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分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地方高校作为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坚定不移地走"三者协调发展之路",是高校的必然选择。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发挥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既是推动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地方高校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高校服务地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地方发展的各项工作。地方高校既要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又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制定前瞻性的规划和激励政策
  1、必须制订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战略规划。地方高校应将服务地方经济的战略规划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来,使服务地方经济上升到学院发展战略的高度,从而使学校的各种相关要素都能合理有效地向该领域流动。
  2、必须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关系,建立协调三项功能的平衡机制。社会服务要健康、高效地发展,这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要把社会服务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可考虑由一名学校领导专门分管社会服务工作,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社会服务工作,党委也要加强对社会服务的领导,由有关职能部门代理执行全校社会服务管理。要制订配套的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制订社会服务发展规划,加强队伍建设,要有组織、有计划地培养思想作风好、科研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社会服务骨干或队伍。3、必须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学校要更好地组织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必须建立健全服务社会的激励机制。首先,政策上对社会服务者要有所倾斜。譬如,可将教学科研人员的社会服务成果和业绩以适当标准和比例折合计算工作量,作为晋升职称和获得奖励的条件之一。其次,经济分配要合理。譬如,教学科研人员可以以技术人股的形式,用自己的专利或技术参与分配社会服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服务参加者还可以根据其实际贡献大小,按一定的比例提成其社会兼职所得收入;学校予以承认并给与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利用社会服务途径领办、承包、创办科技企业和文化实体等,可视具体情况根据效益进行分配。第三,尽可能创造条件为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第四,科学研究不仅要出成果,更要注意发展科技潜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把是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评价科研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拓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地方经济服务领域
  1、培养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应用性人才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途径。要立足当地,注重实用,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地方人才。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产业特点的研究,根据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人才,这是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核心。地方本科院校要重视并引导学生在当地社会的企事业单位实现就业。这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如果地方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大部分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并得到重用和提拔,那么地方高校也会很快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2、拓宽服务区域经济的领域。作为地方高校,虽然一般都地处中小城市,但却是地方的最高学府,容易进入社会的中心,容易成为当地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因此,应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出谋划策,为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向政府部门提出规划、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尝试建立政府、高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确定牵头单位,明确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推动地方政府精心培育高校的社会服务项目。
  最后,地方高校还应着眼于开发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应该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丰富、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还应加强区域特色研究,设立地方人文禀赋、特色资源研究中心,努力将自然资源和人文禀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地方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人才培养与科研要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接,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主题,积极搭建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平台,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利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文卫.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9,(7).
  [2]陈金圣,陈相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内部动力机制构建问题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作为培养汉语国际推广专门师资的对外汉语专业,需要面对这一新形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论证了构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实习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的思路。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对外汉语;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全球汉语热近年来不断升温,
期刊
如何处理公共安全和公民权利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和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中国受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国家安危高于一切,却忽视了私人利益和私有权利。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始终是处于神圣的地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第一、第二章就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为了保障国家、集体利
期刊
一、共犯、共同违法、行政相对人和参与人的概念  (一)共犯的概念。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指2人以上共同犯罪。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追求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处罚。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人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分工为标准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第二类,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在主观上,共同犯罪人主观是故意。是双重故意:即各共犯均认识到共同
期刊
一、股票期权的界定  股票期权(Stock Option)是现代企业中针对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指企业所有者向其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内可以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份的一种做法。  持有这种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这个过程称为行权。在行权以前,股票期权持有人没有任何的现金收益;行权以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
期刊
一、公共关系传播  一般对公关的定义是:一种独特的管理功能;可协助组织建立并维持与群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可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可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应,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警报系统;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   从公共关系目标来看,公关是为了传递信息,增进交流;获得理解,改善态
期刊
一、国际会计协调是会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跨国资本流动的日益增强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会计的差异对各国处理同一问题都会产生很大差异,世界环境的变化已对会计国际间协调提出新的要求,即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扩大及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会计上提供交易双方意见一致的财务会计报表。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的偷税行为、环境污
期刊
一、高校创建"生态文明校园"必需法律保护的原因  在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从而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孵化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培育其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所以生态文明校
期刊
一、我国社区发展对社区法律人才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史上,事实形态上的市民社会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市民的"、"经济的"和"私人的"特性形成了与国家相对峙的社会领域。国家将经济交还给社会,而是把主要任务集中在政治生活领域,形成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社区"所体现的正是市民社会的特点:国家权力的淡出与社会力量的介入。"社区"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环境保护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保护环境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即公民享有环境权。环境权是指特定的主体对环境资源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对公民个人和企业来说,就是享有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主要包括环境资源的利用权、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和环境侵害的请求权。
期刊
建设"宪政中国"的提法已不是一日之程,宪法在中国的诞生也有百年历史。在我国当今社会不论是法学家、学者、政治家等社会各界人士,都时刻关注着宪政中国的建设。世界日益联系的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脚步也迈进世界的有人类足迹生存的每一个角落。我国素有华夏五千年文明古国之称誉,不论是封建社会的文明,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昌盛,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完美,社会制度本身并不能适应人民日益文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