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分层次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熏陶下,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探讨
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只能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导致基础好的“鹤立鸡群”,基础差的“望尘莫及”,使得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严重挫伤了学生进一步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
我校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创设一种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的个性化教学,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来谈一谈具体做法。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做到总体目标统一,具体要求不同,即本节课中教材规定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都应该掌握,但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速度、理解知识的层次、各种练习的设计、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素质及个体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优等生,B为中等生,C为后进生),并分别制定教学目标为创新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基本性目标。创新目标是指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大纲范围能有所拓宽,对教材内容有所深化;发展性目标是指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拓宽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基本性目标是指学生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由于体育课程内容不是唯一的,它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因而这种分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求授课教师上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备好课,使课时具有周密的计划性和显著的针对性。
二、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
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学情。由于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均有所不同,更由于教学组织工作是动态的,组织形式的运用与教学内容、课的类型、场地器材、学生情况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随着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要随时随地注意层次的变化,因人因时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与要求。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同一教材也有不同的教学分组形式,同一教材新授课和复习课也是不同的,一节课中一个教材与两个教材也是不相同的。可先根据上学年体育成绩大致分层,然后将本期的各项测验成绩与上学年成绩比较,初步认定学生的层次,再根据平时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考察摸底,进行综合能力评判,最后以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
三、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般要求低起点,多层次。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既尽量使教学系统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又不断地打破平衡,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应很好地利用上课的时间与空间,对能力强的学生要尽量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要特别关心和照顾好有心理障碍、体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可通过观察教师示范、重温技能、练习体会,进而对所学技术动作产生类比、联想,逐步通过试探练习过渡并迁移到新的教学内容,在练习和研究中发现新知识和新技能,达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目的。
对于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可设置一些素质练习及辅助性和诱导性练习的内容,编制好练习顺序,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同时,安排练习内容必须注意合适的梯度,逐渐增加创造性因素,或把某一动作进行适当引伸和变化。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搜集与评定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及时反馈评定效果,有针对性组织练习,从而逐步形成合作学习、互相促进、异步达标、各得其所的动态发展状态。
四、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
要做到A、B、C三层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应注意三个结合:1.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即整体问题集体讲,个别问题单独讲,决不占用学生极其宝贵的练习与交流时间;2.讲解与自学相结合,即教师在讲清关键重点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合作探讨或个人自由练习;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课内未得到纠正和巩固的,应力求在课外进行适当延伸或补充。
教师要热爱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很棒的,要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以细心的关怀和耐心地帮助。无论是选拔尖子还是辅导差生,都要伴之以强有力的思想工作,不断地给予鼓励与支持,使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建立起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桃子”。
五、全面地考核评定成绩
要做到综合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补其所短,激励进步,使后进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中等生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增强进一步努力的信心;优等生知道学无止境,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考核与评价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是否积极、锻炼是否认真刻苦等方面为主,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考查和测验,并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的意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实践表明,在体育课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抓两头促中间,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了质量的提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基本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 冯克诚, 舒达.素质教育模式与评估督导实用全书[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3.
摘 要 分层次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熏陶下,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探讨
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只能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导致基础好的“鹤立鸡群”,基础差的“望尘莫及”,使得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严重挫伤了学生进一步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
我校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创设一种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的个性化教学,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来谈一谈具体做法。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做到总体目标统一,具体要求不同,即本节课中教材规定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都应该掌握,但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速度、理解知识的层次、各种练习的设计、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素质及个体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优等生,B为中等生,C为后进生),并分别制定教学目标为创新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基本性目标。创新目标是指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大纲范围能有所拓宽,对教材内容有所深化;发展性目标是指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拓宽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基本性目标是指学生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由于体育课程内容不是唯一的,它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因而这种分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求授课教师上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备好课,使课时具有周密的计划性和显著的针对性。
二、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
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学情。由于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均有所不同,更由于教学组织工作是动态的,组织形式的运用与教学内容、课的类型、场地器材、学生情况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随着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要随时随地注意层次的变化,因人因时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与要求。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同一教材也有不同的教学分组形式,同一教材新授课和复习课也是不同的,一节课中一个教材与两个教材也是不相同的。可先根据上学年体育成绩大致分层,然后将本期的各项测验成绩与上学年成绩比较,初步认定学生的层次,再根据平时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考察摸底,进行综合能力评判,最后以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
三、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般要求低起点,多层次。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既尽量使教学系统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又不断地打破平衡,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应很好地利用上课的时间与空间,对能力强的学生要尽量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要特别关心和照顾好有心理障碍、体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可通过观察教师示范、重温技能、练习体会,进而对所学技术动作产生类比、联想,逐步通过试探练习过渡并迁移到新的教学内容,在练习和研究中发现新知识和新技能,达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目的。
对于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可设置一些素质练习及辅助性和诱导性练习的内容,编制好练习顺序,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同时,安排练习内容必须注意合适的梯度,逐渐增加创造性因素,或把某一动作进行适当引伸和变化。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搜集与评定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及时反馈评定效果,有针对性组织练习,从而逐步形成合作学习、互相促进、异步达标、各得其所的动态发展状态。
四、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
要做到A、B、C三层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应注意三个结合:1.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即整体问题集体讲,个别问题单独讲,决不占用学生极其宝贵的练习与交流时间;2.讲解与自学相结合,即教师在讲清关键重点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合作探讨或个人自由练习;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课内未得到纠正和巩固的,应力求在课外进行适当延伸或补充。
教师要热爱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很棒的,要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以细心的关怀和耐心地帮助。无论是选拔尖子还是辅导差生,都要伴之以强有力的思想工作,不断地给予鼓励与支持,使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建立起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桃子”。
五、全面地考核评定成绩
要做到综合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补其所短,激励进步,使后进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中等生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增强进一步努力的信心;优等生知道学无止境,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考核与评价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是否积极、锻炼是否认真刻苦等方面为主,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考查和测验,并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的意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实践表明,在体育课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抓两头促中间,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了质量的提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基本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 冯克诚, 舒达.素质教育模式与评估督导实用全书[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