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是全军军事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和科学发展的固本强基工程。面对推进我军新军事变革对政工人才的全新需求,特别是面对信息化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各培养单位急需牢固树立信息化政工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完善政工硕士生培养模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军队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可靠的政工人才保障。
一、在"模块教学"中补短,提高政工硕士生适应信息化部队建设要求的基本素质
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要紧贴使命任务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在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上,目前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培养特点规律的研究把握不透。在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中,没有认清部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存在着临时性、应急性等思想认识误区,仍然存在着"等、靠、推、拖"现象,过于一味的依赖、观望和无所作为,不能把信息化对政治工作的要求思想自觉地贯穿到教学内容的转变之中,还是按照陈旧的教育模式安排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 二是对培训功能定位还不够明确。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目标怎么确定,表面看认识比较一致,即必须培养具有理论素养、思维层次和工作能力的新型政治人才。但目标任务的侧重点在哪里?心里不够明确,认识不够统一。有的强调能力本位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引导,有的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而忽视能力培养。这些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反映了目标定位上的不一致性,影响着硕士生培养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的构建。三是教学内容设置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
(一)提高信息化知识技能教学质量。一要增强信息课程的教学量。网络作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能力;有利于自主学习、互动探索,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网络课程在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课程教学中运用还不够普及。突出存在着:受传统的思维和观念制约,部分硕士生导师信息技术薄弱,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已经开发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所以,要不断提高对网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信息课程的教学量,改变目前单打独斗的格局,实现资源共享。二要改进课程教学方式。要普及启发式教学、推进互动式教学、坚持开放式教学、注重研究式教学、发展信息化教学,变静态考核向动态考核、注重结果考核向结果过程并重考核转变等改进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路。要克服海量信息溢出的负面效应,把任务式、案例式学习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员进行针对性学习、检索、整理训练,切实提高政工研究生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变的综合能力。
(二)增强信息化军事素质教学比重。必须把现代信息战争理论和我军信息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最新知识作为政工硕士生信息化军事素质培养的重点。教学中,要把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结合起来,把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起来,把信息化军事理论与现实军事实践结合起来,适当进行现实问题研究和学科前沿理论的探讨,使政工硕士生切实把信息化军事知识学到手。
(三)促进信息化综合知识教学渗透。要改变政工教学课程中孤立地就政工谈政工的倾向,把政工理论与现代军事结合起来、把政工业务与信息技能结合起来,真正使政工的军"味"浓厚起来,使政工训练的科技支撑坚实起来。这方面,可以把政治工作信息化方向的课程设置理念借鉴到其他政工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学中来,切实优化史、论、专、辅和专题研究、课题训练等为主体的政工课程体系。
二、在"部队教学"中加强,把准政工硕士生服务保证信息化部队建设的价值导向
(一)提高部队实践教学安排的科学性。要针对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习工作背景搞好部队实践设计,把不同学员分散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甚至不同部队的岗位代职锻炼;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争取与有代表性的多个部队开展教学合作交流,理顺和增进联络共建关系,使政工硕士生代职有好的组织支持和实践环境。
(二)提高部队实践教学实施的规范性。要在教学准备中要求学员制订并审核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内容,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热点、难点问题,明确哪些实践教学科目必须完成,哪些可以自主选择,各科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哪些。要在各个代职点指定专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带队干部,实时抓好全程检查指导。条件允许还可以在代职部队再聘请个人的部队导师,加强对学员各项教学活动特别是部队实践工作的帮带管理。
(三)提高部队实践教学成果的转化率。要引导政工硕士生把实践培养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工作进步。鼓励他们积极担负部队重大工作任务和研究课题,在严格细致的工作中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应有作用,体现院校对部队的直接服务功能,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三、在"牵引教学"中深化,培养政工硕士生全面推进信息化部队建设的创新能力
(一)深入普及研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是一种"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问题导向式学习。但也应该看到,实现研究式学习的"无缝"覆盖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特别在一些非专业课程和选修类课程中,引导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和能力还不是很扎实。实现学员完全研究性学习是政工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如果这方面存在差距,必须尽快全面完善。
(二)着力抓好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是研究性学习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模块化的研究性学习教育。用好专题式教学需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题的划分和相关问题的选取一定要把握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信息化军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变革,部队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不断涌现和变化,找准问题节点和专题价值是专题教学成功的一半。二是教员教学中要始终保持适当的主导地位,而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以真正发挥政工硕士生的积极性和生力军作用。
(三)积极推进课题式培养。课题式培养是硕士生培养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检验和训练硕士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运用好课题式培养,一要选好题,要注意加大政工信息化、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思想、组织工作等当中适应军队建设发展需要的课题,以使信息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素质都得到较好发展;二要加强对参题学员的研究管理,课题研究周期较长,加强目标性管理能够防止硕士生因为任务缺位而疏于学习研究;三要注意把课题培养与毕业论文选题研究连接起来,保持全期培养的延续性和深入性,确保培养质量。
四、在"环境教学"中升华,强化政工硕士生建设发展信息化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
(一)加大投入、及时更新。要在现有网络服务的基础上,加大网络硬件建设投入,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发展提供足够的设备空间。应紧密依托校园网建设,根据研究生学员的特点和扩展性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开发研制功能实用、界面友好的网络课程。在保持课程内容系统化的同时,注意课件重点、难点、知识点关联化,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知识的联想化。在加强网络课件交互性的同时,注重提高课件的实用功能,保持易学、易用、实用的特点,提高课件的使用效率。
(二)强化特色、搞好整合。要结合培养单位自身政工专业特点和需要,建立起独立的资源项目和信息架构,着力建设好以政工特色数据库为代表的资源体系。要重视建立网络资源建设与学科发展、教学阶段的特点相衔接的机制,及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调整、升级。网络建设和管理队伍要吸收教学骨干人员参加,并形成行政、教学、网管的交流任职,确保信息建设与教学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内外兼修、军地共建。要有意识地与地方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和优秀网络资源运营系统建立合作机制,保持经常的资源交流。特别是基础性学科资源上,借助地方资源能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徘徊,使研究生教学信息资源既有深厚基础,又能把更多精力投入自身建设,增强军校网络
作者陈长启、姚 芳系国防信息学院军队政工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在"模块教学"中补短,提高政工硕士生适应信息化部队建设要求的基本素质
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要紧贴使命任务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在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上,目前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培养特点规律的研究把握不透。在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中,没有认清部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存在着临时性、应急性等思想认识误区,仍然存在着"等、靠、推、拖"现象,过于一味的依赖、观望和无所作为,不能把信息化对政治工作的要求思想自觉地贯穿到教学内容的转变之中,还是按照陈旧的教育模式安排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 二是对培训功能定位还不够明确。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目标怎么确定,表面看认识比较一致,即必须培养具有理论素养、思维层次和工作能力的新型政治人才。但目标任务的侧重点在哪里?心里不够明确,认识不够统一。有的强调能力本位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引导,有的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而忽视能力培养。这些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反映了目标定位上的不一致性,影响着硕士生培养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的构建。三是教学内容设置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
(一)提高信息化知识技能教学质量。一要增强信息课程的教学量。网络作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能力;有利于自主学习、互动探索,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网络课程在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生培养课程教学中运用还不够普及。突出存在着:受传统的思维和观念制约,部分硕士生导师信息技术薄弱,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已经开发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所以,要不断提高对网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信息课程的教学量,改变目前单打独斗的格局,实现资源共享。二要改进课程教学方式。要普及启发式教学、推进互动式教学、坚持开放式教学、注重研究式教学、发展信息化教学,变静态考核向动态考核、注重结果考核向结果过程并重考核转变等改进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路。要克服海量信息溢出的负面效应,把任务式、案例式学习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员进行针对性学习、检索、整理训练,切实提高政工研究生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变的综合能力。
(二)增强信息化军事素质教学比重。必须把现代信息战争理论和我军信息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最新知识作为政工硕士生信息化军事素质培养的重点。教学中,要把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结合起来,把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起来,把信息化军事理论与现实军事实践结合起来,适当进行现实问题研究和学科前沿理论的探讨,使政工硕士生切实把信息化军事知识学到手。
(三)促进信息化综合知识教学渗透。要改变政工教学课程中孤立地就政工谈政工的倾向,把政工理论与现代军事结合起来、把政工业务与信息技能结合起来,真正使政工的军"味"浓厚起来,使政工训练的科技支撑坚实起来。这方面,可以把政治工作信息化方向的课程设置理念借鉴到其他政工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学中来,切实优化史、论、专、辅和专题研究、课题训练等为主体的政工课程体系。
二、在"部队教学"中加强,把准政工硕士生服务保证信息化部队建设的价值导向
(一)提高部队实践教学安排的科学性。要针对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习工作背景搞好部队实践设计,把不同学员分散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甚至不同部队的岗位代职锻炼;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争取与有代表性的多个部队开展教学合作交流,理顺和增进联络共建关系,使政工硕士生代职有好的组织支持和实践环境。
(二)提高部队实践教学实施的规范性。要在教学准备中要求学员制订并审核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内容,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热点、难点问题,明确哪些实践教学科目必须完成,哪些可以自主选择,各科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哪些。要在各个代职点指定专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带队干部,实时抓好全程检查指导。条件允许还可以在代职部队再聘请个人的部队导师,加强对学员各项教学活动特别是部队实践工作的帮带管理。
(三)提高部队实践教学成果的转化率。要引导政工硕士生把实践培养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工作进步。鼓励他们积极担负部队重大工作任务和研究课题,在严格细致的工作中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应有作用,体现院校对部队的直接服务功能,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三、在"牵引教学"中深化,培养政工硕士生全面推进信息化部队建设的创新能力
(一)深入普及研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是一种"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问题导向式学习。但也应该看到,实现研究式学习的"无缝"覆盖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特别在一些非专业课程和选修类课程中,引导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和能力还不是很扎实。实现学员完全研究性学习是政工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如果这方面存在差距,必须尽快全面完善。
(二)着力抓好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是研究性学习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模块化的研究性学习教育。用好专题式教学需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题的划分和相关问题的选取一定要把握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信息化军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变革,部队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不断涌现和变化,找准问题节点和专题价值是专题教学成功的一半。二是教员教学中要始终保持适当的主导地位,而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以真正发挥政工硕士生的积极性和生力军作用。
(三)积极推进课题式培养。课题式培养是硕士生培养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检验和训练硕士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运用好课题式培养,一要选好题,要注意加大政工信息化、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思想、组织工作等当中适应军队建设发展需要的课题,以使信息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素质都得到较好发展;二要加强对参题学员的研究管理,课题研究周期较长,加强目标性管理能够防止硕士生因为任务缺位而疏于学习研究;三要注意把课题培养与毕业论文选题研究连接起来,保持全期培养的延续性和深入性,确保培养质量。
四、在"环境教学"中升华,强化政工硕士生建设发展信息化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
(一)加大投入、及时更新。要在现有网络服务的基础上,加大网络硬件建设投入,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发展提供足够的设备空间。应紧密依托校园网建设,根据研究生学员的特点和扩展性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开发研制功能实用、界面友好的网络课程。在保持课程内容系统化的同时,注意课件重点、难点、知识点关联化,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知识的联想化。在加强网络课件交互性的同时,注重提高课件的实用功能,保持易学、易用、实用的特点,提高课件的使用效率。
(二)强化特色、搞好整合。要结合培养单位自身政工专业特点和需要,建立起独立的资源项目和信息架构,着力建设好以政工特色数据库为代表的资源体系。要重视建立网络资源建设与学科发展、教学阶段的特点相衔接的机制,及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调整、升级。网络建设和管理队伍要吸收教学骨干人员参加,并形成行政、教学、网管的交流任职,确保信息建设与教学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内外兼修、军地共建。要有意识地与地方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和优秀网络资源运营系统建立合作机制,保持经常的资源交流。特别是基础性学科资源上,借助地方资源能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徘徊,使研究生教学信息资源既有深厚基础,又能把更多精力投入自身建设,增强军校网络
作者陈长启、姚 芳系国防信息学院军队政工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