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①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②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1.2 能力目标:
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诵读,加强语感。
②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2.教学重点。把握《故都的秋》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几幅画面体现的?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3.教学难点。文章是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
4.解决办法。
①强化朗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领会,在朗读中鉴赏。
②先抓开头结尾,由学生提炼写故都秋的特点的词语,及其与北国之秋的不同,概括出文中描绘的五幅画面,每幅画面怎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指导点拨。
③读完文章后,适当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郁达夫的小说、散文中有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如《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时代在作者心灵打下的烙印。
5.学生活动:诵读、鉴赏;合作、交流;探究、讨论。
6.媒体运用:幻灯片。
7.课时安排:2课时。
8.教学步骤。
8.1 第一课时:
8.1.1 导语:自宋玉吟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他便被称为“悲秋之祖”。是啊,秋天的气氛一层层弥散开来,铺展于万物之上,既真实可感,又似飘忽不定,靠体会、凭感觉,才能寻得到,说得清:矮至一棵革,一岁一枯荣;高到南飞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不同的入,带着不同的情愫去品,秋天便有了不同的韵致。现在,我们来读一篇写秋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欣赏一下郁达夫笔下的秋之况味。
8.1.2 课前预习检查(为提高实效性,可用早读时间完成,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认真阅读注释,找生词、难句,扫清阅读障碍。)
以幻灯片出示字词,请学生读。正音释义。
8.1.3 学生三四人一小组,进行互动倾听式阅读,每人读一部分,体会作者感情。思考:故都之秋有什么特点?与南国之秋有何不同?
8.1.4 找学生谈阅读印象,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进而指导诵读(就整体格调看,语速不应过快,要读山深沉的意味)。
8.1.5 学生讨论:(观照开头、结尾)
开头:故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结尾:(学生读,思考:怎样理解比喻句?)
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最大的区别在于:味。四个比喻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8.1.6 3-11段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共写几幅秋景来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景找一个学生来读)
诵读提示:本文感情醇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
五幅秋景: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画凉、秋枣胜景。
8.1.7 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选择画面赏析,分工合作,交流探究,品味文章怎样通过典型景物突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
学生准备。
8.2 第二课时:
8.2.1 完成第一课时布置的任务,分组发言,教师点拨评价。
①观秋色:抓住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注意间接描写的地方。
蘆花(白)、柳影(灰)、夜月(白)、碧空(碧)、牵牛花(蓝)、落蕊(白里透黄)、天底(灰沉)、青布(青)、秋果(淡绿微黄)。
※探究: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文中描写的诸多色彩的总的格调:冷色;给人的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②闻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
虫唱、钟声、鸽声、帚声、蝉声、雨声、人声。
声响交杂愈发突出故都秋的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为什么?(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③品秋味: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显孤独。悲凉,这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8.2.2 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之景,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学生讨论)
本文写于1934年8月,战乱连连,民生凋敝,读书人食有所忧,居无定所。为谋生,郁达夫亦是颠沛流离,饱受人生苦楚。再加上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心境不好,自然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偏好冷色,喜宁静处。所谓“清、静、悲凉”,其中“清、静”是景物底色;而“悲凉”是人的内在情绪,且不仅是赏景心态,亦是整个人生状态。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就此引入王国维鉴赏意境的经典言论: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国维《人间词话》
8.2.3 思考探究:
①文题为“故都的秋”的好处,如唤作“北平之秋”如何?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属人文景观,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属自然景观,与“故都”结合在一起,达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加上个人感情色彩的投射,作者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②文章描绘完五幅秋景后,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删掉不是很完整吗?
其一、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是国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其二、创造一种厚重的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8.2.4 教师小结: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8.2.5 介绍郁达夫及其它作品。
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火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9.教学反思。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因学生程度较好,文本解读难度不大,教师不宜而面俱到,繁琐讲解,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互动,在教师指导下交流、合作、探究,以此达到鉴赏日的。
1.1 知识目标;
①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②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1.2 能力目标:
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诵读,加强语感。
②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2.教学重点。把握《故都的秋》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几幅画面体现的?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3.教学难点。文章是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
4.解决办法。
①强化朗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领会,在朗读中鉴赏。
②先抓开头结尾,由学生提炼写故都秋的特点的词语,及其与北国之秋的不同,概括出文中描绘的五幅画面,每幅画面怎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指导点拨。
③读完文章后,适当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郁达夫的小说、散文中有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如《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时代在作者心灵打下的烙印。
5.学生活动:诵读、鉴赏;合作、交流;探究、讨论。
6.媒体运用:幻灯片。
7.课时安排:2课时。
8.教学步骤。
8.1 第一课时:
8.1.1 导语:自宋玉吟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他便被称为“悲秋之祖”。是啊,秋天的气氛一层层弥散开来,铺展于万物之上,既真实可感,又似飘忽不定,靠体会、凭感觉,才能寻得到,说得清:矮至一棵革,一岁一枯荣;高到南飞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不同的入,带着不同的情愫去品,秋天便有了不同的韵致。现在,我们来读一篇写秋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欣赏一下郁达夫笔下的秋之况味。
8.1.2 课前预习检查(为提高实效性,可用早读时间完成,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认真阅读注释,找生词、难句,扫清阅读障碍。)
以幻灯片出示字词,请学生读。正音释义。
8.1.3 学生三四人一小组,进行互动倾听式阅读,每人读一部分,体会作者感情。思考:故都之秋有什么特点?与南国之秋有何不同?
8.1.4 找学生谈阅读印象,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进而指导诵读(就整体格调看,语速不应过快,要读山深沉的意味)。
8.1.5 学生讨论:(观照开头、结尾)
开头:故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结尾:(学生读,思考:怎样理解比喻句?)
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最大的区别在于:味。四个比喻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8.1.6 3-11段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共写几幅秋景来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景找一个学生来读)
诵读提示:本文感情醇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
五幅秋景: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画凉、秋枣胜景。
8.1.7 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选择画面赏析,分工合作,交流探究,品味文章怎样通过典型景物突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
学生准备。
8.2 第二课时:
8.2.1 完成第一课时布置的任务,分组发言,教师点拨评价。
①观秋色:抓住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注意间接描写的地方。
蘆花(白)、柳影(灰)、夜月(白)、碧空(碧)、牵牛花(蓝)、落蕊(白里透黄)、天底(灰沉)、青布(青)、秋果(淡绿微黄)。
※探究: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文中描写的诸多色彩的总的格调:冷色;给人的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②闻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
虫唱、钟声、鸽声、帚声、蝉声、雨声、人声。
声响交杂愈发突出故都秋的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为什么?(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③品秋味: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显孤独。悲凉,这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8.2.2 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之景,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学生讨论)
本文写于1934年8月,战乱连连,民生凋敝,读书人食有所忧,居无定所。为谋生,郁达夫亦是颠沛流离,饱受人生苦楚。再加上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心境不好,自然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偏好冷色,喜宁静处。所谓“清、静、悲凉”,其中“清、静”是景物底色;而“悲凉”是人的内在情绪,且不仅是赏景心态,亦是整个人生状态。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就此引入王国维鉴赏意境的经典言论: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国维《人间词话》
8.2.3 思考探究:
①文题为“故都的秋”的好处,如唤作“北平之秋”如何?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属人文景观,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属自然景观,与“故都”结合在一起,达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加上个人感情色彩的投射,作者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②文章描绘完五幅秋景后,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删掉不是很完整吗?
其一、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是国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其二、创造一种厚重的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8.2.4 教师小结: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8.2.5 介绍郁达夫及其它作品。
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火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9.教学反思。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因学生程度较好,文本解读难度不大,教师不宜而面俱到,繁琐讲解,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互动,在教师指导下交流、合作、探究,以此达到鉴赏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