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调查,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为什么会这样?黄国才老师认为,原因不仅在于教师只在习作课上教习作,而且在于学生在习作课上不写作文,习作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一项家庭作业。为什么讨厌?因为写不出来。写不出来怎么办?学生不是搜一搜百度范文,就是编一编敷衍了事……笔者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际,仔细想了想,觉得黄国才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为了让学生摆脱“习作焦虑症”,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笔者对“云环境下”的习作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云预习”——任务驱动,明确预习要求
以前笔者是这样布置预习作业的:预习××单元“习作一”。那么,学生回家后是怎样完成预习的呢?据调查,90%的学生回家没有预习,对于他们来说,预习作业就是没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预习作业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不知道预习习作除了读一读习作要求之外,还要做什么。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所谓“云预习”,就是借助网络云平台,为学生推送“预习任务单”。要完成“云预习”的前提条件是:借助云平台,建立班级圈;分学习小组,指定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做好这些,就可以进行“云预习”的准备工作——任务驱动单的设计。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学写演讲稿》为例,可以这样设计预习任务单。任务一:观看“I have a dream”视频及马丁·路德·金的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任务二:如果让你写竞选班长的发言稿,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任务三:写发言稿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写1个)预习任务单在习作课前两天推送到云平台,学生根据任务单要求进行预习,在线提交。小组长负责统计本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督促本组同学按时提交,还要把本组同学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形成“小组预习情况表”,并上传至云平台。“云预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排除了许多障碍,而且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了解学情。
二、“云学习”——微课助力,转变学习方式
“云学习”,就是教师利用网络,把教学重难点或需要探究的问题制作成微课,推送至云平台的自主学习区内供学生学习。学生在云平台可以自主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就需要探究的问题组成“学习同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私人定制”,寻求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云学习”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云学习”呢?以“竞选班干部的演讲稿”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根据“云预习”中搜集到的信息,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都是:假如当上班长,我该怎么做?接着,教师把这个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推送至云平台供学生课内课外自主学习。微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教师先请班长说说:“作为班长,你是怎么做的?”(插入采访班长的微视频)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送给班长吗?”(插入采访学生的微视频)上课时,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入云平台中的学习区进行学习,教师进行指导。
师:假如当上班长,我该怎么做?有一个同学这样写——假如我竞选当上班长,我会当好老师的助手。
师:另一个同学是这样写——假如我竞选当上班长,我会当好老师的助手。首先,我会协助值日班长做好每天的晨读、午读工作;其次,我会做好《致家长一封信》的发放和回执回收工作;最后,我会……
师:很显然,第二个同学因为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所以写得更具体一些。
出示(小练笔):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学生在线完成小练笔,并推送至云平台。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在线浏览其他学生的作品,可以点赞,也可以简单评价,还可以弹幕。
自从习作课堂引入“云学习”,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患“习作焦虑症”的人越来越少。“云学习”为写作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深受师生的喜愛。
三、“云评价”——借助云端,为习作找读者
传统习作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眉批、总评,教师苦不堪言,但是效果却不好。我们学校从上个学期开始对习作评价进行了一些改革,每篇作文的总评不再依赖手写,而是由指定的教师制作成评价模板,然后传到群共享供其他教师下载使用。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个改革,但是却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是对学生来说,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学生的习作除了教师和他自己,再没有第三个读者,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的作文都不读。什么样的习作评价方式既能减轻教师负担,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习作的价值,消除“习作焦虑症”呢?“云评价”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推送到“云平台”中的班级圈,笔者先进行评价、点赞,然后发动家长、学生参与评价、点赞,最后再把点击率高的、点赞数高的优秀作文发表在学校的网站,以及其他网络空间平台上,让学生的习作拥有更多的读者。有了这些读者的认可和督促,学生就会努力写出与众不同的习作。
四、“云教研”——漫步云端,消除习作焦虑
在云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习作教研圈”,由教研组长定出每个学期教研的主题。例如,本学期我校习作教研的主题定为“漫步云端——云环境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课例研究”。借助云平台,每月一节习作课,我们是这样开展教研活动的。首先,课前网络磨课——由开课教师定好课题,同年段教师围绕课题集备,形成集备教案,再推送到“习作教研圈”;接下来,开课教师在录播室上课,上完课把课堂实录推送到“习作教研圈”,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最后,开课教师根据教研情况反思、总结,形成研究课例,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实现资源共享。“云教研”不受时空限制,教师不必冒着严寒酷暑到现场听课,既减轻了授课教师的压力,也解放了听课教师。这样双赢的教研活动,哪个教师不喜欢?“云教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西园中心小学)
一、“云预习”——任务驱动,明确预习要求
以前笔者是这样布置预习作业的:预习××单元“习作一”。那么,学生回家后是怎样完成预习的呢?据调查,90%的学生回家没有预习,对于他们来说,预习作业就是没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预习作业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不知道预习习作除了读一读习作要求之外,还要做什么。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所谓“云预习”,就是借助网络云平台,为学生推送“预习任务单”。要完成“云预习”的前提条件是:借助云平台,建立班级圈;分学习小组,指定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做好这些,就可以进行“云预习”的准备工作——任务驱动单的设计。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学写演讲稿》为例,可以这样设计预习任务单。任务一:观看“I have a dream”视频及马丁·路德·金的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任务二:如果让你写竞选班长的发言稿,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任务三:写发言稿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写1个)预习任务单在习作课前两天推送到云平台,学生根据任务单要求进行预习,在线提交。小组长负责统计本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督促本组同学按时提交,还要把本组同学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形成“小组预习情况表”,并上传至云平台。“云预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排除了许多障碍,而且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了解学情。
二、“云学习”——微课助力,转变学习方式
“云学习”,就是教师利用网络,把教学重难点或需要探究的问题制作成微课,推送至云平台的自主学习区内供学生学习。学生在云平台可以自主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就需要探究的问题组成“学习同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私人定制”,寻求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云学习”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云学习”呢?以“竞选班干部的演讲稿”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根据“云预习”中搜集到的信息,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都是:假如当上班长,我该怎么做?接着,教师把这个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推送至云平台供学生课内课外自主学习。微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教师先请班长说说:“作为班长,你是怎么做的?”(插入采访班长的微视频)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送给班长吗?”(插入采访学生的微视频)上课时,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入云平台中的学习区进行学习,教师进行指导。
师:假如当上班长,我该怎么做?有一个同学这样写——假如我竞选当上班长,我会当好老师的助手。
师:另一个同学是这样写——假如我竞选当上班长,我会当好老师的助手。首先,我会协助值日班长做好每天的晨读、午读工作;其次,我会做好《致家长一封信》的发放和回执回收工作;最后,我会……
师:很显然,第二个同学因为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所以写得更具体一些。
出示(小练笔):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学生在线完成小练笔,并推送至云平台。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在线浏览其他学生的作品,可以点赞,也可以简单评价,还可以弹幕。
自从习作课堂引入“云学习”,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患“习作焦虑症”的人越来越少。“云学习”为写作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深受师生的喜愛。
三、“云评价”——借助云端,为习作找读者
传统习作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眉批、总评,教师苦不堪言,但是效果却不好。我们学校从上个学期开始对习作评价进行了一些改革,每篇作文的总评不再依赖手写,而是由指定的教师制作成评价模板,然后传到群共享供其他教师下载使用。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个改革,但是却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是对学生来说,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学生的习作除了教师和他自己,再没有第三个读者,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的作文都不读。什么样的习作评价方式既能减轻教师负担,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习作的价值,消除“习作焦虑症”呢?“云评价”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推送到“云平台”中的班级圈,笔者先进行评价、点赞,然后发动家长、学生参与评价、点赞,最后再把点击率高的、点赞数高的优秀作文发表在学校的网站,以及其他网络空间平台上,让学生的习作拥有更多的读者。有了这些读者的认可和督促,学生就会努力写出与众不同的习作。
四、“云教研”——漫步云端,消除习作焦虑
在云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习作教研圈”,由教研组长定出每个学期教研的主题。例如,本学期我校习作教研的主题定为“漫步云端——云环境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课例研究”。借助云平台,每月一节习作课,我们是这样开展教研活动的。首先,课前网络磨课——由开课教师定好课题,同年段教师围绕课题集备,形成集备教案,再推送到“习作教研圈”;接下来,开课教师在录播室上课,上完课把课堂实录推送到“习作教研圈”,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最后,开课教师根据教研情况反思、总结,形成研究课例,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实现资源共享。“云教研”不受时空限制,教师不必冒着严寒酷暑到现场听课,既减轻了授课教师的压力,也解放了听课教师。这样双赢的教研活动,哪个教师不喜欢?“云教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西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