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阁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a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蜈蚣阁是闽台民间盛行的民俗表演阵头,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南民间除了信奉道教、佛教,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王爷、开漳圣王等等。在这些民间信仰祭祀时,都会有十分盛大的迎神踩街活动,有许多民间舞蹈只是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中才会出现的。
  传统上,“装阁”是祭祀才会出现的造型舞蹈。“装阁”又称“阁阵”,通常由十几块至几十块木板连接组合而成,每块木板长约两米,宽约半米,称为“阁棚”。每块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可灵活转动。阁棚间衔接处横穿一根木棍,长度超过阁棚的宽度,用作肩扛。阁棚一般装饰得五彩缤纷,上面置一小凳,凳上坐一孩童。孩童装扮成某一戏曲故事中的人物,最常见的有《昭君出塞》、《水浒》、《陈三五娘》等戏曲中的人物。表演时由两拨人轮流抬行,坐在阁棚上的孩童则手持各种乐器、道具,做出各种身段,一路放鞭炮,一路表演。民间将这种抬在高阁上的化妆表演称为“装阁”。
  “阁队”通常长达二三十米,甚至五六十米。表演时整个“阁队”节节相连,扛阁的人都要穿红长裤,百足竞走,委蛇而行,形似蜈蚣,所以又称为“蜈蚣阁”。多数表演队伍在“阁阵”的首尾处分别装上龙头、凤尾,也有龙头、龙尾,或凤头、凤尾,因此也被称为“龙阁”、“凤阁”和“龙凤阁”。
  闽南的“装阁”或“阁阵”,除“蜈蚣阁”,还有“水车阁”、“铁枝阁”,但最盛当属“蜈蚣阁”。
  “蜈蚣阁”播传海峡两岸许多村社,尤以厦门海沧最为盛行。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诞辰,各村社进香队伍多有“蜈蚣阁”阵头。于是就比赛谁的“蜈蚣阁”更长、更华丽。你廿四节,我就三十六节;今年你赢了,明年我就四十八节。闽南俗语“输人不输阵”,就是在迎神赛会中喊出来的。
  “蜈蚣阁”的赛会,赛的其实是村落的人丁、财力。你要有那么多小孩,要有那么多扛阁的青壮年。装饰阁阵,当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这种赛会和宋江阵、弄狮等武阵头相比,是一种和平的实力展示,不致引起冲突,为闽南百姓所喜爱,传播也更为广泛,台湾、马来西亚等至今都还可见“蜈蚣阁”。
  台湾台南学甲慈济宫接待室的墙上有一幅一百零八节的“蜈蚣阁”照片,据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次进香的盛举,创下“蜈蚣阁”的世界纪录。
  金门2011年农历四月十二城隍祭,据说也推出上百节的“蜈蚣阁”,震撼一时。
  2012年端午,海沧街道东屿村、石塘村、锦里村、钟山村、青礁村五个村落联合组建了120节长三百多米的蜈蚣阁,在海沧阿罗海广场冒雨展示,并由相关组织见证,授予世界最长蜈蚣阁纪录证书,成为海沧民俗一大盛事,也成为“蜈蚣阁”的一大美谈,远传台湾、海外。
  “蜈蚣阁”不仅壮美壮观,尤其是让四五岁的小孩就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到传承久远的民俗活动中,使他们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对乡土文化的情感与热爱。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可谓寓意深远,亦可见列祖列宗对文化的传承用心良苦。这些皆应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阁”的传承内涵,也是我们要特别推动“蜈蚣阁”传承保护的原因。
  对“蜈蚣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海沧许多宫庙祭祀的日子,特别是农历三月十五的青礁和正月初十的锦里,欣赏到精彩壮观“蜈蚣阁”。
其他文献
如果要问近年来对香港文学最影响的一件事情,也许就是也斯的离世。目前香港文坛对他的离世充满悲恸,但还未评价这件事对香港文坛的影响。终其一生,也斯在他的诗歌、散文甚至小说里,描划出香港的不同地方景致,还有对香港文学的点滴记录。透过也斯,香港文学渐渐浮现出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城市面貌。在也斯的最后岁月中,有出版社将他写香港的诗和散文辑成《也斯的香港》一书,作家舒非在序言中说也斯真的“爱香港”,也说得很贴切。
期刊
“中国梦——刘香成30年摄影展”冒着申城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在由曾经的世博会中国馆改造而来的中华艺术宫展出。或许是考虑到许多观众可能会因为酷热而错过展览,同名的《中国梦》影集也几乎于同时由后浪出版公司整理上市,这便给了我们一个更近的观察和欣赏刘香成的机会。相对于展览,影集中的作品稍多,累计共有111幅。刘香成的这些“中国梦”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可分为两段:拍摄于1976-1983年的这部分作品,选自1
期刊
我曾以为自己是个候鸟式的人,与美国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有些相仿。然而当我意识到时代毕竟改变了这个事实后,也就安然地不再做梦。有关背包客的几个关键词已被彻底毁了:搭车是不成的,油价已经涨到养不起车的地步;流浪是不行的,收容所、暂住证、地域歧视、人心隔膜,都是各种有形无形的阻碍。回想大学时频繁地外出,惟独庆幸那时着装还算正式,而每次出行前身上的盘缠也带得足够。  然后就到了安稳读书写字的现在,我读到
期刊
中国古代书法的传播除口传心授外,临摹鉴赏则主要依靠书法碑帖的传拓。进入清末,伴随照相技术的引进与发展,书法的传播发生了本质的改变,碑帖出版取代拓片成为了绝对主流。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在当前国内碑帖出版物汗牛充栋之时,有关碑帖出版现状的研究却较少。此次《书香两岸》杂志将碑帖出版作为一个专题介绍、研究,正是顺应形势、紧跟市场之举。在此,我谨以一位碑帖出版编辑的身份,以我所熟悉的上海碑帖出版情况为切入
期刊
吾人今日生活的全球化世界,毋宁是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以来,靠着思想、器物与文明之优势,逐步打造的西方理性(现代主义)文明的成果。被归类为泛亚洲的地区,在西方以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强行“开化”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被纳入这个世界体系。无论当初是乐意还是被迫,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个以西方文明为基准的世界,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都已经置身其中,且世界因此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向来由西方帝国主义之眼记录这个变化
期刊
把头抬起来,放眼望去,同样的产业,两岸在吵的事情完全不同。  比如电影业,大陆热火朝天的议题,除了本地电影屡创票房纪录,连好莱坞也不能不注意这块大饼,积极叩关。谁要所谓不同出身的电影,适用不同竞争规则,外商当然卯起劲争取合拍,期望能有更好的发行优势与分帐条件。  如哈麦《解读中外合拍五大新趋势》文中指出:“合拍公司总经理张恂在中美合拍影展上告诉外媒,合拍需要转变思路了。‘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年,
期刊
常言道:狂傲不羁,离经叛道,此乃真性情也!  诚如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以其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主角人物的对白声称:“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从他作品里往往令你第一眼就能看出,这位作者热衷描写纵情声色的疯魔程度,毋宁极为狂妄放纵、糜烂下流,却又如此简单真实、趣味横生。观诸他笔下那些混吃混喝的主
期刊
邵琦近年来关于艺术的思考结集成为《书屋小记》出版了,体例类似于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书画圈的朋友往往拿其与《石涛话语录》相比,所谓当局者迷,专业往往成为障目之叶,善意的赞美却大大低估了它的当代价值,这也是我更倾向于将该书推荐给普罗大众的原因所在。  全书三百多篇“微言”,用一种谈及文学、史学、哲学的思辨来讲艺术,尤其是艺术的本质。内容简介冒着千夫所指的危险——“对当代艺术标准的根本性批判”——却并
期刊
除了终身茹素的修练缘分,多数我们是计不清这一生何餐何饭终究与鱼相见几次?对于嗜食此味的人来说,说不定只怕终其一生与之相见饭桌比好友知己还更多呢。  那日见一道鱼料理菜谱用杏仁茶煮桂鱼,这对我来说可太新鲜有趣了,顺道查了一下这桂鱼与鳜鱼除了同是鱼还有何牵连,查起鳜鱼竟是诗意连篇,更体会料理杏仁鳜鱼的浓情蜜意了。  杏仁鳜鱼果然肉细汤浓,意寓绵长,特意邀来的一位每餐无海鲜不欢的饭友,他说自己留学前是不
期刊
世界喧闹,欲求一心清静,我有良朋:音乐与书籍。音乐能令人忘记本我,书却能令人忘记身处何方。  阅读,因不同书物生不同天地。常叹吾生也晚,无缘与古人同游,也因此而挚爱碑帖。一册在手,纸香墨飞间恍见大汉天风、盛唐华光,一字一乾坤。一直以来,欠这个“好友”太多,今天来为他略作述一二。  我们通常所说的“碑帖”,其实多是对古代书法作品的泛称,是取其广义的概念。碑与帖有时被混同,如碑帖的鉴定只称“校碑”,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