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堂改革的浪潮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在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体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呢?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素质呢?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文就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和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7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由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变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的话题,它将思想品德课“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教育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时下教坛中最为激动人心、最时尚的乐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进行学习活动、解决预设的问题,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而合作学习小组又基本上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的。本学年我们政治课组在积极实施《政治课堂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探究》的课题研究,借着这股东风,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
  研究表明,在学生差别比较大的小组内,学生们讨论材料时能得出更多不同角度的理解,这些理解恰恰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出现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这样在增加小组合作人员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加小组间的相互竞争性。合作学习小组是4-6名同学为一组,并且在小组内做好具体的分工,确立了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通过这样的分组,有利于调动每个组内成员积极参与本小组的学习的积极性,各小组间差距不大,又有利于组间竞争。另外,建议各个小组起组名并设计本小组的口号。如学生们起了“三人行,有我师”、“追梦”、“拾梦”、“追风少年”、 “杨帆悠悠”、“唯我独尊”等组名。设计了“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理想由我创”、“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为失败找借口”、“梦想由这里起步”等口号。从学生自创的组名跟口号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最后我要求各个小组组织本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本小组近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并且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努力。通过以上的这些努力,小组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正如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小组今天能评为优秀学习小组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会再接再厉,再创好的成绩。”、“只要我们小组的同学不要泄气,我们一定能争取优秀小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这就对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第一,让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捕捉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第二,小组内成员间应相互交流、补充所获得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小组内成员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中感受、理解知识,使自身能力得到培养。
  “小组合作”后,教师提供根据教材内容而精心设计的“导学案”,让学生回答里面的练习题。练习题可采用竟答的形式进行,点到谁,谁就代表本小组回答,答对了本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加分,答错了也不扣分。这样的规定容易让学生获得成绩感,培养自信心。“导学案”的练习题,从内容设计上看,第一是注重了对“双基”知识的巩固,第二是注重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形式设计上,有利于促进小组内的合作,有利于小组成员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而组间竞争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有的学生在自评中写道:“小组合作学习使我对思想品德学习有了信心。”、“小组合作中我能大胆地发表意见,积极与他组竞争,争当优秀小组”。
  完成“导学案”练习题后,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情境,如漫画情境、表演情境、音乐情境等,并且提出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开展“小组PK”。教师可采用抢答形式或各小组轮流展示,由指定的汇报员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接受其他组的点评。“小组PK”不仅让教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关爱社会》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歌声把学生们带入了一幅画卷中:然后我出示问题让小组讨论:歌曲中的老人是谁?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知道了歌曲歌颂的是我国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带领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你离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后我再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改革开放以来博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宁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博罗、长宁所发生的变化你作何感想?我们应该如何去关爱社会?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法,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就将课本的知识点说出来,并且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中各环节活动的组织开展,给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里,教师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荡然无存,有的是学生的“乐学”、 “善学”,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展现,学生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展示部分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集体荣誉感。如学生在自评中写道:“作为组长我为我们组感到骄傲,因为我们小组最棒!”、“本次我们得了优秀学习小组,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卫冕”。   三、小组合作的学习评价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应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因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品德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评价应与时俱进,实施发展性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需要他们根据他们具体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进行实事求是地自评,并且提出自我改进的办法。接着开展组内学生互评,由小组内各成员针对课堂的表现,主要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进行互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鼓励,从而得到满足感,促使其不断成长。
  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在代表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时,总是用“我认为……”、“我觉得……”,这些往往代表个人意见,而有的教师对小组评价也是“你说的真好!”、“你很棒!”、“你做的太好了!”。这样就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使得学生不重视小组内的团结协作,挫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能做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不仅实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而且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正如有的学生在自评中写道:“我感到学思想品德不再是一件乏味的事,而是一件开心的事。”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思品课堂中原有的政治说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因此,我们应努力探索适合思品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简介:曾淑英,任教于广东省博罗县罗浮中学,政治中学二级教师。
  参考文献:
  [1] 钟启权,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青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3] 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许晓川,卢红.从传统学习到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1).
  [5] 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罗浮中学 516142)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家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苦不堪言。而解决这一矛盾显得极为紧迫。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高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许多农村初中生谈作文色变,他们写一次作文就是情感的伪化.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写作的真谛是真情,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常说“作文即做人”,社会需要诚信.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创造一种平等、宽容、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学习
摘要:笔者认为,将口试引入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也会随之端正。那么,该如何引入?笔者认为不妨利用情境教学。  关键词:英语口语测试;情景教学;师生互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58  一、为何要将口试引入课堂教学  一直以来,口试没有在课堂上引起重视,学生们也只是
摘要:本文以2013年温州市一模作文为例,分析了目前学生在作文选材上普遍存在的陈旧化、低幼化、单一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鲜活选材的四个途径:素材体系的对换更新,陈旧素材的角度变化,隐性素材的显性化,生活资源的吸收与运用。  关键词:选材;替换;新角度;显性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59  选材,是作文过程中极其重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学生用文字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文学得如何的尺度.而且,从写作中,我们不仅可以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高度重视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认识;兴趣;感悟;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6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我们应该追求和思考的教育教学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日益成为语文教师案头的重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各科复习都实行分轮复习,无论是三轮还是两轮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都是紧扣课本,是夯实基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复习效果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很难在后面的复习中实现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本文就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作一些反思,旨在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
摘要:在数学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大胆尝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的探究与实践,重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让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如何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现实性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对现在课堂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必须加以正视、加以反思。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二是学生课堂学习存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探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复习效率和高考应试能力为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三复习教学;复习模式的思考;导学案模式的一些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70  时光飞逝,转眼间本学期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慨颇多。  本学期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