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认知体系的完善,内在潜能的挖掘来讲是有促进作用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有效互动;要给他们体验的机会,必要时,鼓励他们小组合作研究问题,沿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后,切实感知到学习知识的最大乐趣。互动教学的效果越好,学生能力发展的越顺利,将来,可以去创造更多奇迹。
【关键词】 初中阶段 道德与法治课 互动式教学 应用分析 研究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固化,不符合初中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教师为了完成授课内容而组织的课堂活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进而影响到学生智力潜能的开掘。除此之外,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内部关系,也会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滞后,互动效果自然会一落千丈,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解上述问题而构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其本质内涵就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简而言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发展,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下文主要对互动式教学做了具体研究。
一、创设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成长环境不同,思维习惯也就不同样。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有各自的潛能等待挖掘,必须引起教师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知的能力、思维的水平,这会使学生吸收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水平会有质的飞跃。另外,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原因。为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动脑筋,“会学”与“学会”道德与法治。创设教育契机,促成课堂教学互动,首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核心就在“开放”二字上。其一,师生关系要开放,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教学相长的民主关系;其二,学习过程要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倡导在课堂上建立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学生的学习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说”,由“权威教学”变为“共同探讨”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释放学生的学习作用,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二、通过实施案例,提高教学质量
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有关思想道德的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素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推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通过将生活中的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述出来,并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有关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借此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深层次理解能力的目的,为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造条件]。如讲授《让生命之花绽放》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一些真实的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听。失去双手的李明是一名修车工,虽然他没有双手,但是他却凭着自己的一双脚熟练地为别人修理自行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焰夏日,他都恪守在自己的修车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思考。你们佩服李明吗?假如你们也失去了一对双手,你们能做到像他一样吗?为什么他值得人们尊重?促使学生解答和思考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学习道理,明白生命的可贵和自强不息,从而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师生情感互动,代替灌输指导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比较单一和枯燥,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渐削弱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陷入沉闷的状态当中。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以及语言上的交流,并通过改变教学语言的音调来调动课堂的气氛。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四、注意生动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教导初中生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道德准则,让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成为遵纪守法的有修养有道德的青少年,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符合初中生真实情况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情境中学习德法知识,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加以运用[3]。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教师可采用社会热点如酒驾量刑等话题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师可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用法律知识来劝导家长拒绝酒驾,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即兴表演,自己扮演酒驾司机,让学生以劝导者的身份阻止自己酒驾,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最终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劝导语言。通过这一形式,教师不仅为课堂增加趣味性,还对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德法知识做出了针对性指导,使学生对德法课程有新的认识,并主动对德法知识的运用进行探究。
结语
“预则立,不预则废”,互动教学模式的提出,从理论上讲它完全尊重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既尊重了学生为主体,又活化了教学内容,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和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的新型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生活的独特性,让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变得容易许多。面对其他课程以及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长久发展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文希望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起到些许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峰.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 现代教学研究,2017(02):11-12.
[2] 刘晓萌.初中思想品课互动式教学法研究[J]. 学周刊,2017(16):55-56.
【关键词】 初中阶段 道德与法治课 互动式教学 应用分析 研究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固化,不符合初中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教师为了完成授课内容而组织的课堂活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进而影响到学生智力潜能的开掘。除此之外,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内部关系,也会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滞后,互动效果自然会一落千丈,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解上述问题而构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其本质内涵就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简而言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发展,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下文主要对互动式教学做了具体研究。
一、创设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成长环境不同,思维习惯也就不同样。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有各自的潛能等待挖掘,必须引起教师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知的能力、思维的水平,这会使学生吸收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水平会有质的飞跃。另外,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原因。为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动脑筋,“会学”与“学会”道德与法治。创设教育契机,促成课堂教学互动,首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核心就在“开放”二字上。其一,师生关系要开放,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教学相长的民主关系;其二,学习过程要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倡导在课堂上建立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学生的学习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说”,由“权威教学”变为“共同探讨”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释放学生的学习作用,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二、通过实施案例,提高教学质量
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有关思想道德的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素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推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通过将生活中的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述出来,并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有关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借此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深层次理解能力的目的,为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造条件]。如讲授《让生命之花绽放》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一些真实的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听。失去双手的李明是一名修车工,虽然他没有双手,但是他却凭着自己的一双脚熟练地为别人修理自行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焰夏日,他都恪守在自己的修车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思考。你们佩服李明吗?假如你们也失去了一对双手,你们能做到像他一样吗?为什么他值得人们尊重?促使学生解答和思考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学习道理,明白生命的可贵和自强不息,从而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师生情感互动,代替灌输指导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比较单一和枯燥,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渐削弱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陷入沉闷的状态当中。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以及语言上的交流,并通过改变教学语言的音调来调动课堂的气氛。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四、注意生动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教导初中生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道德准则,让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成为遵纪守法的有修养有道德的青少年,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符合初中生真实情况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情境中学习德法知识,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加以运用[3]。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教师可采用社会热点如酒驾量刑等话题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师可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用法律知识来劝导家长拒绝酒驾,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即兴表演,自己扮演酒驾司机,让学生以劝导者的身份阻止自己酒驾,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最终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劝导语言。通过这一形式,教师不仅为课堂增加趣味性,还对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德法知识做出了针对性指导,使学生对德法课程有新的认识,并主动对德法知识的运用进行探究。
结语
“预则立,不预则废”,互动教学模式的提出,从理论上讲它完全尊重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既尊重了学生为主体,又活化了教学内容,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和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的新型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生活的独特性,让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变得容易许多。面对其他课程以及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长久发展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文希望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起到些许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峰.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 现代教学研究,2017(02):11-12.
[2] 刘晓萌.初中思想品课互动式教学法研究[J]. 学周刊,2017(1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