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煅牡蛎是一味中药,且是一剂中药的药引子。
这不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中药知识,而是现实教给我的一种认知。此时,它就放在煤气灶陶质药罐里,和一些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中药混在一起,被蓝幽幽的火苗不紧不慢地煨着,冒出氤氲而奇怪的气息。我知道,等到一个时辰之后,它将被溶解,变成黑乎乎的汤汁,在我无奈的抵触情绪中,连同内心唤起的期望一同喝下。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中药,第一次用自己的味蕾去体验它的苦涩。我尽量屏住鼻息,然而,依然有丝丝药味窜入我的鼻腔。我说不清这种异味属于什么样的气味,甚至有一种怪怪的异香。这种异味唤起了我的记忆。几年前,路过一家中药铺,这种独特的气味迎面扑来,我掩鼻匆匆而过,它却尾随得很远。
一碗飘散着异味的汤汁,尽管有苦涩相伴,但与治疗病痛的迫切心情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当满满一碗汤汁进入肠胃后,我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下咽。
儿时,我对中药是忌讳的。在村中,谁家有人吃中药,感觉那一定是不得了的病症。家乡人去中药铺拿中药,不说拿,也不说取,而称作“抓”。我不知道这与拿药时的操作是否有关。镇上有一家中药铺,戴着老花镜的老中医,目光在一排书柜似的抽屉上移动,准确而自信地抓出一小撮草根状、叶片状的中药,然后混搭在一起,再用一张泛黄的牛皮纸包成宝塔状,隔过柜台递过来。老中医的目光有些浑浊,却带着一丝神秘和诡异,似乎抓的不是药,而是济世良方。
也许是家乡人对抓中药的忌讳,他们常常把“抓药吃”用来赌咒发誓。比如买卖不公起了争执,或者发生借贷纠紛,他们会拧着脖子拍着胸脯说:“谁要是耍赖、黑钱,挣来的钱抓药吃。”这一骂,似乎击中问题的要害,对方立马偃旗息鼓,息事宁人。抓药吃,一度是家乡人舌尖儿上最毒辣的咒语。
其实,对于什么病要去中药铺抓药吃,儿时,我并不清楚。那时,村中一位中年妇女不知得了什么病,整天依在自家门前,病歪歪的,也许是长年吃中药,脸色蜡黄,两眼无光。人们背地里偷偷称她为“ 药罐子”。她每次吃中药,总是把药渣倾倒在通往村外的路口。我至今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有一次,出于好奇,我壮着胆子看看那中药渣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些草根、树皮什么的。药渣虽然被煮过,依然发出一股浓烈难闻的气味。药渣中还有一个小筛子一样的东西,那是过滤药渣用的。因为做得很精致,我悄悄拿走当玩具。后来父母知道了这件事,狠狠训斥了我一顿。从此,我再也不敢细瞅那些东西,看到路口有药渣,总是避之不及,绕道而行。
上中学,课本上有中医名典《本草纲目》的介绍,后来我还得到一本《中草药图谱》,上面有各种中草药的插图。我发现一些中草药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神秘,有的就是日常生活中能随时见得到的东西,比如玉米须、石榴皮、艾叶,等等。当然,贵重的中草药平常是很难见到的,据说有的名贵药材生长在深山老林中,需要有经验的采药人凭着一双火眼金睛去辨识与采挖。这让我对中医中药渐渐产生一种莫名的好奇。我想象着那些身背药筐的采药人,攀爬在悬崖绝壁上,冒着生命危险,才能采到一棵中草药,这其中要历尽怎样的艰辛!他们一度成了我心目中神话般的人物。高中毕业那年,填报中医学院成了我的人生目标之一,尽管最终未能如愿。
“神农尝百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神农是上古时期的人物,人类虽然走出蛮荒,却要面对疾病的威胁。大自然的造化,无数中医中药学者的钻研,让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入药,成为医治百病的良方。神农是创始者,在他的身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一代代名医紧随其后,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形成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药典宝藏。这其中,除了植物入药,还有稀奇古怪的动物、矿物入药。煅牡蛎便是其中的一例。
我曾经在饭局上吃过牡蛎,一种贝壳类的海产品,又称生蚝。新鲜的生蚝可以不经过蒸煮,剖开坚硬的外壳蘸点芥末便可生吃,据说有大补的功效。而将其壳煅烧,制成细碎的煅牡蛎入药,并作为药引子,我是第一次见识。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在民间的一种俗称,承担凝聚药性、提高药效的功能,在中医中使用“药引子”可谓中医中药的一项创举。我无意求证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药理,只期盼那一碗汤剂,能化腐朽为神奇,解除病痛的困扰。
这不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中药知识,而是现实教给我的一种认知。此时,它就放在煤气灶陶质药罐里,和一些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中药混在一起,被蓝幽幽的火苗不紧不慢地煨着,冒出氤氲而奇怪的气息。我知道,等到一个时辰之后,它将被溶解,变成黑乎乎的汤汁,在我无奈的抵触情绪中,连同内心唤起的期望一同喝下。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中药,第一次用自己的味蕾去体验它的苦涩。我尽量屏住鼻息,然而,依然有丝丝药味窜入我的鼻腔。我说不清这种异味属于什么样的气味,甚至有一种怪怪的异香。这种异味唤起了我的记忆。几年前,路过一家中药铺,这种独特的气味迎面扑来,我掩鼻匆匆而过,它却尾随得很远。
一碗飘散着异味的汤汁,尽管有苦涩相伴,但与治疗病痛的迫切心情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当满满一碗汤汁进入肠胃后,我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下咽。
儿时,我对中药是忌讳的。在村中,谁家有人吃中药,感觉那一定是不得了的病症。家乡人去中药铺拿中药,不说拿,也不说取,而称作“抓”。我不知道这与拿药时的操作是否有关。镇上有一家中药铺,戴着老花镜的老中医,目光在一排书柜似的抽屉上移动,准确而自信地抓出一小撮草根状、叶片状的中药,然后混搭在一起,再用一张泛黄的牛皮纸包成宝塔状,隔过柜台递过来。老中医的目光有些浑浊,却带着一丝神秘和诡异,似乎抓的不是药,而是济世良方。
也许是家乡人对抓中药的忌讳,他们常常把“抓药吃”用来赌咒发誓。比如买卖不公起了争执,或者发生借贷纠紛,他们会拧着脖子拍着胸脯说:“谁要是耍赖、黑钱,挣来的钱抓药吃。”这一骂,似乎击中问题的要害,对方立马偃旗息鼓,息事宁人。抓药吃,一度是家乡人舌尖儿上最毒辣的咒语。
其实,对于什么病要去中药铺抓药吃,儿时,我并不清楚。那时,村中一位中年妇女不知得了什么病,整天依在自家门前,病歪歪的,也许是长年吃中药,脸色蜡黄,两眼无光。人们背地里偷偷称她为“ 药罐子”。她每次吃中药,总是把药渣倾倒在通往村外的路口。我至今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有一次,出于好奇,我壮着胆子看看那中药渣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些草根、树皮什么的。药渣虽然被煮过,依然发出一股浓烈难闻的气味。药渣中还有一个小筛子一样的东西,那是过滤药渣用的。因为做得很精致,我悄悄拿走当玩具。后来父母知道了这件事,狠狠训斥了我一顿。从此,我再也不敢细瞅那些东西,看到路口有药渣,总是避之不及,绕道而行。
上中学,课本上有中医名典《本草纲目》的介绍,后来我还得到一本《中草药图谱》,上面有各种中草药的插图。我发现一些中草药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神秘,有的就是日常生活中能随时见得到的东西,比如玉米须、石榴皮、艾叶,等等。当然,贵重的中草药平常是很难见到的,据说有的名贵药材生长在深山老林中,需要有经验的采药人凭着一双火眼金睛去辨识与采挖。这让我对中医中药渐渐产生一种莫名的好奇。我想象着那些身背药筐的采药人,攀爬在悬崖绝壁上,冒着生命危险,才能采到一棵中草药,这其中要历尽怎样的艰辛!他们一度成了我心目中神话般的人物。高中毕业那年,填报中医学院成了我的人生目标之一,尽管最终未能如愿。
“神农尝百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神农是上古时期的人物,人类虽然走出蛮荒,却要面对疾病的威胁。大自然的造化,无数中医中药学者的钻研,让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入药,成为医治百病的良方。神农是创始者,在他的身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一代代名医紧随其后,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形成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药典宝藏。这其中,除了植物入药,还有稀奇古怪的动物、矿物入药。煅牡蛎便是其中的一例。
我曾经在饭局上吃过牡蛎,一种贝壳类的海产品,又称生蚝。新鲜的生蚝可以不经过蒸煮,剖开坚硬的外壳蘸点芥末便可生吃,据说有大补的功效。而将其壳煅烧,制成细碎的煅牡蛎入药,并作为药引子,我是第一次见识。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在民间的一种俗称,承担凝聚药性、提高药效的功能,在中医中使用“药引子”可谓中医中药的一项创举。我无意求证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药理,只期盼那一碗汤剂,能化腐朽为神奇,解除病痛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