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蜈蚣阁是闽台民间盛行的民俗表演阵头,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南民间除了信奉道教、佛教,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王爷、开漳圣王等等。在这些民间信仰祭祀时,都会有十分盛大的迎神踩街活动,有许多民间舞蹈只是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中才会出现的。
传统上,“装阁”是祭祀才会出现的造型舞蹈。“装阁”又称“阁阵”,通常由十几块至几十块木板连接组合而成,每块木板长约两米,宽约半米,称为“阁棚”。每块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可灵活转动。阁棚间衔接处横穿一根木棍,长度超过阁棚的宽度,用作肩扛。阁棚一般装饰得五彩缤纷,上面置一小凳,凳上坐一孩童。孩童装扮成某一戏曲故事中的人物,最常见的有《昭君出塞》、《水浒》、《陈三五娘》等戏曲中的人物。表演时由两拨人轮流抬行,坐在阁棚上的孩童则手持各种乐器、道具,做出各种身段,一路放鞭炮,一路表演。民间将这种抬在高阁上的化妆表演称为“装阁”。
“阁队”通常长达二三十米,甚至五六十米。表演时整个“阁队”节节相连,扛阁的人都要穿红长裤,百足竞走,委蛇而行,形似蜈蚣,所以又称为“蜈蚣阁”。多数表演队伍在“阁阵”的首尾处分别装上龙头、凤尾,也有龙头、龙尾,或凤头、凤尾,因此也被称为“龙阁”、“凤阁”和“龙凤阁”。
闽南的“装阁”或“阁阵”,除“蜈蚣阁”,还有“水车阁”、“铁枝阁”,但最盛当属“蜈蚣阁”。
“蜈蚣阁”播传海峡两岸许多村社,尤以厦门海沧最为盛行。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诞辰,各村社进香队伍多有“蜈蚣阁”阵头。于是就比赛谁的“蜈蚣阁”更长、更华丽。你廿四节,我就三十六节;今年你赢了,明年我就四十八节。闽南俗语“输人不输阵”,就是在迎神赛会中喊出来的。
“蜈蚣阁”的赛会,赛的其实是村落的人丁、财力。你要有那么多小孩,要有那么多扛阁的青壮年。装饰阁阵,当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这种赛会和宋江阵、弄狮等武阵头相比,是一种和平的实力展示,不致引起冲突,为闽南百姓所喜爱,传播也更为广泛,台湾、马来西亚等至今都还可见“蜈蚣阁”。
台湾台南学甲慈济宫接待室的墙上有一幅一百零八节的“蜈蚣阁”照片,据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次进香的盛举,创下“蜈蚣阁”的世界纪录。
金门2011年农历四月十二城隍祭,据说也推出上百节的“蜈蚣阁”,震撼一时。
2012年端午,海沧街道东屿村、石塘村、锦里村、钟山村、青礁村五个村落联合组建了120节长三百多米的蜈蚣阁,在海沧阿罗海广场冒雨展示,并由相关组织见证,授予世界最长蜈蚣阁纪录证书,成为海沧民俗一大盛事,也成为“蜈蚣阁”的一大美谈,远传台湾、海外。
“蜈蚣阁”不仅壮美壮观,尤其是让四五岁的小孩就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到传承久远的民俗活动中,使他们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对乡土文化的情感与热爱。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可谓寓意深远,亦可见列祖列宗对文化的传承用心良苦。这些皆应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阁”的传承内涵,也是我们要特别推动“蜈蚣阁”传承保护的原因。
对“蜈蚣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海沧许多宫庙祭祀的日子,特别是农历三月十五的青礁和正月初十的锦里,欣赏到精彩壮观“蜈蚣阁”。
闽南民间除了信奉道教、佛教,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王爷、开漳圣王等等。在这些民间信仰祭祀时,都会有十分盛大的迎神踩街活动,有许多民间舞蹈只是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中才会出现的。
传统上,“装阁”是祭祀才会出现的造型舞蹈。“装阁”又称“阁阵”,通常由十几块至几十块木板连接组合而成,每块木板长约两米,宽约半米,称为“阁棚”。每块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可灵活转动。阁棚间衔接处横穿一根木棍,长度超过阁棚的宽度,用作肩扛。阁棚一般装饰得五彩缤纷,上面置一小凳,凳上坐一孩童。孩童装扮成某一戏曲故事中的人物,最常见的有《昭君出塞》、《水浒》、《陈三五娘》等戏曲中的人物。表演时由两拨人轮流抬行,坐在阁棚上的孩童则手持各种乐器、道具,做出各种身段,一路放鞭炮,一路表演。民间将这种抬在高阁上的化妆表演称为“装阁”。
“阁队”通常长达二三十米,甚至五六十米。表演时整个“阁队”节节相连,扛阁的人都要穿红长裤,百足竞走,委蛇而行,形似蜈蚣,所以又称为“蜈蚣阁”。多数表演队伍在“阁阵”的首尾处分别装上龙头、凤尾,也有龙头、龙尾,或凤头、凤尾,因此也被称为“龙阁”、“凤阁”和“龙凤阁”。
闽南的“装阁”或“阁阵”,除“蜈蚣阁”,还有“水车阁”、“铁枝阁”,但最盛当属“蜈蚣阁”。
“蜈蚣阁”播传海峡两岸许多村社,尤以厦门海沧最为盛行。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诞辰,各村社进香队伍多有“蜈蚣阁”阵头。于是就比赛谁的“蜈蚣阁”更长、更华丽。你廿四节,我就三十六节;今年你赢了,明年我就四十八节。闽南俗语“输人不输阵”,就是在迎神赛会中喊出来的。
“蜈蚣阁”的赛会,赛的其实是村落的人丁、财力。你要有那么多小孩,要有那么多扛阁的青壮年。装饰阁阵,当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这种赛会和宋江阵、弄狮等武阵头相比,是一种和平的实力展示,不致引起冲突,为闽南百姓所喜爱,传播也更为广泛,台湾、马来西亚等至今都还可见“蜈蚣阁”。
台湾台南学甲慈济宫接待室的墙上有一幅一百零八节的“蜈蚣阁”照片,据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次进香的盛举,创下“蜈蚣阁”的世界纪录。
金门2011年农历四月十二城隍祭,据说也推出上百节的“蜈蚣阁”,震撼一时。
2012年端午,海沧街道东屿村、石塘村、锦里村、钟山村、青礁村五个村落联合组建了120节长三百多米的蜈蚣阁,在海沧阿罗海广场冒雨展示,并由相关组织见证,授予世界最长蜈蚣阁纪录证书,成为海沧民俗一大盛事,也成为“蜈蚣阁”的一大美谈,远传台湾、海外。
“蜈蚣阁”不仅壮美壮观,尤其是让四五岁的小孩就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到传承久远的民俗活动中,使他们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对乡土文化的情感与热爱。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可谓寓意深远,亦可见列祖列宗对文化的传承用心良苦。这些皆应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阁”的传承内涵,也是我们要特别推动“蜈蚣阁”传承保护的原因。
对“蜈蚣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海沧许多宫庙祭祀的日子,特别是农历三月十五的青礁和正月初十的锦里,欣赏到精彩壮观“蜈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