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飓风卡特利娜已经过去,新奥尔良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开始,但这场飓风留给人们的记忆,以及留给媒体的话题,恐怕不会随着新奥尔良人的生产生活恢复正常而结束。
也许几十年后,人们还会记得,甚至讨论这场天灾,因为至少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场天灾,再加上捎带的人祸,影响十分恶劣,用美国《新闻周刊》的话说就是不亚于海湾战争。
在评价卡特利娜带给美国的打击时,有不少媒体都把重点放在它对新奥尔良城市本身的毁灭性伤害,尤其是给新奥尔良人带来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事实上,卡特利娜伤害美国如此之重,关键不仅仅是卡特里娜本身风速过高(高达每小时175英里),海浪过猛,也不仅仅因为新奥尔良是一座大城市,而是因为新奥尔良是一个大港口,一个位于墨西哥湾,既是产油、炼油基地,又是运输(尤其是石油)中心的一个大港口。
新奥尔良所在的墨西哥湾,生产美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原油与天然气,而且美国有好几大炼油厂也都在新奥尔良附近,占美国汽油总产量10%以上。
同时,这里不仅是美国油轮的常用港口,还连接着美国六大公路网,以及密西西比河驳船中心,是美国粮食、咖啡、钢铁等大宗货物的出港口。
受灾后,美国所有报道除了灾情速描与政治批判,剩下的几乎都在讨论卡特利娜的经济影响,而在经济影响中,新奥尔良人最关心的可能是家庭财产,而更多美国人最关心的是汽油,不是保险业,更不是GDP。
在同一天的报道中,《新闻周刊》与《纽约时报》的观点不约而同:卡特利娜给美国人造成的最明显变化是油价升高。
在飓风最严重的一天,新奥尔良汽油价格一夜之间上涨50%,从每加仑1.98美元涨到每加仑3美元。同时,纽约证交所原油价格一天上涨2.61美元,冲到每桶69.81美元,涨幅接近4%。
作为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很多人每天都需加油,但飓风之后,加油不仅要排队数小时,而且还可能加不上。总统布什在救灾讲话中,号召大家少烧点油,节约能源,结果被嘲笑了好一番,因为问题已经不是节约不节约,而是能否买得上。
面对严重的灾情与混乱的场面,能保持高度清醒与镇定的似乎只有经济学家,他们高呼:大家不必惊慌,更不必失措,这石油危机不算什么,不足为奇,美国30年前早就经历过(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时,油价曾一度高达40美元一桶,折合成今天的价格,差不多80美元一桶,而当前油价刚70美元,而且还是爬上来的,不是跳上来的。
如果再倒过来算,每桶原油至少要突破100美元,才能赶上80年代那场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
但很快有人指出,两者可比性不大,所谓的换算更是儿戏,经济学家不过是在自欺欺人,因为1973年那场石油危机源自中东国家的石油禁运,既不是因为石油资源与采油设施受到破坏,也不是单单针对美国。
卡特利娜不同,它摧毁的是美国的钻井平台、油井及炼油厂,相当于每日产油能力损失130万桶,而且只限于美国。
更重要的,过去美国还可以通过谈判,甚至挥舞大棒,让中东国家解除禁运,提高产量、出口量等。现在几乎不可能,一方面中东各地的钻井平台基本上都已经满负荷运转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尤其是OPEC国家中,朋友越来越少,人缘越来越差。
美国与尼日利亚的关系一直亟待改善;占领了伊拉克,但还远未能转化为产油生产力;这两年又开始与伊朗交恶,还怀疑人家的总统参与过N年前的人质事件;前不久,又有美国某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放话要暗杀委内瑞拉总统,使两国本来就脆弱的关系再受重创。如今,美国遭灾,怎么可能指望得上他们?他们不落井下石就谢天谢地了。
不出所料,油价在冲到68美元一桶后没有打住,一度超过70美元一桶,急得美国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
卡特利娜已经远去,但批评的飓风尚未结束。不仅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投入批评的洪流,以抨击政府救灾不力为己任,连《印度时报》的编辑都打趣说:“今年夏天,印度也遭受过洪水,并死伤千人,但没有偷窃,没有抢劫,也没有石油危机。”
俄罗斯一家媒体更有意思,嘲笑布什花两天时间研究出入墨西哥湾的卡车路线,结果忽略了这里是水灾。真是天降大灾于斯人也,斯人乱作一团。
也许几十年后,人们还会记得,甚至讨论这场天灾,因为至少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场天灾,再加上捎带的人祸,影响十分恶劣,用美国《新闻周刊》的话说就是不亚于海湾战争。
在评价卡特利娜带给美国的打击时,有不少媒体都把重点放在它对新奥尔良城市本身的毁灭性伤害,尤其是给新奥尔良人带来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事实上,卡特利娜伤害美国如此之重,关键不仅仅是卡特里娜本身风速过高(高达每小时175英里),海浪过猛,也不仅仅因为新奥尔良是一座大城市,而是因为新奥尔良是一个大港口,一个位于墨西哥湾,既是产油、炼油基地,又是运输(尤其是石油)中心的一个大港口。
新奥尔良所在的墨西哥湾,生产美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原油与天然气,而且美国有好几大炼油厂也都在新奥尔良附近,占美国汽油总产量10%以上。
同时,这里不仅是美国油轮的常用港口,还连接着美国六大公路网,以及密西西比河驳船中心,是美国粮食、咖啡、钢铁等大宗货物的出港口。
受灾后,美国所有报道除了灾情速描与政治批判,剩下的几乎都在讨论卡特利娜的经济影响,而在经济影响中,新奥尔良人最关心的可能是家庭财产,而更多美国人最关心的是汽油,不是保险业,更不是GDP。
在同一天的报道中,《新闻周刊》与《纽约时报》的观点不约而同:卡特利娜给美国人造成的最明显变化是油价升高。
在飓风最严重的一天,新奥尔良汽油价格一夜之间上涨50%,从每加仑1.98美元涨到每加仑3美元。同时,纽约证交所原油价格一天上涨2.61美元,冲到每桶69.81美元,涨幅接近4%。
作为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很多人每天都需加油,但飓风之后,加油不仅要排队数小时,而且还可能加不上。总统布什在救灾讲话中,号召大家少烧点油,节约能源,结果被嘲笑了好一番,因为问题已经不是节约不节约,而是能否买得上。
面对严重的灾情与混乱的场面,能保持高度清醒与镇定的似乎只有经济学家,他们高呼:大家不必惊慌,更不必失措,这石油危机不算什么,不足为奇,美国30年前早就经历过(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时,油价曾一度高达40美元一桶,折合成今天的价格,差不多80美元一桶,而当前油价刚70美元,而且还是爬上来的,不是跳上来的。
如果再倒过来算,每桶原油至少要突破100美元,才能赶上80年代那场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
但很快有人指出,两者可比性不大,所谓的换算更是儿戏,经济学家不过是在自欺欺人,因为1973年那场石油危机源自中东国家的石油禁运,既不是因为石油资源与采油设施受到破坏,也不是单单针对美国。
卡特利娜不同,它摧毁的是美国的钻井平台、油井及炼油厂,相当于每日产油能力损失130万桶,而且只限于美国。
更重要的,过去美国还可以通过谈判,甚至挥舞大棒,让中东国家解除禁运,提高产量、出口量等。现在几乎不可能,一方面中东各地的钻井平台基本上都已经满负荷运转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尤其是OPEC国家中,朋友越来越少,人缘越来越差。
美国与尼日利亚的关系一直亟待改善;占领了伊拉克,但还远未能转化为产油生产力;这两年又开始与伊朗交恶,还怀疑人家的总统参与过N年前的人质事件;前不久,又有美国某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放话要暗杀委内瑞拉总统,使两国本来就脆弱的关系再受重创。如今,美国遭灾,怎么可能指望得上他们?他们不落井下石就谢天谢地了。
不出所料,油价在冲到68美元一桶后没有打住,一度超过70美元一桶,急得美国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
卡特利娜已经远去,但批评的飓风尚未结束。不仅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投入批评的洪流,以抨击政府救灾不力为己任,连《印度时报》的编辑都打趣说:“今年夏天,印度也遭受过洪水,并死伤千人,但没有偷窃,没有抢劫,也没有石油危机。”
俄罗斯一家媒体更有意思,嘲笑布什花两天时间研究出入墨西哥湾的卡车路线,结果忽略了这里是水灾。真是天降大灾于斯人也,斯人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