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许多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过分强调激趣导入的作用,忽视了情境的综合效用。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要让情境创设做到“一线相连,首尾呼应”、“ 一境多用,层层深入”、“一课一境,简洁明了”,让它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情境创设 浅尝辄止 层层深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情境教学应运而生。所谓的“情境”,“情”可理解为情感,教师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境”则可理解为环境或背景,使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环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而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应该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的情境,把情境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会创设一些情境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因为学生的课前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思绪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即将学习的知识中去。但对情境的创设却浅尝辄止,虎头蛇尾,导致创设的情境只起到激趣导入的作用,在课堂过程中至课堂结束却很少创设相应的情境,造成学生开头很兴奋,但学着学着,数学课又渐渐地归于平淡。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想起曾看过的一幅漫画:一个寻找水源的人,每走一处就挖一个浅坑,结果挖了几十个坑,仍未找到水源。这幅漫画点出了教学的大忌——浅尝辄止。有时候,我们挖的坑离地下水只差一点了,可就是因为没有坚持深挖,选择了放弃,导致功亏一篑。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如此,应该“深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举多得,把课的进展不断推向高潮,而不是浅尝辄止,只见课前几分钟有情境,后面的教学活动完全背离或未涉及所创设的情境。
那么,如何让情境层层深入,使情境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一线相连,首尾呼应
以人教版六年級的《有趣的平衡》为例,一位老师上这节课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片段一)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精彩无处不在。
屏幕出现高空走钢丝、商贩用杆秤称物的图片,最后还播放了一段一群黑人因驾车时边唱边喝酒,而使车辆冲到了悬崖边上,半个车身已经悬空了。车子经过一阵摇晃,终于保持住了平衡,没有掉下悬崖。就在车里的人松了一口气时,飞来了一只海鸥,停在了车头,车子一下子就失去了平衡,掉下了悬崖。
(顿时,学生有的惊呼,有的因人物的滑稽表情而哄堂大笑。)
师:看了这些,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1:有趣。
生2:这几个人因为车子没有保持平衡而失去了生命。
师:高空走钢丝、杆秤、车祸都与平衡有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平衡》。
很显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了,而且兴味十足。这个情境创设得非常生动,有吸引力。接下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得出了平衡的规律。课外延伸时,老师出示并介绍了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介绍了“我国的墨子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多年”,介绍了“权衡发明了秤”,最后以“你学到了什么”结束了这节课。
从知识与技能的层面来看,学生对平衡的规律都掌握得不错,都知道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左边的刻度数乘硬币数等于右边的刻度数乘硬币数。但是仔细一想,倍感惋惜。导入时所创的“车祸”的情境令人惊叹,却像烟花,转瞬即逝。如果教师能对这个情境作进一步的思考,在学完新知后再次出示,引导学生思考:“在车祸的现场,车上的人只要怎样做,就可以拯救大家的生命呢?”很简单,只要车上的人往车尾移动,车尾的重量就增加了,车上的人就不会因为车头停一只海鸥而失去生命的平衡……这个情境的再次利用,是不是把学生对平衡知识的理解带到了更高的层次呢?学生对学习有用的数学是不是有更深层的理解呢?数学不仅仅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更应该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如何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可以通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来培养。
二、一境多用,层层深入
曾听过一节人教版六年级的《百分数的认识》:
(片段二)教师让学生用水彩笔在格子中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每个人涂一格。十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一幅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灰色的占全部的 。
生2:绿色的占全部的 。
生3:红色的占全部的 ,占有颜色的 。
生4: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数是我们学过的分数,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个新的数——“百分数”。
接下来教师又出示了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地点,一系列的看成语猜百分数的练习题,如百战百胜、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等。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格子图中涂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介绍自已设计的图案。
这节课,花去十几分钟的活动情境,就只是为了引出已学过的“分数”,未免可惜。如果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多次地利用这幅全班同学共同创造的图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会不会更连贯些?
如第一次利用,利用这幅图复习分数。
第二次利用,让学生了解百分数便于比较。在学生说完自己的发现后,师问:你能很快地比较出 、 、 、 中哪两个分数容易比较大小吗?学生很快地找到了 、 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第三次利用,初步了解百分数的特征,引出课题。这里的 、 还可有一个名称是百分数。
第四次利用,结合分数看图,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第五次利用,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 、 可以写成2%、1%、18%。教师提示: 可以约等于5.5%。
第六次利用,引导观察2%、1%、18%、5.5%,发现百分数可以不用化成最简分数,百分数的分子还可以是小数。
第七次利用,学生在格子中接着涂色,得出更多的百分数,达到练习巩固的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本就不够持久,如果教学情境不断变化,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思维跳跃得太频繁,就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教师何不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个情境,层层深入,把所学的知识容纳到一个情境中,贯穿全课。
三、一课一境,简洁明了
以人教版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为例:
(片段三)教师先出示一只米老鼠。米老鼠带着同学们走进数学王国玩,先走进聪明屋,再来到智慧山,在智慧鸟的带领下,闯过一关又一关。整节课学生沉浸在闯关的成就感中,学习热情高涨。课堂上教师用激情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用具体的知识背景来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桥梁,使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习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所创设的情境就体现了数学课简洁明了的特点。
总之,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数学课堂就会因为情境而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启思维的潜能。有效的学习情境会让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而抽象的概念、公式、定律、法则,而会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它的美,真正体悟“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关键词:情境创设 浅尝辄止 层层深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情境教学应运而生。所谓的“情境”,“情”可理解为情感,教师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境”则可理解为环境或背景,使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环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而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应该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的情境,把情境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会创设一些情境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因为学生的课前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思绪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即将学习的知识中去。但对情境的创设却浅尝辄止,虎头蛇尾,导致创设的情境只起到激趣导入的作用,在课堂过程中至课堂结束却很少创设相应的情境,造成学生开头很兴奋,但学着学着,数学课又渐渐地归于平淡。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想起曾看过的一幅漫画:一个寻找水源的人,每走一处就挖一个浅坑,结果挖了几十个坑,仍未找到水源。这幅漫画点出了教学的大忌——浅尝辄止。有时候,我们挖的坑离地下水只差一点了,可就是因为没有坚持深挖,选择了放弃,导致功亏一篑。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如此,应该“深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举多得,把课的进展不断推向高潮,而不是浅尝辄止,只见课前几分钟有情境,后面的教学活动完全背离或未涉及所创设的情境。
那么,如何让情境层层深入,使情境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一线相连,首尾呼应
以人教版六年級的《有趣的平衡》为例,一位老师上这节课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片段一)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精彩无处不在。
屏幕出现高空走钢丝、商贩用杆秤称物的图片,最后还播放了一段一群黑人因驾车时边唱边喝酒,而使车辆冲到了悬崖边上,半个车身已经悬空了。车子经过一阵摇晃,终于保持住了平衡,没有掉下悬崖。就在车里的人松了一口气时,飞来了一只海鸥,停在了车头,车子一下子就失去了平衡,掉下了悬崖。
(顿时,学生有的惊呼,有的因人物的滑稽表情而哄堂大笑。)
师:看了这些,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1:有趣。
生2:这几个人因为车子没有保持平衡而失去了生命。
师:高空走钢丝、杆秤、车祸都与平衡有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平衡》。
很显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了,而且兴味十足。这个情境创设得非常生动,有吸引力。接下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得出了平衡的规律。课外延伸时,老师出示并介绍了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介绍了“我国的墨子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多年”,介绍了“权衡发明了秤”,最后以“你学到了什么”结束了这节课。
从知识与技能的层面来看,学生对平衡的规律都掌握得不错,都知道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左边的刻度数乘硬币数等于右边的刻度数乘硬币数。但是仔细一想,倍感惋惜。导入时所创的“车祸”的情境令人惊叹,却像烟花,转瞬即逝。如果教师能对这个情境作进一步的思考,在学完新知后再次出示,引导学生思考:“在车祸的现场,车上的人只要怎样做,就可以拯救大家的生命呢?”很简单,只要车上的人往车尾移动,车尾的重量就增加了,车上的人就不会因为车头停一只海鸥而失去生命的平衡……这个情境的再次利用,是不是把学生对平衡知识的理解带到了更高的层次呢?学生对学习有用的数学是不是有更深层的理解呢?数学不仅仅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更应该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如何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可以通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来培养。
二、一境多用,层层深入
曾听过一节人教版六年级的《百分数的认识》:
(片段二)教师让学生用水彩笔在格子中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每个人涂一格。十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一幅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灰色的占全部的 。
生2:绿色的占全部的 。
生3:红色的占全部的 ,占有颜色的 。
生4: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数是我们学过的分数,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个新的数——“百分数”。
接下来教师又出示了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地点,一系列的看成语猜百分数的练习题,如百战百胜、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等。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格子图中涂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介绍自已设计的图案。
这节课,花去十几分钟的活动情境,就只是为了引出已学过的“分数”,未免可惜。如果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多次地利用这幅全班同学共同创造的图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会不会更连贯些?
如第一次利用,利用这幅图复习分数。
第二次利用,让学生了解百分数便于比较。在学生说完自己的发现后,师问:你能很快地比较出 、 、 、 中哪两个分数容易比较大小吗?学生很快地找到了 、 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第三次利用,初步了解百分数的特征,引出课题。这里的 、 还可有一个名称是百分数。
第四次利用,结合分数看图,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第五次利用,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 、 可以写成2%、1%、18%。教师提示: 可以约等于5.5%。
第六次利用,引导观察2%、1%、18%、5.5%,发现百分数可以不用化成最简分数,百分数的分子还可以是小数。
第七次利用,学生在格子中接着涂色,得出更多的百分数,达到练习巩固的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本就不够持久,如果教学情境不断变化,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思维跳跃得太频繁,就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教师何不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个情境,层层深入,把所学的知识容纳到一个情境中,贯穿全课。
三、一课一境,简洁明了
以人教版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为例:
(片段三)教师先出示一只米老鼠。米老鼠带着同学们走进数学王国玩,先走进聪明屋,再来到智慧山,在智慧鸟的带领下,闯过一关又一关。整节课学生沉浸在闯关的成就感中,学习热情高涨。课堂上教师用激情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用具体的知识背景来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桥梁,使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习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所创设的情境就体现了数学课简洁明了的特点。
总之,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数学课堂就会因为情境而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启思维的潜能。有效的学习情境会让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而抽象的概念、公式、定律、法则,而会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它的美,真正体悟“数学是思维的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