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两基”攻坚的完成,崇左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校办学条件明显得到改善。“两基”达标后,如何巩固和提高成果,如何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教师队伍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一、崇左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2008学年初基础教育综合统计报表显示,目前崇左市中小学教职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统计数据显示,小学教师队伍中30岁以下占22.2%,46岁以上的占34.2%。初中教师队伍中30岁以下占22.7%,46岁以上的占11.4%。高中教师队伍中30岁以下占29.3%,46岁以上的占8.7%。小学教师年龄状况呈老化趋势,农村学校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2 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崇左市小学教师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仅有5人,占0.04%;初中教师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仅为59人,占1.2%;高中教师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仅为141人,占11.7%。
  3 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安于现状,满足现有的学历文凭,继续提高学历水平积极性不高。小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以上216人,仅占2.04%;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以上1372人,仅占28.2%;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16人,仅占1.3%。
  4 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配套。小学段语文、数学教师基本够用,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和外语专业教师明显不足;初中段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专业教师不足;高中段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学科教师不足。有的学校教师总体上不缺编,但某一科或几科教师偏多,有些学科却无专业对口教师。
  5 骨干教师“外流”严重。在调查中发现,骨干教师特别是高级教师“外流”现象较为严重。
  (二)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专业教师少。有的农村小学虽已开全规定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是非专业教师,不少乡镇的农村小学没有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科目的专业教师;二是教育观念落后,崇左市地域广,大多数教师分散在农村,因培训经费短缺,工学矛盾突出,教师培训机会少,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不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三是教学水平不高,农村学校教学设备匮乏,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不少教师仍然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状态。
  (三)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仍不尽人意
  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各种项目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的校容校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各种项目工程都没有涉及到教师住房的改善,同时多年来,地方政府也缺少专项经费投入,造成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根本没有得到解决。据统计,崇左市除城镇部分教职工通过购房、集资建房住上楼房外,其他教职工仍居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低矮阴暗的砖瓦或泥墙房内,不少教职工因在校无房居住而租房或跑教。
  
  二、原因分析
  
  (一)师资配置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要求,调整各学科专业师资配置,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不足,而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剩余的现象;二是教师学科间调整措施及力度未能及时跟上。一方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普通重视不足,没有按时开足课时;三是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师资整体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农村教师观念和教法陈旧;四是教师人力资源的继续教育新机制未能有效落实,知识更新与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少,缺少持久有效的专业支持。这些导致农村地区缺乏高素质教师。
  
  (二)教师编制标准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农村小学教职工编制过紧。农村小学按照自治区1:23的编制核编后,由于学生数逐年减少,核定的编制数也相对减少。但是,山区小学各校相隔较远,学生年龄偏小,各校生源不足一个班级的又不能合并,造成学生人数虽少,学校的年级数却没有少,若按学生数进行核编,这些学校不得不返走复式班教学之路。在开设课程相同,班数相同,但所教年级数不同的情况下,教复式班的教师工作量就相对增大。教学点教职工编制明显不足,虽然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时给了教学点附加编制,但仍不能解决教学点教职工编制不足的问题。
  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出现了新的问题。尽管在核定编制时,农村寄宿制学校都不同程度地配备了后勤管理人员编制,但后勤管理人员编制配备标准过低,致使寄宿学生较多的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不够用,工作负担过重,许多后勤工作都由教师来完成,增加了教师工作负担,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高中教师缺人问题主要是核编工作滞后造成的。按规定,教师编制二年一核,上次是2003年依据当年高中在校生人数核编。近年来,我市高中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08年,学生数与建市初已经翻番,但教师编制没有随高中规模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教师补充出现受编制所限的困难。
  
  (三)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是教师流动困难。县域内教师流动需经过县人事调配领导小组研究讨论,方能进行调配,县教育行政部门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调剂教师很困难。二是教师补充不及时。一些县自大中专毕业生直接分配政策取消后,至今尚未向农村小学、初中补充过新教师,一些县补充的教师大部分是到高中学校任教,能派到农村小学、初中的教师数量非常少。
  
  (四)财政投入不足,制约了人员补充和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讲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造成的。有的县(市、区)领导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在中小学教师缺编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基础教育人力成本而不愿引进正式教师。师资培训经费不足,各级教师培训工作举步维艰,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培训。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长期不能接受较高水平的培训、学习,造成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水平低下。
  
  三、对策建议
  
  (一)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有效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
  一是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办法。改变现行以县为单位按学生数核编的办法,试行以学校为单位,按班级数 兼顾班额的核编办法(大班额按人数,小班额按班数)。改变由县编制部门直接核定编制到学校的做法,实现由县编制部门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总额内,科学确定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依据在籍学生数、标准班额、每班教师定员等指标,计算并分配中小学编制数额。各县(市、区)可根据学生数量、学校布局调整、本县财政状况、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及时调整教师编制数量,实现县域内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
  二是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用(聘任)制。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统一,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完善考核制度。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逐步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
  
  (二)合理调整教师队伍内部布局,促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
  一是有计划地招录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制定中小学教师招录计划,根据学段和学科结构先急后缓,分步实施。高中段要按现有学生数核算编制,缺编人员逐步补充。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优先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义务教育学校任教。高中教师的补充,在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同时,注意吸收具有教师资格的其他高等院校毕业生。
  二是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对不适应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教育部门会同人事部门做好安置工作。年轻教师可参照公务员分流政策安排进修或分流;年龄较大且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考虑实行离岗政策;非教学人员超比例配备的学校,应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其中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调整到教学岗位上去;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坚决予以分流。
  三是积极稳妥地解决代课人员问题。目前,崇左市仍有天等县聘有代课教师379人,要按照自治区确定的时间表清退代课人员,不得再聘请新的长期代课教师。因教师脱产学习(1年以上)或教职工请产假、病假(3个月)以上需要聘请代课人员顶岗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方案,经财政部门同意,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下达控制数。教师脱产学习的聘用代课人员控制数按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核定,教职工产假、病假的聘用代课人员控制数按不超过教职总数的0.5%进行核定。对临时顶岗的代课人员,要实行合同管理,明确聘期、权利、义务和待遇,规范用工制度。
  四是采取倾斜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积极做好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落实相关政策,建立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交流制度。落实“在县城以上(含县城)工作的城镇中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必须到农村学校或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的规定,把城镇超编教师定期轮换到缺编的农村学校,把人才密集的学校的教师调整到条件较差、人才紧缺的薄弱学校,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习。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和提高学历进修学习,力争实现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1年12月在《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中提出的“2010年,全区60%的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50%的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25%的高中教师具有硕士学历”的目标。严格执行教师合格学历政策,对于学历不合格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分流或调离工作岗位,将学历合格与提高作为教师晋升、评优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是全面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扩大培训覆盖面,要特别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采取“三个一点”(政府、学校、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解决培训经费紧缺的问题。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将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
  三是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从实、从细抓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成效,做到学有计划、学有目标、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杜绝学习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现象的发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检查督促机制,严格把好“合格证书”关。对于没有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的教师,要督促其整改。
  (四)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工作条件,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建议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园丁安居工程”,逐步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的问题,使广大农村教师安居乐业,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五)全面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终身从事教师职业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教育部所属的6所师范大学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在其它师范院校逐步推行这一政策,吸引最优秀的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终身服务教育事业。从长远看,这才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治本之策。
  
  责编 覃敏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一种规则与应用教育,学生很容易因为疏忽、理解偏差等原因而出错,这种"错误"应当成为教师教育的契机,它提供了学生辨析是非、纠正错误的好机会。探索了对作业"再次
<正>在北方,秋冬季节果树的管理,直接关系着果树翌年的产量与果品品质。尤其是在冬季,北方气温较低,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极易导致果树遭受冻害,影响翌年果树的产量。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优化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不对接、人才培
[摘要]本文在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改善教育环境、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等。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 创新能力 教育方法 能力培养    21世纪的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促使受教育
动画片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生活化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深受儿童的喜爱,一休、孙悟空、喜羊羊等动漫角色成为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动画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