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乡土地理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是初中学生在课堂中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途径,乡土地理的运用就是让学生在“小家”中看到“大家”,贵州本身就是地势结构丰富的地区,符合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点的要求,缩短了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感,同时,乡土地理的开展,还能够降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初中地理学科的百花齐放。
  关键词:初中地理;乡土资源;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53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学习不是生活的二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乡土是学生生长的地方,乡土地理就是学生的生活,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初中课堂上乡土地理的融会贯通,地理相对于学生会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实现地理知识取自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的双赢。
  一、降低接受新知识的难度
  初中地理是学生要面临的一个全新学科,知识点繁多,且都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无法以较快的速度适应新的学科环境。但乡土地理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地理知识,就是学生们熟悉的家乡自然环境,亲切感油然而生[1]。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的难度降低了,还在学习中重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例如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一课的学习,教材中主要就是依据中国境内纵横分布的山脉,来学习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判断依据,学习中国各个省份主要的地势特点,有没有什么著名的地势结构。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乡土地理的优势,比如贵州市是我国典型的高原地区,地势整体呈现西高东低,自中部向东、北、南三个方向倾斜,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貌都在贵州境内出现,比如著名的黔灵山,梵净山等等。对复杂的地理知识做乡土化的处理,更加直观,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简单,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二、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把乡土地理应用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在情感方面,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了解当下的国情和政策,促进思想道德层面的进步。同时,乡土地理的应用,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初中地理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在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课,就是初中地理与乡土地理完美融合的案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更仔细的描绘家乡贵州。比如,可以描述贵州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煤、贡、重晶石、磷、铝土的储存量和产量都在全国位列前茅;水资源方面,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的水量充足,优势明显,给水资源的开发带来的便利。但反光当下贵州省的发展,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贵州境内本就石灰岩广布,在加上不合理的垦殖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明显,地质灾害频发,干旱、冰雹等灾害性的天气也开始出现。这些贵州省的优势与环境问题,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家乡的认知,还激发了学生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2]。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把地理理论与实际的地理现象连接起来,才能达到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乡土地理正是这样的存在[3]。它可以把初中地理中的理論与问题落实到相应的实际乡土问题中,把书面化的语言立体化,形象化,学生对乡土地理问题的解决也会形成自己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祖国输送建设人才提供保障。在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我们怎样学地理》中,主要讲了地理应用的基础知识,比如怎么辨别方向,怎样看地图等等。应用到乡土教学,教师可以找一张贵州省的地图,以遵义市为例,判断一下遵义市为例,判断一下遵义市位于贵州省的什么方位,判断一下贵阳市在遵义市的什么方向。同样在进行认识地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找一张中国地图,根据自己对贵州省的了解,在地图中找到贵州省。教师借助一些特殊的教学工具,比如地图拼图,能够在游戏中了解中国各个省份的形状,地理位置等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实践了方向和地图的理论,还对国家有了一个整体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服务生活,服务社会,当这个目的的实现出现瓶颈时,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寻找更优的出路。乡土地理概念的提出,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最好印证。如果将乡土地理应用到初中地理中,能够降低学生接受新鲜知识的难度,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培养素质形人才的要求,为国家的人才建设提供教育支撑。
  参考文献
  [1]梁艳丽.试论乡土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4(45):117-117.
  [2]赵卫玲.乡土资源——初中地理教学的"激活素"[J].黑河教育,2020,000(006):31-32.
  [3]刘辉.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乡土资源之我见[J].成功:中下,2017(18):00141-00141.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是网络媒体横行的时代,无网络寸步难行,又是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长大,没有网络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是不完整的,难以满足他们内在的成长要求,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古灵精怪,学习能力较强,视野也相对开阔,更需要网络教学加以辅助,吸引学生的目光,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此,对小学数学网络教学展开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网络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来说,实验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学生化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化学观察力,更能培育学生的化学思维力、化学创造力。作为教师,必须树立“大学科”意识,拥有“大学科”视野。通过化学实验,引发学生的化学深度学习,让学生获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能力,生成化学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化学实验的微改进案例及启示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数学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是小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文化教学融入教学活动中,合理挖掘数学文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以下对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70  引言  數学教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心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当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抗挫折能力不够,就需要不断强化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适应环境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家庭和社会也要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促使每一名学生得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领域也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变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以强大的姿态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渗透。教学领域自然也概莫能外。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强化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提出多维度要求,其中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价值以及人文素养的发展等。而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围绕学生的推进课程目标的落实则是教学有效性最基本的体现。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互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教育教学前进的脚步,真正与班级管理的高效运行紧密的结合起来。想要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就需要展示其艺术性和技巧性,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铺垫。作为中职班主任,要认清自己在班里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实现与学生地位的转化,彻底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敢于创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出切实可行的班級管理方案,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真的总结班级管理的经验,真正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成为学生成
期刊
摘要:巧妙地组织体育课堂,使小学体育在“乐中寓教,轻负高效”的教育理念中开展,这是对每一个体育教师的挑战和考验。随着教育部门新课改的发展,教师备课也要懂得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一方面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实施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要合理巧妙的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可以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游戏化和生活化。有目标、目的的去选择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体育教学的内容在课外也能得到延伸,既能使学生身体
期刊
摘要:伴随着中职教育教学体制的完善,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发展,更为明显,其教学改革的进程和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全新的教学局面,促使课堂教学任务得以顺利的实现。作为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对专业性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开发,立足教学实际,敢于进行创新,努力进行课程内容的延伸,变革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电子专业知识的热情,全面组合教学内容,开发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中职电子专业知识
期刊
摘要: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转型,这不只是在知识层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理层面的转变。农村小学生升到初中就是要面临一个环境更好,人数更多的新校园,可能会出现不适应,逃避,厌恶,自卑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做好农村学生小升初的有效对接,做好提前研读,积极的沟通交流,做好农村学生小升初的心理适应工作。  关键词:学生心理;小升初;心理变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