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199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煅牡蛎是一味中药,且是一剂中药的药引子。
  这不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中药知识,而是现实教给我的一种认知。此时,它就放在煤气灶陶质药罐里,和一些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中药混在一起,被蓝幽幽的火苗不紧不慢地煨着,冒出氤氲而奇怪的气息。我知道,等到一个时辰之后,它将被溶解,变成黑乎乎的汤汁,在我无奈的抵触情绪中,连同内心唤起的期望一同喝下。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中药,第一次用自己的味蕾去体验它的苦涩。我尽量屏住鼻息,然而,依然有丝丝药味窜入我的鼻腔。我说不清这种异味属于什么样的气味,甚至有一种怪怪的异香。这种异味唤起了我的记忆。几年前,路过一家中药铺,这种独特的气味迎面扑来,我掩鼻匆匆而过,它却尾随得很远。
  一碗飘散着异味的汤汁,尽管有苦涩相伴,但与治疗病痛的迫切心情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当满满一碗汤汁进入肠胃后,我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下咽。
  儿时,我对中药是忌讳的。在村中,谁家有人吃中药,感觉那一定是不得了的病症。家乡人去中药铺拿中药,不说拿,也不说取,而称作“抓”。我不知道这与拿药时的操作是否有关。镇上有一家中药铺,戴着老花镜的老中医,目光在一排书柜似的抽屉上移动,准确而自信地抓出一小撮草根状、叶片状的中药,然后混搭在一起,再用一张泛黄的牛皮纸包成宝塔状,隔过柜台递过来。老中医的目光有些浑浊,却带着一丝神秘和诡异,似乎抓的不是药,而是济世良方。
  也许是家乡人对抓中药的忌讳,他们常常把“抓药吃”用来赌咒发誓。比如买卖不公起了争执,或者发生借贷纠紛,他们会拧着脖子拍着胸脯说:“谁要是耍赖、黑钱,挣来的钱抓药吃。”这一骂,似乎击中问题的要害,对方立马偃旗息鼓,息事宁人。抓药吃,一度是家乡人舌尖儿上最毒辣的咒语。
  其实,对于什么病要去中药铺抓药吃,儿时,我并不清楚。那时,村中一位中年妇女不知得了什么病,整天依在自家门前,病歪歪的,也许是长年吃中药,脸色蜡黄,两眼无光。人们背地里偷偷称她为“ 药罐子”。她每次吃中药,总是把药渣倾倒在通往村外的路口。我至今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有一次,出于好奇,我壮着胆子看看那中药渣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些草根、树皮什么的。药渣虽然被煮过,依然发出一股浓烈难闻的气味。药渣中还有一个小筛子一样的东西,那是过滤药渣用的。因为做得很精致,我悄悄拿走当玩具。后来父母知道了这件事,狠狠训斥了我一顿。从此,我再也不敢细瞅那些东西,看到路口有药渣,总是避之不及,绕道而行。
  上中学,课本上有中医名典《本草纲目》的介绍,后来我还得到一本《中草药图谱》,上面有各种中草药的插图。我发现一些中草药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神秘,有的就是日常生活中能随时见得到的东西,比如玉米须、石榴皮、艾叶,等等。当然,贵重的中草药平常是很难见到的,据说有的名贵药材生长在深山老林中,需要有经验的采药人凭着一双火眼金睛去辨识与采挖。这让我对中医中药渐渐产生一种莫名的好奇。我想象着那些身背药筐的采药人,攀爬在悬崖绝壁上,冒着生命危险,才能采到一棵中草药,这其中要历尽怎样的艰辛!他们一度成了我心目中神话般的人物。高中毕业那年,填报中医学院成了我的人生目标之一,尽管最终未能如愿。
  “神农尝百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神农是上古时期的人物,人类虽然走出蛮荒,却要面对疾病的威胁。大自然的造化,无数中医中药学者的钻研,让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入药,成为医治百病的良方。神农是创始者,在他的身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一代代名医紧随其后,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形成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药典宝藏。这其中,除了植物入药,还有稀奇古怪的动物、矿物入药。煅牡蛎便是其中的一例。
  我曾经在饭局上吃过牡蛎,一种贝壳类的海产品,又称生蚝。新鲜的生蚝可以不经过蒸煮,剖开坚硬的外壳蘸点芥末便可生吃,据说有大补的功效。而将其壳煅烧,制成细碎的煅牡蛎入药,并作为药引子,我是第一次见识。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在民间的一种俗称,承担凝聚药性、提高药效的功能,在中医中使用“药引子”可谓中医中药的一项创举。我无意求证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药理,只期盼那一碗汤剂,能化腐朽为神奇,解除病痛的困扰。
其他文献
认识小靖,是因为她的医术。四年前,偶然的一次,朋友说起了她。朋友有灰指甲,难看,是小靖帮助护理好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妻的个别手指上也有灰指甲。听后,我们决定去看看。  初见小靖,是在古城南门纸箱厂北侧她的店里。未进门,就看到长发飘飘的她露出迷人的笑脸迎接我们。落座,端来咖啡,小靖煞是热情。妻直奔主题,向她咨询指甲的护理。我一脸的严肃。虽然品着她的咖啡,看着她眉飞色舞的笑脸,听着她清脆悦耳的介绍
期刊
我一定是记错节气了,不然,我不会在飘雪的季节还穿着单薄的衣服,也不会,把今冬最早的一場雪,记成诗经里的最瘦的诗句。  不会竖起衣领,等待寒风卷起落叶,把雪花,描写成水蛇腰的舞者,也更不会,把结冰的湖面,当作一面镜子,或者把沿街的冰凌,当作通风的木梳,拼命地梳理自己的思绪,细长的风。  扁扁的星光,在寒风中叹息,我从街道的另一端出发,看着雪花落下,一句一句洁白的问候,从无休止,是在问候临窗的老人,还
期刊
到达雷州的第一站,是雷城夏江天后宫,即妈祖庙。妈祖庙是中国当下每一个沿海城市普遍存在的文化符号,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绝大多数的天后宫门前屹立的是两尊威严的石狮子,但雷城夏江这座天后宫,屹立门前的,却是两尊憨态可掬的石狗!  随后,我们参观雷州博物馆,果然在博物馆内的石狗奇观展厅看到上千尊石狗,最大的石狗连座高约130 厘米,最小的仅高10 厘米左右,一般的石狗跟真狗大小差不多
期刊
天刚蒙蒙亮,便被不断传来的“呵喝”声吵醒。细听一下,原来是叔父和村里方龙伯在门前田里教牛。  那条小牛是家里的老母牛生的,快三岁了。俗话说:“一岁笼头,两岁圈,三岁拖犁,四岁骟。”牛犊到了一岁,就要给它安上笼头,免得到处乱跑。到了两岁,就可以穿圈了。“圈”在这里读“juàn”,就是牛的鼻环。一头牛安上笼头穿了鼻圈,就会被绳子牵着系着,再也没有自由了。小牛到了三岁,力气足了,可以拖犁拖耙耕田。如果是
期刊
潘园是皖西大地上的一个小小村落。我父亲是土生土长的潘园人,也是最早离开故土奔赴小城营生的潘园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父亲回潘园探亲,成了儿时的我最向往的一件事情。  随着生活的跌宕,我离潘园越来越远,对潘园的印象变得模糊,分崩离析成一个个零碎又混乱的画面,隐匿在我记忆的夹缝里,潘园,仿佛只剩一个空洞的、遥远的概念。曾一度以为,我对潘园的情感淡漠了。可就在某个时刻,哪怕是嗅到了类似潘园的乡野气息,也
期刊
雁门关明月楼旌旗猎猎,庄严厚重。在它的对面,立有一堵赫红色的雕塑墙,上面刻有众多的名人雕像。他们与这座雄关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关系。数度出雁门关北伐匈奴的西汉名将霍去病甲冑满身,英气逼人。其右上侧是一位怀抱琵琶,身着貂服的女子。她就是汉元帝时出塞和亲的竟宁公主——王昭君。  昭君面容恬淡,眉宇间似有一丝忧戚。她正专心致致地弹着手中的琵琶,顾自思叹,如叙如诉,婉转低沉。琵琶声声传情,两千多年来,有
期刊
她,姓王,我们一个生产小队的,我俩同岁,她长得不算漂亮,但很耐看,越看越入眼。“文革”中停课闹革命,一年365 天,我俩天天见面。那年18 岁,二人不知咋的,突然见面少了嘻嘻哈哈,总是相视报以微笑,心里的感觉却不是原来的味道,总有一种暖暖的、甜甜的、痒痒的滋味,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男女之爱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仅能看清一个人的外表,而且还能透过衣服、穿过皮肉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于是,生产
期刊
江南多莲,老家又在秋浦河之畔的普丰圩区,尤其离家一里开外的大泊湖,在我童年时代大片生长着野荷,一到夏天碧波荡漾,很多人把整个季节都安放在那里享受,可我们家的孩子想获得一片荷叶并非易事。  比我长三岁的哥哥有一次放学归来在湖边捞了一片小伞大的荷叶,他正得意着要带我玩耍时,母亲捶衣的棒槌便夯到了他的腿上,他哭叫着丢下了那片荷叶。我也不敢再去碰,任凭母亲将它扔给正在奶小猪的老母猪,它嚼得满嘴冒绿水。“大
期刊
村庄的气息,从“咚咚咚”的鼓声里开始。  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黝黑的额头写满皱纹,像是田畴里的庄稼。从田里耕作的带头小哥,还来不及放好农具,便直奔村里宗祠旁的一间小屋,屋内灯光微弱,暗暗的,带头小哥举起鼓槌,“咚咚咚”的鼓声萦绕在村庄的上空。悦耳的声响,似一支集结号,由近及远,又从远及近,慢慢地,小屋门外那块空地就聚集了不少黄发垂髫。一阵熟稔地拾掇,有人敲锣打鼓,有人头顶着狮头,有人弯腰当狮尾,带头
期刊
这是第一次到来安。来安来安,近者悦,远者来,来者是客,来者皆安。就冲这名字,就值得走一趟!  向往来安,是因为来安与我们寿县都带一个“阳”字。寿县是我的家乡,古称寿春、寿州、寿阳。接到来安采风通知后,我第一时间上网查了下词条:来安,始建于秦,称建阳县,后几易其名,南唐时定名来安。中国带“阳”字的地方大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如衡阳、汉阳、洛阳、寿阳等,值得品,耐得看。我对来安之行充满期待。  汽车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