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技巧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复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和基础解题技能两部分。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中,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法则的辨析比较和灵活运用,做到理解、综合、创新。
  一、分章节复习,步步融化
  温故而知新,最简单的方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既然是复习,当然所有的章节、内容都得回炉,力求对中学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融会贯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定义、定理、公式的复习,应做到:弄清来龙去脉,沟通相互关系,掌握推证过程,注意表达形式,归纳记忆方法,明确主要用途。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实现了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二、重点捉例题,掌握会变化
  重点复习课本例题,所有例题都是知识点的代表题目,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三、解题多思路,分析和类化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进行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法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已知2斤苹果,1斤橘子,4斤梨共价6元,又知4斤苹果,2斤梨,2斤橘子共价4元,现买4斤苹果,2斤橘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解题略)本题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答案为8元。又如计算(6x+y/2)(3x-y/4)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计算,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再如计算,若此题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很繁琐,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再计算、约分,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在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后,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独创性、简捷性、批判性和深刻性。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新问题,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领域,不断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为此,每个同学应注意根据学过的知识去发现和挖掘书本上没有的和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如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总结解题规律(多题一解),发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
  四、习题要归纳—吸收并消化
  从我们做过的练习题中,对于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做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会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复习的真正意义不是去恢复已经遗忘的东西,而是防止遗忘。为使学生轻负担地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类型的复习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应根据课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上好复习课,有赖于老师们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这就需要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处理某些实际问题。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
期刊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启迪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期刊
马卡连柯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说:“爱是一生中伟大的感情,他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类,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可见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以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又是广大教师的神圣使命。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强烈的求异创新愿望是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内在动因。化学的历史是一部化学家创新的历史,结合化学史教学,鼓励学生以化学家为榜样,要有当“第一个”的求异精神。根
期刊
“学困生”的转化是个大工程。经过实践证明,“学困生”的转化是有窍门的,只要“学困生”愿意学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转化的。“学困生”的“差”是暂时的,正因为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很理想,才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更何况在一个学校里的“学困生”,到了另一个学校可能就是优秀学生,乃至尖子生。把“学困生”转变成优秀学生,正是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的关键一
期刊
教育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其特点在于它的对象不断改变,环境也不断地在改变,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教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研究自己教育的自变量,才能推动因变量的正相关,否则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还可能像牛顿定律一样,你的作用力越大,其反作用力也越大,付出了无数汗水,收获的却是串串苦果。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很多父母为了
期刊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
期刊
数学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以形成技能、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是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一味注重反复地多练,认为反复多练的次数愈多,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愈牢固。固然,这种练习对培养计算技能也有一定作用,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更新,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一位美国教授曾说过:中国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
期刊
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性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高涨,精力集中,这是学习的最佳状态。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文化水平。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这一路走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许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其中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国家最为关注。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信息技术课更加受到全国教育者的关心和思考。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一堂简简单单40分钟的课。它被加入了许多所谓亮丽的元素,像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