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光性、生长素在哪里产生、如何运输、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等问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设计探究,理解核心概念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刘恩山老师认为: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
新课改提倡学生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路人,带领学生进行调查、交流、实验等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更多生物现象,实验事实中获得知识,理解生物规律。
例如,在学习“稳态和体温调节”这块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调查“人体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再收集资料,交流讨论调节方式和途径;最后图示分析总结体温是如何调节以维持动态平衡的。
四、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来学习科学发展史
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在课堂教学时,带领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的历程进行学习,体会科学家的思维变化,思考科学家的设计意图,感受科学家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在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构建模型,具体化核心概念
对核心概念进行模型构建,可以较大程度地展现原型的本质特征。
比如物理模型的构建:“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式图”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又如概念模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的构建。数学模型中,最经典的要数“建立种群增长的模型”了。通过这样的建模,增进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在动手的同时提高了团队合作,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种策略,对某个概念提供清晰的理解和阐释,可吸引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当然,具体选择何种策略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市级课题“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实践研究”(JYKT-19002)的成果之一。
运用思维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较系统的学习某个概念,更能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章节、模块的知识框架,从而实现对模块知识的整体把握。
具体做法是:先概括、提炼出所學章节的核心概念,再罗列出相关的概念和事实,进行大致分类;接着建立联系,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具有一定层级的思维地图。随着知识学习的层层深入,思维地图可以不断扩充、饱满起来。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思维地图可以培养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突出核心概念。但是应用这种策略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首先,相比较于新知识的学习,它更适合在学习一个小节或一个模块后,进行自上而下的知识梳理,以便于归纳总结时使用,知识点覆盖全面且复习效率高。其次,初次使用时,教师可以先绘制思维地图大致分支,让学生尝试补充填空,之后再慢慢加大难度,让学生构建分支。最后,可以让学生独立绘制关于某个核心概念的思维地图。
二、创设情境,引入核心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入、创建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促进学生新知识的获取。比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串来层层剖析概念。再如可以结合学生的生产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又或者可以创设概念对比情境,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别,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本质特征,清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设置了问题串来剖析“植物向光性”这个生命现象。(1)胚芽鞘的生长需要尖端吗?(2)胚芽鞘的生长需要生长素吗?(3)胚芽鞘生长时需要光照吗?(4)感受光刺激的位置在哪里?(5)尖端和向光性有什么关系?(6)尖端如何影响伸长区的生长?这样的问题串解答下来,学生对关于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光性、生长素在哪里产生、如何运输、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等问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设计探究,理解核心概念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刘恩山老师认为: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
新课改提倡学生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路人,带领学生进行调查、交流、实验等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更多生物现象,实验事实中获得知识,理解生物规律。
例如,在学习“稳态和体温调节”这块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调查“人体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再收集资料,交流讨论调节方式和途径;最后图示分析总结体温是如何调节以维持动态平衡的。
四、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来学习科学发展史
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在课堂教学时,带领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的历程进行学习,体会科学家的思维变化,思考科学家的设计意图,感受科学家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在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构建模型,具体化核心概念
对核心概念进行模型构建,可以较大程度地展现原型的本质特征。
比如物理模型的构建:“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式图”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又如概念模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的构建。数学模型中,最经典的要数“建立种群增长的模型”了。通过这样的建模,增进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在动手的同时提高了团队合作,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种策略,对某个概念提供清晰的理解和阐释,可吸引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当然,具体选择何种策略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市级课题“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实践研究”(JYKT-19002)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