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事关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也是各高校健康、和谐、稳步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若大学生缺乏经验,未能尽早对人生进行规划,到毕业时就将面临最为实际的就业难问题。如今的人才市场,一边是企业求才若渴,一边却是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一边是很多企业深感高级“蓝领”奇缺,一边是部分高职大专的毕业生感到学历低,缺乏竞争信心。怎样提高职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商讨:
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1.努力提高基本知识,加强道德修养。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量生源涌入学校,可以说是良莠不齐。由于盲目扩大规模,师资、管理、设施硬件又未适时跟上,从而使一些素质欠高的学生混出校门。在一项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中,专业基础知识被用人单位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考虑。而正确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等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由此可见,学生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道德修养等将成为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方面。虽然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因为任何单位都不会录用一个连基本素质都不具备的学生的。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不仅有一些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都存在轻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倾向,认为那些知识太容易,根本不值得在大学的讲坛上讲授。由此可见,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这是需要学校统筹考虑的方面,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受了多少教育并不单靠获多少奖励、参加多少活动来体现,而是学生个人学的知识是否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2.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如果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而团队合作精神、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则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这也是能否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创新精神、实践经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需要在校大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大学生应注意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意观察和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是个人在顺利就业后能否得到继续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状况,有目的有选择地提高自己各项综合素质。21世纪,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
二、树立正确择业心态,积极面对就业压力
在一份针对高职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中,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问题上,毕业生和企业的选择截然不同。毕业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认为“提高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在企业界看来,首要的却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1.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期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
2.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本来人人读书上大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形成上大学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认识时,人们的就业心态就会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近年来,一批新型适应非正规就业方式的职业正在不断涌现,翻译人员、美工设计者等职业岗位及蓝领工人在社会上走红,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只要大学生能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位。
3.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渡期,一些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三、加强自身社会实践,适应社会角色变化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也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高职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特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为此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这样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就业,才能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然,作为社会也应该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用人环境,社会对我们的大学生也不要有更多的苛求,不要重男轻女,不要太讲功利,一切都是有经验者优先。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企业应该为他们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培训的机会、发展的机会、个人职业发展的指导,给他们安排在相应合适职位上。
大学生应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把目标定在普通劳动者的位置上,降低要求,拓宽思路。只要能实现自我价值,只要能创造社会价值,就要积极面对,把理想抱负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从一名学生变成一个员工,变成为合格“人才”。
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1.努力提高基本知识,加强道德修养。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量生源涌入学校,可以说是良莠不齐。由于盲目扩大规模,师资、管理、设施硬件又未适时跟上,从而使一些素质欠高的学生混出校门。在一项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中,专业基础知识被用人单位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考虑。而正确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等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由此可见,学生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道德修养等将成为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方面。虽然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因为任何单位都不会录用一个连基本素质都不具备的学生的。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不仅有一些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都存在轻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倾向,认为那些知识太容易,根本不值得在大学的讲坛上讲授。由此可见,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这是需要学校统筹考虑的方面,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受了多少教育并不单靠获多少奖励、参加多少活动来体现,而是学生个人学的知识是否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2.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如果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而团队合作精神、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则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这也是能否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创新精神、实践经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需要在校大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大学生应注意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意观察和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是个人在顺利就业后能否得到继续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状况,有目的有选择地提高自己各项综合素质。21世纪,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
二、树立正确择业心态,积极面对就业压力
在一份针对高职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中,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问题上,毕业生和企业的选择截然不同。毕业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认为“提高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在企业界看来,首要的却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1.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期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
2.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本来人人读书上大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形成上大学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认识时,人们的就业心态就会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近年来,一批新型适应非正规就业方式的职业正在不断涌现,翻译人员、美工设计者等职业岗位及蓝领工人在社会上走红,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只要大学生能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位。
3.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渡期,一些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三、加强自身社会实践,适应社会角色变化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也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高职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特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为此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这样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就业,才能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然,作为社会也应该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用人环境,社会对我们的大学生也不要有更多的苛求,不要重男轻女,不要太讲功利,一切都是有经验者优先。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企业应该为他们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培训的机会、发展的机会、个人职业发展的指导,给他们安排在相应合适职位上。
大学生应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把目标定在普通劳动者的位置上,降低要求,拓宽思路。只要能实现自我价值,只要能创造社会价值,就要积极面对,把理想抱负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从一名学生变成一个员工,变成为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