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支撑。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师的造就。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的教育中,教师的主体动力如何激发,事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该文基于校园物质文化的励志功能、陶冶功能和育人功能,从校园环境的优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实践平台的打造、继教模式的构建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问题。
  [关键词]高校 创新型教师 主体动力 物质文化 激发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084-06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人类已进入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然而,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否则,任何创新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如何造就创新型高校教师,激发他们的主体动力?这是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从校园物质文化功能的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此提出一些有借鉴性的建议。
  一、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及其主体动力的表现
  高校是人才的集中地,也是高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有科研、教学和人才优势。高校须依托这些优势,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何为创新型教师?作为创新的主体,教师创新的动力又体现在哪呢?
  (一)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
  创新型教师,乃相对传统型教师而言,指那些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鲜明创新思维能力,[3]具有创新观念、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具备不囿于历史陈规、不为既定的成法束缚、总结自己而又超越自己、学习他人而又超越他人、继承传统而又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能够积极发现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4]
  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高地,需要这样的创新型教师。面对当今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传统型教师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需用一种全新的教师——创新型教师来取代传统型教师。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直接推动力,是创新型教师的重要品质之一。创新型教师需具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敢于探索求异,突破束缚,注意更新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水平,为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而探索和改革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个人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有高度的创新欲望、强烈的创新意图,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这样的教师,才有条件和资格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表现
  主体,与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人的主体动力是人的主体性在一定力量推动下的外在展现,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点。驱动主体的无外乎来自内部与外部的两方面因素。从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看,内因稳定和持久,始终是根本,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一个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创新型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支撑,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教师,与校长、学生一样,是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共同构成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其创新的动力既有外因,更有其内因。内因来自教师的本能性需求,外因则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殷切期盼。如果一个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地体现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其同时必然会体现出其主体动力的激发。[5]高校创新型教师的主体动力体现在:
  1.高校创新型教师的主体外驱动力:职业要求、发展需要、价值体现
  其一,职业的要求。行业有行规,职业有要求。职业要求体现在职业人身上,就是职业道德。不管哪一行业,都无一例外地把热爱本职、忠于职守作为职业人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首先要看他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能否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教师只有立志献身教育、教书育人,才能全面履行各项道德规范,真正做到教而不厌、勇于创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举止文明、为人师表;才能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教师的责任、良心、公正和幸福;才能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并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贡献自己的年华。
  温家宝同志曾在2006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事关国家的未来。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道德力量,都离不开教育,有了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有一流的国家。”他还指出:“教育是百年大计,决定着今后几代人、十几代人以至几十代人的命运。”这表明:教育的这种特殊作用关键在教师,取决于教师的职业品质与专业能力。人们常说,一个教师的学识水平决定数代人的命运,师责重于山,并非空话,也并非夸大了教师的作用。作为职业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展现出应有的专业素养。对创新型教师而言,了解本专业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固然必要,但其他社会科学新知识的学习和新事物的了解也断不可缺,否则就会缺少创新的基础和源泉。[6]
  其二,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人们从事的自主创新活动以及其他任何活动,都是在这个经济基础上进行的,并依赖于这个基础的支持和保障。作为创新个体,首先要解决自己及其家庭的吃穿住行等基本需要,这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与普通人一样,教师也生活在现实、具体环境中,须面对诸如衣食住行等问题。这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前提。谋求基本需要的满足和保障,是教师完成任务和实现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优先考虑的是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并获得社会对这个职业的认可。教师也概莫能外。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8]一个人活在世上,并不限于日常的生活满足,还需谋求个人的发展,以表明其作为个人在社会的客观存在。高校有得天独厚的研究资源和条件,每个教师也都有自己的学科归属和研究方向,若要证明自己作为职业人的社会存在,就需结合本校的学科发展规划、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基础,选定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一心一意,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从各方面、各角度进行研究,一以贯之,定有所获。只有从教学、研究中寻找乐趣,教师的人生才有意义。
  其三,价值的体现。教师的物质需要,除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事业发展需要外,还包括自尊、荣誉、基本权利和社会地位认可等基本的精神因素。客观社会的要求和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教师超越自我,因为“人不是一种由外部条件盲目支配和随机支配的存在物,他的本质特征在于他始终具有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指向性,现实存在的一切永远不能满足人,人永远要去改变它。人的存在价值不在于接受和适应已有的一切,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9]教师荣誉感的培养和提升,需要教师价值认同感的实现。人的认同感来自人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已对满足感与需求的关系做了很好的阐述。人对外界环境的认同取决于其从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物质上的能力终归有限,而营造让教师获重视、得重用、受尊重的氛围,其功效是长久的。薪酬固然能够提升教师的认同感,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够保证教师不辞职,但无法保证其有所期待的积极性。
  教师怀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更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创新型教师实现自身价值,首先体现在教学方面。教师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良好的氛围和舒适的环境,给教师不仅以工作上的满足,更予精神上的愉悦。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学校内部环境,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能提高教师的认同感。教师主体对自身价值若没有追求,其内心就不会有动力去完成身上所肩负的重任。教师身心愉悦的感受和获得,是在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教育情境等教育影响因素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手中英才出,自我才得到提升与发展,也才能从中感受到自由并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要。[10]大量事实都表明,一个人只要为社会作出了贡献,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管其所择何职业也不论其身处何岗位。
  2.高校创新型教师的主体内驱动力: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主体外驱动力内化为内驱动力,就会催化出:
  其一,工作的责任感。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作用不可替代。民族振兴、祖国未来需以教育事业为基础。因此,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教师须自尊自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引导学生,切实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仅影响其学生时代,甚至影响其人的一生。一个人有了工作责任感,才愿意和自觉践行使命。当教师把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当做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时,必对教师工作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自己去钻研,去探索,去改进,去提高。这样的教师才富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其工作才卓有成效,才谈得上是为创新型国家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人民才满意。
  高校教师是支撑整个高等教育大厦的基石。一个创新型高校教师,不仅应当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还应当具有责任心。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前进途中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能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做了有利于教育的事,就会感到满足和欣慰;一个人只有责任意识,才有创新意识。只有强化责任感,才会有事业心,有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工作当作第一兴趣,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激情,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自其高尚的师德。师德高尚,方会律己、爱生、敬业。
  其二,工作的荣誉感。一个职业人在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时,通常都会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褒奖,由此会使自己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即工作荣誉感。教师是发展教育的关键所在,其主导作用的体现又关键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职业荣誉就是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核心动力:较高的职业荣誉感会激励教师的敬业精神,如果职业荣誉感缺失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一种职业只有满足社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才有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之必要。这客观上就对这种职业的社会作用和特性作出了精神以至制度层次上的某种规定,形成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一旦形成,对职业的影响不容低估。职业荣誉感是职业道德的高级组成部分,如同社会荣誉感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一样,职业荣誉感维护和激励着职业道德,并通过职业道德对职业产生作用。
  工作荣誉感,也即职业荣誉感。职业荣誉感与职业道德、职业息息相关。敬业爱岗是职业荣誉感的具体表现。职业荣誉感之有无,事关职业的社会作用,终究也关乎职业人的命运。一个人在社会中只要认真把分内的事情做好,作出应有的贡献,自然会得到充分的认可与应有的尊重,从而体会到由职业所带来的荣誉感与幸福感。荣誉提升道德,催生自律;启发智慧,激励热情;坚定信念,鼓舞勇气;孕育责任,成就伟业。
  其三,工作的成就感。人的心理需求有高低层次之分,其中成就感是属于比较高层次的需求。从字面来看“成就感”由“成就”和“感”两部分组成。“成就”就是平时的工作做出了成绩,成绩是客观的;“感”就是感觉,是主观的,是内加主体的满意因素,即某种需求得到了满足。从字面看,有了成绩的并不一定有感觉,必须两者加起来,有了成绩还要能够感觉到所取得的成绩。事实证明,只要是工作者都需要工作成就感,有了工作成就感,工作起来会不一样的,做什么都有热情,久而久之会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这种成就感,是促使工作者努力工作的一个动力。如果没有很好地建立这种成就感,工作可能会比较糟糕,或者工作者在工作时会处一个比较糟糕的心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育人。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达到完美的育人效果,从中感受自己工作的成就感。教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劳动是脑力劳动,这种劳动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变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有创造能力、有持久的钻研精神。因此,教师这个群体就特别需要有一种成就感,成就感是教师不断发展其创造能力和钻研精神的重要动力。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能创造出奇迹来。的确,一个人如果热爱自己的的工作岗位,对工作就会表现出主动、认真的态度,工作就会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一个连自己的工作职业和岗位都不热爱的人,很难想象其能对工作的全心投入和尽职尽责。一个教师,把教育当成他毕生的职业,他时刻热爱学校,欣赏学生,享受愉悦的教学过程,课堂是他的天地,学生是他的财富,教研是他的快乐,没有什么比教书更美好。这样,不管他工资多少、职称高低、级别大小、城里乡村,他就是一位成功的教师,了不起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成就感自不必说。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大门。教师的成就感就在于此。
  二、物质文化与高校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
  (一)物质文化及其校园功能
  1.物质文化的内涵
  物质,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特指金钱、生活资料等。[11]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11]物质与文化密不可分,物质文化既表现为器物的存在,也凝聚着精神的内涵,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精神的融合,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态状态、思想感情,构成了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12]其发展不仅是主体思维过程,也是对现实物质文化的批判和继承过程。
  物质文化之于校园,乃校园物质文化,指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物质设施,是文化的物化形态。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壳、表层和 “内核”(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奠定着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给人以感官刺激和情感熏陶,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它是学校成员智慧、力量、集体感的象征,其内容和存在形式有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手段,以及纪念日或纪念性标志、校名、样徽、校旗等有形事物。[13]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人作用于校园物质而产生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表现形态,是校园人意识的固化,凝结着校园人的劳动,历经风雨,内涵更丰富,外延会更广。校园物质文化通过物质产品或其载体的外形来体现,物质产品或载体是物质文化产生、解读与重构的核心,离开了其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对其解读与重构。在历史长河中,物质载体见证历史、积淀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在透射与彰显校园文化的同时,更显现出其内在的精神。[14]
  2.校园物质文化的功能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有形部分,校园物质文化对学校的活动与价值的影响,有着其他文化因素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的功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其一,励志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介质。教学、科研、娱乐等活动需以一定的场地设备作保障。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物化形态,学术报告厅、图书馆、读书亭等建筑物始终荡漾书香、人文气息,充盈奋发精神、求知探索身影,沐浴其中,久而久之,这些文化因素必渗透于人的体内,激发潜能,引导言行。富寓学校品质和权威的教学楼、大礼堂、校门等主体建筑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并成为内心世界的庄重之物,催人积极进步、奋发有为。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瓦虽经风霜岁月的涤荡,但常勾起当年与其相伴的莘莘学子的无限记忆。
  其二,陶冶功能。学校教育的“物质”主要指学校的楼房、校园、设备、设施等。物质的文化内涵是由物质的形成、产生过程中所积淀的由人和事构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行为故事。在现实的校园设计和建设中,许多学校重视了绿化、美化,甚至生态化,使校园非常漂亮,这是必要的,但仅有此还不够,不能缺少人文的设计和建设,没有人文,就没有文化内涵。而人文从何来呢?校园中的人文是历史形成的,是由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文化意义的人和事构成的。这些动人的人文故事往往积淀凝聚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上。身处其中,解读者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也会随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物质文化对人的熏陶是润物无声的,润物无声地陶冶人们的情操,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三,育人功能。“物质”给人以信息的传递,并非以直接对话的方式进行,而是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为无意识的状态。物质教育的“无意识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自觉认识和内在体验。校园物质文化正是利用人的无意识作用,基于心理活动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育人功能,不知不觉地感染与教育人。校园物质文化的直观性,使融入其中的受教育者受其浸染的无意识作用要远大于有意识的作用。[15] 校园物质文化饱含着校园人的智慧和汗水,记录着学校的变化历程,承载着前人的思想,寄托着对未来的展望,独身其中,可享“无声胜有声”之妙。
  (二)校园物质文化的构建与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
  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因此,需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核心,切实做好创新型教师培育工作,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高校对于创新型教师的培育,重在对其主体动力的激发。校园物质文化的励志、陶冶和育人功能,对于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十分重要,为此,有必要构建起利于创新潜能发展和发挥的校园物质文化。
  1.优化利于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激发的校园环境
  高校营造一个具有浓郁创新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创新型教师的造就至关重要。   其一,营造优雅的工作环境。学生接受教育并非限于课堂,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所说:“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现于校园环境及孕育于此的人文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人。校园独特的文化气息见之于学校的人文精神,凝聚于学校的草木,砖瓦,人景和环境。人文景观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最佳物质载体,如果被赋予精神寄托,富有标志意义的人文景观则往往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标志并为师生所铭记。故而,高校校园环境须重规划精设计,要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并赋予其相应的文化内涵,彰显其育人功能。
  其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就学校的管理层而言,欲使教师的潜力和创造力迸发,须为其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合作、民主、团结的氛围;须尊重和关心教师,倾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问题,尤其须尊重教师的人格,使其认同学校管理和办学目标,从而自觉地将个人目标统一于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须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便利。特别要投入必要的人、财、物,以满足教师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及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探索的需要,使教与学能够互助互进、相得益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学。
  其三,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创新活动的动力源自竞争。竞争贯穿创新活动的始终,创新活动本身就是竞争活动。创新者欲在同等条件下找到新思路、发现新方法,需要一种良好的竞争环境来支持和保障。在竞争中落伍,创新就难以出彩,自然也就难以赢得尊重甚至遭淘汰。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及与之而来的危机感,可激发人的创新潜能。需要强调的是,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应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同一规则下竞争的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和说服力。这样的竞争,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锻炼,达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2.完善利于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激发的管理制度
  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除需创新环境的孕育,也需创新机制的护航。一个有效的管理、评估、激励机制,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学校管理制度是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充分激发的必要条件。
  其一,由创新型校长来治校。一校之长是任何一所高校是否具有良好环境的关键所在。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校长提供指导和支持。创新型校长工作主动热忱、敢于突破陈规,善于听取新观点和建设性意见,注意发现问题,加强管理,切实提供创新的机会与条件。
  其二,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学校需结合实际,出台可行的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人才培养工程,选送教师外出进修,不断提高能力与水平;鼓励、帮助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与研究,对创新举措予以精神、物质上有力支持,尤其要重奖有创新贡献的教师。此外,要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交流,主动提供有关创新的信息,以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其三,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建立健全教育评估体系,强化和规范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评估体系须注重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完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依据当前表现和过去成就,对教师做出职称晋降、薪资增减、职位升降等奖惩性决定。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扩大信息交流,提高教师参与度,强调创新过程,突出阶段性成果,实现多维度评价。
  其四,建立健全激励的机制。人才的培养需以制度机制做保障。为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需要建立一套能调动个体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改革人事制度,公开招聘、竞争选拔有较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业绩人才;改革工资制度,适当拉开工资档次,大幅提高工资和津贴额度并向创新拔尖人才倾斜,构建靠创新能力高低确定分配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创新风险投资、创新成果转让等保障机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让创新,宽容失败。
  3.打造利于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激发的实践平台
  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最终还是通过实践来实现,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创新型人才方能造就。高校教师的两大重要职责是教学、科研,而两大职责的履行依托于学科、专业和课程以及相应的教研活动。因此,高校须为创新型教师打造相应的创新平台。
  其一,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办学需以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来支撑。一所有特色和水平的学校,必有其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这是其存在的理由和立足之本。学科专业与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优势如影相随。高校发展的永恒课题是学科专业建设,这也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更是高校物质文化的内在要求。学科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是高校物质文化的内在精神体现。
  其二,建设特色精品课程。课程改革、观念创新、质量提高及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也需要精品课程来引领。精品课程建设事关高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需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以信息技术建设精品课程,经由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其三,建设优秀学科团队。学术团队,作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基础力量,是创新的主力军,有着不可比拟的内在潜力和强大活力。团队的创造力来自内部成员间基于学术背景和学缘结构的异质性和相互间思想火花的碰撞,这既利于成员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也利于整个团队的优化和攻关。
  其四,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何高深理论和精湛技艺的掌握,离开实践,别无他途。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高校应与地方党政协商,实施教师挂职锻炼工程,同时,强化学生的课外实践,将课程作业、练习与问题的解决相统一,实现学与用的结合。推动课堂开放,将课题带出课堂、融入实践,实现知识与实际的有效对接。
  4.构建利于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激发的继教模式
  信息技术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把学习作为职业生活有机的一部分。这种学习,是自我提高的驱动使然,是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其一,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的日新月异,决定了教师创新动力的持久性。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需以终身学习机制作保障,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有机衔接。教育终身化时代,需要教师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充实自己,不断提高创造性素质;需要积极主动探索专业发展方向,自我更新,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拓展技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自我。   其二,建立职后培训机制。高校教师并非全来自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不缺学科专业水平,欠缺的是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训练,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职后培训机制,帮助新进教师尽快熟悉并掌握教学的业务和基本的技能。教师职后培训可“送出去”与“请进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做好规划,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或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或开展培训,增强创新能力。
  其三,建立师生互学机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处于同等地位,因此不是教师的单方面“传输”,而是双向的信息交流。教师的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同时还是情感的表达过程。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不仅需用广博的学识去教育人,更需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16]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领学生。当然,学生也会反作用于教师。
  高校创新型教师主体动力的激发,既来自内驱动力,也来自外驱动力,但外驱动力需作用于内驱动力而起作用。不管有多好的创新条件,也不管有多好的激励机制,都不是创新本身,而只是创新活动的外驱动力。创新者本人才是促使创新活动的根本,内驱动力是创新的源泉。外部因素只有经过创新者接纳并转换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切实起到创新动力的作用。长远看,在外部因素不断强化的条件下,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在于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 参 考 文 献 ]
  [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
  [2] 唐继宏,张彩虹.创新教育——知识经济呼唤的新模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3] 闫梅红.论自主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
  [4] 于兰.创新型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5] 卫荣凡.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J].学术论坛,2007(1).
  [6] 林崇德.创新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8]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蕖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9]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J].心理评论,1943:370-396.
  [10] 王瑛.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及激励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11]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2] 季革.“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J].人民教育,2004(2).
  [13] 夏敏.试论大学文化创新[N].光明日报,2006-04-21.
  [14] 郭必裕.大学物质文化精神略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8(5).
  [15] 姜永杰.论学校物质文化[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6] 叶澜,白益民,王枏.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雷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新型的高职水利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就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水利类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 水利类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022-02  自20世纪80年代高职教育
期刊
[摘 要]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职场人生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的、关键的能力,而由于市场营销工作的特殊性,其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尤为突出。从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概念出发,在对营销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学生的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应将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学生的重要能力来进行培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高校突发事件处理中适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避免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次生危机,更好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通过对一例哀伤辅导的事件背景、理论依据、实施辅导及效果评价的呈现和分析,可为高校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 哀伤辅导 高校维稳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096-03  一、事件背景  2009
期刊
[摘 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包括学科实力、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能力等。在具体分析了省属“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成效、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及其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后,才能探讨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211工程” 地方高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全球化浪潮, 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也面临着国内及国际高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从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高
期刊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作为我国一种新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形式,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教学管理是确保合作办学专业良性运行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关键。对天津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在合作办学日常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5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
期刊
[摘 要]以衡水学院专科生为对象,对学校公共课学生听课表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公共课设置数量适中,与专业课同等重要,另一方面也存在玩手机、谈笑、睡觉等不良听课行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公共课的兴趣、自制力缺乏以及学习环境影响等。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提高教师授课水平以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是改进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专科生 公共课 不良行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在教学改革的方向,工学结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如何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探讨寻求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是目前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教学模式 双师型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114-03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期刊
[摘 要]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关键之一在于提供一个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例,构建特色实践平台,发挥创业示范基地功能使命;运用实践平台运行机制,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以“微型企业”为载体,强化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整合优化资源,学业与创业相得益彰;与市场无缝对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 实践平台 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办学特色与优势的集中体现,具有价值性、异质性、应变性、延展性等特点,它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苏北的新建院校要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区域内同类高校的发展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对内加强品牌建设,对外做好目标市场的科学定位,才能构建起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 键 词]高校核心竞争力 构建 内涵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 要]广西师范大学“独秀”校园文化建设蕴含着桂林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浑然天成的文化理念,凸显出“校市共建”的文化特色,其中“独秀”校园品牌的成功塑造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经验。从学理层面研究桂林城市文化与广西师大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不仅丰富了桂林城市文化的内涵,还推动了“文化广西”的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 城市文化 “独秀”校园品牌 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