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里娜并发症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72939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飓风卡特利娜已经过去,新奥尔良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开始,但这场飓风留给人们的记忆,以及留给媒体的话题,恐怕不会随着新奥尔良人的生产生活恢复正常而结束。
  也许几十年后,人们还会记得,甚至讨论这场天灾,因为至少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场天灾,再加上捎带的人祸,影响十分恶劣,用美国《新闻周刊》的话说就是不亚于海湾战争。
  在评价卡特利娜带给美国的打击时,有不少媒体都把重点放在它对新奥尔良城市本身的毁灭性伤害,尤其是给新奥尔良人带来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事实上,卡特利娜伤害美国如此之重,关键不仅仅是卡特里娜本身风速过高(高达每小时175英里),海浪过猛,也不仅仅因为新奥尔良是一座大城市,而是因为新奥尔良是一个大港口,一个位于墨西哥湾,既是产油、炼油基地,又是运输(尤其是石油)中心的一个大港口。
  新奥尔良所在的墨西哥湾,生产美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原油与天然气,而且美国有好几大炼油厂也都在新奥尔良附近,占美国汽油总产量10%以上。
  同时,这里不仅是美国油轮的常用港口,还连接着美国六大公路网,以及密西西比河驳船中心,是美国粮食、咖啡、钢铁等大宗货物的出港口。
  受灾后,美国所有报道除了灾情速描与政治批判,剩下的几乎都在讨论卡特利娜的经济影响,而在经济影响中,新奥尔良人最关心的可能是家庭财产,而更多美国人最关心的是汽油,不是保险业,更不是GDP。
  在同一天的报道中,《新闻周刊》与《纽约时报》的观点不约而同:卡特利娜给美国人造成的最明显变化是油价升高。
  在飓风最严重的一天,新奥尔良汽油价格一夜之间上涨50%,从每加仑1.98美元涨到每加仑3美元。同时,纽约证交所原油价格一天上涨2.61美元,冲到每桶69.81美元,涨幅接近4%。
  作为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很多人每天都需加油,但飓风之后,加油不仅要排队数小时,而且还可能加不上。总统布什在救灾讲话中,号召大家少烧点油,节约能源,结果被嘲笑了好一番,因为问题已经不是节约不节约,而是能否买得上。
  面对严重的灾情与混乱的场面,能保持高度清醒与镇定的似乎只有经济学家,他们高呼:大家不必惊慌,更不必失措,这石油危机不算什么,不足为奇,美国30年前早就经历过(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时,油价曾一度高达40美元一桶,折合成今天的价格,差不多80美元一桶,而当前油价刚70美元,而且还是爬上来的,不是跳上来的。
  如果再倒过来算,每桶原油至少要突破100美元,才能赶上80年代那场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
  但很快有人指出,两者可比性不大,所谓的换算更是儿戏,经济学家不过是在自欺欺人,因为1973年那场石油危机源自中东国家的石油禁运,既不是因为石油资源与采油设施受到破坏,也不是单单针对美国。
  卡特利娜不同,它摧毁的是美国的钻井平台、油井及炼油厂,相当于每日产油能力损失130万桶,而且只限于美国。
  更重要的,过去美国还可以通过谈判,甚至挥舞大棒,让中东国家解除禁运,提高产量、出口量等。现在几乎不可能,一方面中东各地的钻井平台基本上都已经满负荷运转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尤其是OPEC国家中,朋友越来越少,人缘越来越差。
  美国与尼日利亚的关系一直亟待改善;占领了伊拉克,但还远未能转化为产油生产力;这两年又开始与伊朗交恶,还怀疑人家的总统参与过N年前的人质事件;前不久,又有美国某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放话要暗杀委内瑞拉总统,使两国本来就脆弱的关系再受重创。如今,美国遭灾,怎么可能指望得上他们?他们不落井下石就谢天谢地了。
  不出所料,油价在冲到68美元一桶后没有打住,一度超过70美元一桶,急得美国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
  卡特利娜已经远去,但批评的飓风尚未结束。不仅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投入批评的洪流,以抨击政府救灾不力为己任,连《印度时报》的编辑都打趣说:“今年夏天,印度也遭受过洪水,并死伤千人,但没有偷窃,没有抢劫,也没有石油危机。”
  俄罗斯一家媒体更有意思,嘲笑布什花两天时间研究出入墨西哥湾的卡车路线,结果忽略了这里是水灾。真是天降大灾于斯人也,斯人乱作一团。
其他文献
两家民营企业买下深圳航空的控股权,其背后的得益格局复杂异常    如果说2005年3月11日奥凯航空的首航还仅仅是一个象征而已,那么2个多月后深圳航空的股权拍卖则标志着民营资本对一片天空的实实在在的“占领”。5月23日,民营企业亿阳集团和汇润投资以27.2亿元(起拍价18亿元)的价格联手竞标成功,从国有企业广控集团手中买下深圳航空65%的股权。  作为一家地方性航空公司,深圳航空是中国航空业的一个
期刊
新三大梯队谁主沉浮  随着面板供过于求,平板电视价格在2005年急速下降到符合人们消费预期的空间,持币待购变成现实消费行为,市场将呈爆发性增长趋势。“老三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板块异动,彩电市场的一些新军作为第三梯队,凭借价格战快速拓展市场份额,但无技术支撑的价格战在平板时代底气颇为不足;索尼为首的日本部分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但没有能迅速转化为市场需求,在市场表现十分被动,已经沦为第二梯队;随着面板
期刊
周鸿袢个人完成了从创业者到风险投资商的角色转换,留下了一个传奇性的3721故事  失去周鸿袆拘雅虎就在眼前,失去3721的雅虎中国却不可想像。历史不能重复,如果知道两年后雅虎中国会被阿里巴巴并购,那么2003年的周鸿 ,还会袆会仍然选择将3721卖给雅虎中国?  2005年8月12日,马云用阿里巴巴40%的股权,高高兴兴的换到了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外加10亿美元,当然这包括3721。周鸿伟在此之前
期刊
业内有人指责,诺亚舟像一个行业异类。正是有了这种“异类”精神,诺亚舟这个“娃娃”敢于挑战行业霸主地位,而且如愿以偿  2005年新年刚过,荷兰霸菱就宣称注资诺亚舟公司1.3亿元人民币。这是荷兰霸菱投资亚洲公司2005年在亚洲的第一个大动作。同时,这也是境外风险投资机构首次资本介入我国教育电子行业,成为国内电子辞典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融资交易。  荷兰霸菱指出:“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教育产品,NP-i
期刊
德隆的产业整合不乏经典。唐万新留下一堆被人觊觎的遗产    德隆国际曾如此自述:德隆国际是一家致力于整合中国传统产业,立足于资本市场与行业投资相结合的国际化战略投资公司,致力于创造中国传统产业新价值。其企业愿景为在战略投资行业成为龙头;3~5年内成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建立一个世界级的“企业精英俱乐部”,汇集最多领袖级经营人才,成为连结中国与世界经济主流的桥梁。  唐万新则在公司的干部会上公开宣称
期刊
21世纪不动产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美国商业房地产的圣经    “像细菌一样繁殖,像打印纸一样复制”。  上个世纪70年代,两个经纪人出身的美国小子——巴特莱尔与费舍尔在美国加州创立21世纪不动产公司。当时他们不会想到,仅仅4年后,这家公司的营业额已高达10亿美元。此后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不动产的业绩也层层飙升。经过了30多年成功运作的经验,如今,他们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美国商业房地产的
期刊
在硅谷创业、从制造微处理器起步、继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的英特尔公司,在37个春秋的日夜更替中,一直有四位勇者轮替执掌。如果说IT领域的竞争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跑,那么英特尔则一直迅步疾飞,而四位领跑者功不可没。近日,英特尔将接力棒顺利传递给第五代CEO,他是否能将英特尔带入一个新纪元?  本刊记者曾经直接接触过英特尔三位CEO。罗博特·诺宜斯已经永远无缘见面了,他于1990年已经去世,对他的
期刊
ST吉纸没能“夺”下“破产第一股”,张近东的兄弟却借之走上了资本市场    2005年8月31日,已经暂停上市的ST吉纸(SZ 000718)发布一纸公告,事关其控股权转让。在同一日公布的半年报中,这家连续亏损3年、资不抵债的公司居然取得净利润3012万元。  当然,ST吉纸没什么神奇的起死回生术。从2003年2年以来一直停产至今,200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只有可以忽略的28万元,但补贴收入就有
期刊
在内衣界引入类似营销策略,倪学善并非第一人,但将此提炼为一种理论,并一往无前的尝试全国推广,却无他例可循。他的目标是通过以“让利”为内容的FCL营销模式给北极新秀的终端建设打开一道通往全国的市场之门。但另一方面,“让利”后的风险被转嫁,“100%退货”背后的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似乎就横在他们的前进道路上。    7月18日晚上,出现在温州服装商会主办的服装营销模式研讨会上的温州北极新秀服饰有
期刊
德隆的机会来自潜规则,德隆的操作是隐规则,德隆的危机源于显规则    如今再回头去看德隆的发展历程,并不会有迷宫般的感觉。在其清晰的轨迹中,与其他民营企业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早期经营范围杂乱、不固定,四处寻找机会,只为赚钱。但依靠资本市场完成原始积累后,德隆的思路明显发生转变,它渴望获得产业上的认同,企图从草莽变身为正规军。    第一阶段:创业和原始积累  唐万新的两点结论:  正道走不通和轻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