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4-288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在音乐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艺术类科目,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所以,音乐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的美育功能及其突出。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但是,它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的思想感情,去揭示、去描绘、去抒发、去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
1、音乐教学内容的美育功能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靈、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其共同特点是,都蕴含着健康向上的美的特征。如《义勇军进行曲》创造于外寇入侵、烽火连天、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年代,作为国歌,其思想内容无疑是健康的。那么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才容易理解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深刻含意。同时应让学生懂得,我们不仅在战争年代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消灭敌人的来犯,同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年代,也应具有“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牺牲精神和必胜信念,才能克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来自国内的、国际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特别是来自世界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政治、经济的威胁和文化的渗透,要勇往直前,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在教学中,注重渗透教学内容的美育因素,就会使学生逐步提高辨别真、善、美、假、恶、丑和捕捉我们时代美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人生道路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在教学中渗透和谐美育功能
音乐是有声有色的诗。优秀的音乐作品,必须有优美、和谐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展示其固有的美的魅力,使人们受到美的陶冶与启迪。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教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教学、舞剧教学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作品的表现与鉴赏。聆听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大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组织小型课堂乐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常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能,还可以培养磨炼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在教授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综合作品的表现形式,教给学生适当的舞美知识,感受歌舞的声乐与视觉的和谐统美。同时学生掌握一定的舞美技能,有助于增强他们排练文艺节目时的领悟接受能力。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探讨新教法,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三、音乐教学效果的感知美育功能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逐步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不但要鉴赏课本和教学音像资料所提供的音乐作品,教师还应及时将社会上新推出的健康向上、适合中小学生演唱的优秀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突破。
诸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近年来的优秀音乐作品,用声乐语汇,艺术地展现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指引下,改革开放,继往开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让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组织演唱这些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得到感知美的享受,还会潜移默化地起到陶冶情操、升华灵魂、启迪心智的作用。敞开音乐艺术的大门,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也必然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感知发展的规律,确定内容标准的要求。
音乐蕴含着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通过音乐教学,逐步培养、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美的情操,才能真正体现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美育目的。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把音乐课作为了技能课,往往忽略了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鉴赏水平及审美水平的共同提高。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只有突出了其美育功能,才能实现音乐教学中的美育目标。
以美育人的价值在于影响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这影响既不是通过硬性灌输,更不是强迫接受,而是通过环境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形成的,是通过心灵感化而获得的。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以美育人一定要给人以真正深刻的美的感受,既有情感体验的愉快,又有理性追求的满足。这就是音乐教学中美育功能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16.
文山州广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云南 文山 663300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在音乐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艺术类科目,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所以,音乐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的美育功能及其突出。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但是,它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的思想感情,去揭示、去描绘、去抒发、去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
1、音乐教学内容的美育功能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靈、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其共同特点是,都蕴含着健康向上的美的特征。如《义勇军进行曲》创造于外寇入侵、烽火连天、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年代,作为国歌,其思想内容无疑是健康的。那么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才容易理解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深刻含意。同时应让学生懂得,我们不仅在战争年代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消灭敌人的来犯,同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年代,也应具有“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牺牲精神和必胜信念,才能克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来自国内的、国际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特别是来自世界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政治、经济的威胁和文化的渗透,要勇往直前,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在教学中,注重渗透教学内容的美育因素,就会使学生逐步提高辨别真、善、美、假、恶、丑和捕捉我们时代美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人生道路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在教学中渗透和谐美育功能
音乐是有声有色的诗。优秀的音乐作品,必须有优美、和谐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展示其固有的美的魅力,使人们受到美的陶冶与启迪。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教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教学、舞剧教学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作品的表现与鉴赏。聆听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大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组织小型课堂乐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常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能,还可以培养磨炼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在教授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综合作品的表现形式,教给学生适当的舞美知识,感受歌舞的声乐与视觉的和谐统美。同时学生掌握一定的舞美技能,有助于增强他们排练文艺节目时的领悟接受能力。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探讨新教法,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三、音乐教学效果的感知美育功能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逐步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不但要鉴赏课本和教学音像资料所提供的音乐作品,教师还应及时将社会上新推出的健康向上、适合中小学生演唱的优秀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突破。
诸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近年来的优秀音乐作品,用声乐语汇,艺术地展现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指引下,改革开放,继往开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让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组织演唱这些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得到感知美的享受,还会潜移默化地起到陶冶情操、升华灵魂、启迪心智的作用。敞开音乐艺术的大门,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也必然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感知发展的规律,确定内容标准的要求。
音乐蕴含着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通过音乐教学,逐步培养、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美的情操,才能真正体现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美育目的。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把音乐课作为了技能课,往往忽略了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鉴赏水平及审美水平的共同提高。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只有突出了其美育功能,才能实现音乐教学中的美育目标。
以美育人的价值在于影响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这影响既不是通过硬性灌输,更不是强迫接受,而是通过环境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形成的,是通过心灵感化而获得的。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以美育人一定要给人以真正深刻的美的感受,既有情感体验的愉快,又有理性追求的满足。这就是音乐教学中美育功能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16.
文山州广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云南 文山 6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