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大力推进,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则成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从课堂教学到课后教学,从讲究教学方式、技能到让每个学生都与众不同,从课程评价到校本课程自我设计开发,都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探索与反思的交替行动中不断改进,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教师实践性知识:
一、落实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
这主要以通过学校的调研活动来实施。经常性地开展调研活动,组织调研组人员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专题调研,发现问题一起把脉、商讨,提出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教学总体思路,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学校领导可以每周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肯定成绩,提出意见,并进行“五认真”工作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通过这样的活动,给教师一种压力,同时也给教师一种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和教师们一起,从基础做起,发现那种习以为常的平时被我们所忽视的优点与缺点,落实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基础。
二、鼓励教师经常性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反思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师不应仅是被动接受别人的教学理念,而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即使是教师本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隐性的思想和观念也应成为反思的对象。同时,反思应经常化和制度化。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成的各种问题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们大都不能清楚地描绘它,因此无法形成书面文字,其他人也无法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来掌握。而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优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老师们撰写教后反思,哪怕是短短幾句,只要是深层剖析: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地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等等。通过上述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自身实践性知识结构。为了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尝试把自己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用摄像机摄下来,然后居于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来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这是对教学行为反思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比如说,可观察这样一些内容:在课堂上我讲授的时间有多少?我讲话的音调怎样?我的体态语言是否丰富?我在教室里是怎样行走的?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如何?等等。通过这样的反思、生成,不断优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让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在自己的教学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三、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题式教研活动
主题式教研活动是教师凭借扎根于自主教学实践和有目的、有计划、有诊断、有指导、有经验共享的教研活动而获得实践性知识展开的课例分析、研究活动。它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解决为轴心,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问题的梳理,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经过一定的理性加工转化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然后教研组加以集中、归并和整理,形成教师一学年活动的主题,最后在主题的统领下,教师自身和教研组同辈一起加以探讨、研究,通过观摩、思考、设计、反思、实践和元评价等步骤,借助质性研究来实现问题的解决。主题式教研活动对课例的分析和研究更多地借助于录像纪录的手段,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借助录像纪录能使教师更多更快地观摩到同质问题其他教师成功的课例,并可以对课例反复观看,促使教师对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原型启示。第二、借助录像纪录教师能更清晰、全面地观察到自己的教学实际的整个过程,多角度地观察问题解决的有效程度,促使自己对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并为教师的成长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第三、借助录像记录便于教研组同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经验共享,增加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性,避免信息缺损,造成指导和评价上的误差。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积累教师实践性知识
英特网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全国各地的教师不可以集中起来进行学习与探究。而网络则为这方面提供了可能性。Blog则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Blog是以一种基于网络的日志形式记录blog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blog,教师们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可以向同领域的专家、同事学习,观察、借鉴他们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弹性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利用blog平台构建虚拟实践社团。知识已经成为成功的关键,老师需要随时更新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但是,日益复杂的知识要求更高程度的分工和协作。与此同时,知识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教师的精力也非常有限。如果没有集中于关键领域的社团,老师很难跟上变化的快速步伐。
【参考文献】
[1] 鲍嵘. 教师实践知识初探,《现代大学教育》,2002,(2).
[2] 陈大伟. 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05期.
[3] 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 顾泠沅.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上海教师》,2002年5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教师实践性知识:
一、落实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
这主要以通过学校的调研活动来实施。经常性地开展调研活动,组织调研组人员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专题调研,发现问题一起把脉、商讨,提出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教学总体思路,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学校领导可以每周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肯定成绩,提出意见,并进行“五认真”工作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通过这样的活动,给教师一种压力,同时也给教师一种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和教师们一起,从基础做起,发现那种习以为常的平时被我们所忽视的优点与缺点,落实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基础。
二、鼓励教师经常性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反思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师不应仅是被动接受别人的教学理念,而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即使是教师本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隐性的思想和观念也应成为反思的对象。同时,反思应经常化和制度化。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成的各种问题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们大都不能清楚地描绘它,因此无法形成书面文字,其他人也无法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来掌握。而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优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老师们撰写教后反思,哪怕是短短幾句,只要是深层剖析: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地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等等。通过上述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自身实践性知识结构。为了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尝试把自己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用摄像机摄下来,然后居于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来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这是对教学行为反思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比如说,可观察这样一些内容:在课堂上我讲授的时间有多少?我讲话的音调怎样?我的体态语言是否丰富?我在教室里是怎样行走的?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如何?等等。通过这样的反思、生成,不断优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让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在自己的教学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三、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题式教研活动
主题式教研活动是教师凭借扎根于自主教学实践和有目的、有计划、有诊断、有指导、有经验共享的教研活动而获得实践性知识展开的课例分析、研究活动。它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解决为轴心,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问题的梳理,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经过一定的理性加工转化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然后教研组加以集中、归并和整理,形成教师一学年活动的主题,最后在主题的统领下,教师自身和教研组同辈一起加以探讨、研究,通过观摩、思考、设计、反思、实践和元评价等步骤,借助质性研究来实现问题的解决。主题式教研活动对课例的分析和研究更多地借助于录像纪录的手段,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借助录像纪录能使教师更多更快地观摩到同质问题其他教师成功的课例,并可以对课例反复观看,促使教师对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原型启示。第二、借助录像纪录教师能更清晰、全面地观察到自己的教学实际的整个过程,多角度地观察问题解决的有效程度,促使自己对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并为教师的成长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第三、借助录像记录便于教研组同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经验共享,增加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性,避免信息缺损,造成指导和评价上的误差。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积累教师实践性知识
英特网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全国各地的教师不可以集中起来进行学习与探究。而网络则为这方面提供了可能性。Blog则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Blog是以一种基于网络的日志形式记录blog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blog,教师们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可以向同领域的专家、同事学习,观察、借鉴他们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弹性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利用blog平台构建虚拟实践社团。知识已经成为成功的关键,老师需要随时更新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但是,日益复杂的知识要求更高程度的分工和协作。与此同时,知识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教师的精力也非常有限。如果没有集中于关键领域的社团,老师很难跟上变化的快速步伐。
【参考文献】
[1] 鲍嵘. 教师实践知识初探,《现代大学教育》,2002,(2).
[2] 陈大伟. 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05期.
[3] 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 顾泠沅.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上海教师》,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