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已经被广大老师所认可,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施与运用。但笔者发现在许多课堂中,存在“实施难、效果差”的尴尬局面。那么该如何提高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以为:
一、探究情境:由繁变简,有数学味
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生动活泼的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力的有效手段。但许多老师在创设情境时,仅仅关注形式上的新颖,内容上的有趣,场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了“情境应当为数学学习服务”的要求,造成情境的生活味太浓,数学味不足,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因而数学探究情境应当从时尚中走出来,返璞归真,力求简约、实在、有效,从而体现情境的内在价值。
从探究情境的内容上看,要摒弃一些非数学化内容,倡导以简约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一课时,有位老师创设了很具有现代意义的情境:首先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比赛的录像,接着放映我国运动员得了金牌的场景,最后截留一幅国旗,让学生说一说国旗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看起来这样的情境很有现代意义,但从服务教学的角度来讲,这样显得冗长而牵强,缺乏合理性与必要性,也容易引起学生不必要的误解,所以应当摒弃,使得情境的主题更加鲜明,让学生直对中心,加以思考。
二、探究空间:由小变大,具有挑战性
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直接决定着学生探究个性化的创新成分。只有为学生提供宽畅有效的探索空间,才能增强数学探究的挑战性与思考性。如果数学问题过于狭窄、封闭,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单调而机械。因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积极拓展问题的探索空间,由小变大,化窄为宽,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多样化提供平台。
在实施探究学习前,教师要注重学情分析,设计适度的开放性问题。设计时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有效地改造教学内容,使学材的呈现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可直接出示开口向上或向下的角,使学生摆脱把量角器水平放置量角的定势,主动创造出“内、外刻度量角”“刻度相减法”等多样化量角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从拓展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入手,拓展思维空间。例如数学例题“11-9”,变“摆一摆,算一算”为“试一试,算一算”,这样就使得探索过程由单一指令式的摆棒为开放性的自主尝试,这样学生才能在宽敞的思维空间中,探究出“摆”“画”“想”等多种计算方式,使其充分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三、探究内容:由多变少,有时效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曲折而艰辛的,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探究的内容过多过繁,追求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导致“探究课,上不完”的现象。事实上过多、过滥的探究活动,也是不可取、不必要的,因为并非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有探究的价值。探究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而要抓住本质,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探究点应集中、精练,限在1~2个为宜,而对于其相关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或有意义的讲解进行填街塞巷。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首先要吃透教材,敢于大胆地处理教材,从众多的知识点中,精心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探究点,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探究点应是“怎样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上,而对公式的推导、揭示、应用,则可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这样将探究性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实现“点上突破”的效果。其次教师要能用学生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再创造”活动。
四、探究方式:由“听”变“做”,有体验性
数学是抽象而严密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做”数学比“听”数学有效得多,“做”获得更多的是直接的探究体验,因为“做过了,理解了。”因而在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活动中,要更多地以儿童的眼光审视数学,引导学生手、脑、口并用,以多种感官触摸数学,获取更为丰富、直接、鲜明的探究体验。
在指导学生探究时,首先教师要能用实践的眼光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设计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数学“再创造”活动。例如在教学“一个多边形,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远比教师反复讲解要有效得多,因为剪折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动作思维基础之上的。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将“做”的过程引向深入、内化,即要将直接经验,通过一定的方式抽象化,建立更为牢固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方式。总之,数学探究活动的宗旨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新知,但我们要用理智的眼光、科学的设计,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宝塔镇中心小学)
一、探究情境:由繁变简,有数学味
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生动活泼的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力的有效手段。但许多老师在创设情境时,仅仅关注形式上的新颖,内容上的有趣,场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了“情境应当为数学学习服务”的要求,造成情境的生活味太浓,数学味不足,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因而数学探究情境应当从时尚中走出来,返璞归真,力求简约、实在、有效,从而体现情境的内在价值。
从探究情境的内容上看,要摒弃一些非数学化内容,倡导以简约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一课时,有位老师创设了很具有现代意义的情境:首先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比赛的录像,接着放映我国运动员得了金牌的场景,最后截留一幅国旗,让学生说一说国旗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看起来这样的情境很有现代意义,但从服务教学的角度来讲,这样显得冗长而牵强,缺乏合理性与必要性,也容易引起学生不必要的误解,所以应当摒弃,使得情境的主题更加鲜明,让学生直对中心,加以思考。
二、探究空间:由小变大,具有挑战性
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直接决定着学生探究个性化的创新成分。只有为学生提供宽畅有效的探索空间,才能增强数学探究的挑战性与思考性。如果数学问题过于狭窄、封闭,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单调而机械。因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积极拓展问题的探索空间,由小变大,化窄为宽,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多样化提供平台。
在实施探究学习前,教师要注重学情分析,设计适度的开放性问题。设计时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有效地改造教学内容,使学材的呈现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可直接出示开口向上或向下的角,使学生摆脱把量角器水平放置量角的定势,主动创造出“内、外刻度量角”“刻度相减法”等多样化量角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从拓展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入手,拓展思维空间。例如数学例题“11-9”,变“摆一摆,算一算”为“试一试,算一算”,这样就使得探索过程由单一指令式的摆棒为开放性的自主尝试,这样学生才能在宽敞的思维空间中,探究出“摆”“画”“想”等多种计算方式,使其充分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三、探究内容:由多变少,有时效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曲折而艰辛的,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探究的内容过多过繁,追求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导致“探究课,上不完”的现象。事实上过多、过滥的探究活动,也是不可取、不必要的,因为并非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有探究的价值。探究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而要抓住本质,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探究点应集中、精练,限在1~2个为宜,而对于其相关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或有意义的讲解进行填街塞巷。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首先要吃透教材,敢于大胆地处理教材,从众多的知识点中,精心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探究点,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探究点应是“怎样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上,而对公式的推导、揭示、应用,则可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这样将探究性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实现“点上突破”的效果。其次教师要能用学生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再创造”活动。
四、探究方式:由“听”变“做”,有体验性
数学是抽象而严密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做”数学比“听”数学有效得多,“做”获得更多的是直接的探究体验,因为“做过了,理解了。”因而在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活动中,要更多地以儿童的眼光审视数学,引导学生手、脑、口并用,以多种感官触摸数学,获取更为丰富、直接、鲜明的探究体验。
在指导学生探究时,首先教师要能用实践的眼光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设计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数学“再创造”活动。例如在教学“一个多边形,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远比教师反复讲解要有效得多,因为剪折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动作思维基础之上的。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将“做”的过程引向深入、内化,即要将直接经验,通过一定的方式抽象化,建立更为牢固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方式。总之,数学探究活动的宗旨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新知,但我们要用理智的眼光、科学的设计,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宝塔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