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家访、电话、校信通等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在有效沟通家庭与学校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何构建一种可以很好沟通学校、家庭和学生信息的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三部分中家庭学校的沟通往往忽视学生本身,那么"三位一体"的家校互动学习模式在沟通家校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把学生的参与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构建学习型家庭。
关键词:三位一体;家校互动;学习平台
一、教育中家校互动的一般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人为:"如果整个社会尤其是家庭重视教育,入股家庭没有较高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学校教师付出怎样的努力,学生的培养要想取得完满的效果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没有理由否认,家庭教育在当今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化,知识经济的今天,家庭如果不能够与学校和社会同步,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那么学生将更加容易收到社会不良信息的侵蚀,将对学生整体的发展不利。
所谓"家校互动"指的是在学校家庭从分沟通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合力育人。家校的互动合作可以使学生收到两封面系统一致各具特色的教育影响[1]。如果家庭的教导和学校的教育能够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就更容易使学生具备多重受益终身的素质,更完满地完成个体社会化的目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著中还强调:"社会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复杂的,学校的教育不能是唯一的教育"。那么在当前我国的家校互动中主要是信息的流动,包括信息单向流动和信息双向流动两种模式。传统的家访,家长到学校探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都属于信息单向流动。包括当下使用较为普遍的校信通也属于信息的单向流动。只有当信息和影响达到了双向流动甚至是多项流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家校"互动"
近十年以来,我国家校互动的方式只要通过互联网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4%。上网费用继续下调,电脑的使用更加普及。形成了一系列通过网络的家校沟通模式。不仅如此,我国手机网民用户呈爆炸式增长,自2010年到2012年,短短两年时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增加2.48亿,截止2012年7月,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31亿。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总体网民数量的66.67%。一份针对学生家长使用手机状况的调查显示,在1500多份的调查基数上,家长使用手机的比率为98.97%,其中手机具备上网功能的比率为89.11%。
电脑与手机的普及给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带来了便捷,也使得通过网络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成为一种更高效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通过网站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这一平台的优点在于,教师家长可以便捷地浏览学生、学校、学业信息,例如学校班级介绍、课程信息、教师发布的教学计划、课表、成绩查询等。比较常见的是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的学校门户网站和相关分页。另外也有一些专门提供家校互动的网络平台,例如:浙江大学万朋家校互动平台、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等。这些平台信息量大,功能强大,权威性强,但是也面临开发成本巨大,开发周期较长、需要配备专门技术人员等不利因素。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网站家校互动是在半虚拟的情况下进行家校沟通,没有能够把浏览人信息,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一对一信息提供在平台上,更不能进行面对面沟通。
二是即时通讯工具的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腾讯QQ软件,是使用最普遍的平台,可以很流畅地完成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和家长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实现即时沟通,留言可能很长时间才被看到,造成信息不及时与遗漏。QQ的免费性和信息发布面广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交流不够正式和严肃,随意性较强,专门针对教育教学的应用功能不足,容易受到广告,游戏等信息的影响,因此通过QQ的家校信息沟通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三是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平台。这些平台或工具对于家校互动只能祈祷辅助作用,不可能成为家校互动的助理平台,而且这些平台也都是基于虚拟或者半虚拟的沟通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家长对于面对面交流信息的需求。
二、我国中学教育家校互动需面向建立学习型家庭的目标
家校互动平台的建立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但是又必须在有效控制学生上网的情况下促进他们的交流与沟通[2]。同时整合传统的家长座谈,家访等交流模式,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可行的设备和平台。并且还能够把这些终端连接成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种工具可以相互沟通,只用一个账号,就可以接受和发布信息,并且通过账号接受短信,在线下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面对面交流。我们知道,再先进的通讯工具交流都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那么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可以由专业公司设计一套手机APP,当下载人数和应用人数广泛的情况下建立电脑终端软件,实现手机应用,手机短信,电脑,平板电脑之间的信息无缝连接,对于具体的APP应用的设计平台,作者会有专门论述,这里先陈述理念。
既然从理论上可以建立一套以手机应用和短信推送为主要功能的信息沟通平台。那么,相应地,这一互动方式就会改变人们的理念,改变家校互动的目标,模式等理念。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学习型家庭"的目标。当今的教育据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随着家庭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普遍,家长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尤为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良好的家校互动,推动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变,成为对新型家校互动提出的目标。
传统的家校互动呈单向信息交流方式,主要是发放成绩单,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学习型家庭的目标下,就要求家校互动实现双向乃至多项信息流动。传统的家校交流方式很难达到家长和教师的分流。学习型家庭的建立需要基于信息的充分和互动,需要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3]。包括友好简便的用户界面,教学信息数据库的支持,以及线下活动的广泛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型的家校互动目标。尤其是线下活动,这里指的是除了在线上更新发布信息外,还应该有家长与学校的预约家访,家长会,家长信息交流等互动组织和方式,这就要求学校配合,甚至在特定时间频率下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学习型家庭的建立需要家庭成员以学生教育的基本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教育信息的广泛沟通营造整个家庭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在教室的带动下家长和学生处于持续的学习长进中。并使这种状态更加开放,互动,相互鼓励,学习共勉。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现在的网络视频教室,网络公开课,手机学习软件不断更新,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的家校互动方式必须带动学习理念的转变,那么这种转变就需要从信息化入手,带动家庭成为学习型的家庭,开放教育的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基数更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才能在课堂之外学生的教育里注入持久的活力。例如建立"家长课堂"开展"主题讲座",家长心得交流会等。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型家庭的转变带动学习型家庭活动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进行更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更贴切的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材料,为学校教学提供给更多的因材施教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繁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2]曲丽君.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4).
[3]Aroyo,L,Dolog,P.Interoperability in Personalized Adap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06,9(2).
作者简介:李富菊(1980.7-),女,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三位一体;家校互动;学习平台
一、教育中家校互动的一般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人为:"如果整个社会尤其是家庭重视教育,入股家庭没有较高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学校教师付出怎样的努力,学生的培养要想取得完满的效果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没有理由否认,家庭教育在当今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化,知识经济的今天,家庭如果不能够与学校和社会同步,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那么学生将更加容易收到社会不良信息的侵蚀,将对学生整体的发展不利。
所谓"家校互动"指的是在学校家庭从分沟通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合力育人。家校的互动合作可以使学生收到两封面系统一致各具特色的教育影响[1]。如果家庭的教导和学校的教育能够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就更容易使学生具备多重受益终身的素质,更完满地完成个体社会化的目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著中还强调:"社会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复杂的,学校的教育不能是唯一的教育"。那么在当前我国的家校互动中主要是信息的流动,包括信息单向流动和信息双向流动两种模式。传统的家访,家长到学校探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都属于信息单向流动。包括当下使用较为普遍的校信通也属于信息的单向流动。只有当信息和影响达到了双向流动甚至是多项流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家校"互动"
近十年以来,我国家校互动的方式只要通过互联网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4%。上网费用继续下调,电脑的使用更加普及。形成了一系列通过网络的家校沟通模式。不仅如此,我国手机网民用户呈爆炸式增长,自2010年到2012年,短短两年时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增加2.48亿,截止2012年7月,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31亿。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总体网民数量的66.67%。一份针对学生家长使用手机状况的调查显示,在1500多份的调查基数上,家长使用手机的比率为98.97%,其中手机具备上网功能的比率为89.11%。
电脑与手机的普及给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带来了便捷,也使得通过网络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成为一种更高效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通过网站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这一平台的优点在于,教师家长可以便捷地浏览学生、学校、学业信息,例如学校班级介绍、课程信息、教师发布的教学计划、课表、成绩查询等。比较常见的是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的学校门户网站和相关分页。另外也有一些专门提供家校互动的网络平台,例如:浙江大学万朋家校互动平台、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等。这些平台信息量大,功能强大,权威性强,但是也面临开发成本巨大,开发周期较长、需要配备专门技术人员等不利因素。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网站家校互动是在半虚拟的情况下进行家校沟通,没有能够把浏览人信息,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一对一信息提供在平台上,更不能进行面对面沟通。
二是即时通讯工具的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腾讯QQ软件,是使用最普遍的平台,可以很流畅地完成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和家长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实现即时沟通,留言可能很长时间才被看到,造成信息不及时与遗漏。QQ的免费性和信息发布面广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交流不够正式和严肃,随意性较强,专门针对教育教学的应用功能不足,容易受到广告,游戏等信息的影响,因此通过QQ的家校信息沟通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三是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平台。这些平台或工具对于家校互动只能祈祷辅助作用,不可能成为家校互动的助理平台,而且这些平台也都是基于虚拟或者半虚拟的沟通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家长对于面对面交流信息的需求。
二、我国中学教育家校互动需面向建立学习型家庭的目标
家校互动平台的建立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但是又必须在有效控制学生上网的情况下促进他们的交流与沟通[2]。同时整合传统的家长座谈,家访等交流模式,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可行的设备和平台。并且还能够把这些终端连接成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种工具可以相互沟通,只用一个账号,就可以接受和发布信息,并且通过账号接受短信,在线下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面对面交流。我们知道,再先进的通讯工具交流都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那么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可以由专业公司设计一套手机APP,当下载人数和应用人数广泛的情况下建立电脑终端软件,实现手机应用,手机短信,电脑,平板电脑之间的信息无缝连接,对于具体的APP应用的设计平台,作者会有专门论述,这里先陈述理念。
既然从理论上可以建立一套以手机应用和短信推送为主要功能的信息沟通平台。那么,相应地,这一互动方式就会改变人们的理念,改变家校互动的目标,模式等理念。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学习型家庭"的目标。当今的教育据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随着家庭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普遍,家长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尤为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良好的家校互动,推动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变,成为对新型家校互动提出的目标。
传统的家校互动呈单向信息交流方式,主要是发放成绩单,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学习型家庭的目标下,就要求家校互动实现双向乃至多项信息流动。传统的家校交流方式很难达到家长和教师的分流。学习型家庭的建立需要基于信息的充分和互动,需要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3]。包括友好简便的用户界面,教学信息数据库的支持,以及线下活动的广泛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型的家校互动目标。尤其是线下活动,这里指的是除了在线上更新发布信息外,还应该有家长与学校的预约家访,家长会,家长信息交流等互动组织和方式,这就要求学校配合,甚至在特定时间频率下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学习型家庭的建立需要家庭成员以学生教育的基本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教育信息的广泛沟通营造整个家庭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在教室的带动下家长和学生处于持续的学习长进中。并使这种状态更加开放,互动,相互鼓励,学习共勉。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现在的网络视频教室,网络公开课,手机学习软件不断更新,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的家校互动方式必须带动学习理念的转变,那么这种转变就需要从信息化入手,带动家庭成为学习型的家庭,开放教育的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基数更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才能在课堂之外学生的教育里注入持久的活力。例如建立"家长课堂"开展"主题讲座",家长心得交流会等。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型家庭的转变带动学习型家庭活动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进行更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更贴切的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材料,为学校教学提供给更多的因材施教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繁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2]曲丽君.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4).
[3]Aroyo,L,Dolog,P.Interoperability in Personalized Adap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06,9(2).
作者简介:李富菊(1980.7-),女,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