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改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归纳重点、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但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却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活动而进行的活动,体现出华而不实的特点,呈现出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倾向。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起作用,而且还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百害而无一利。本文就目前开展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作了一些浅显的探究,希望能探出一条做实语文综合实践的路子,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成既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活动,最终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对目前开展的几种类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可以归纳以下几种类型,都存在着只注重过程不检测效果的现象。
  1.知识积累型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间开展。其形式表现为对。词语的归纳积累、对名人名言的分类收集、对古代诗词的分类整理等等。一般是老师在周末把任务布置下来,学生周一把作业交上。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学生精心收集的资料。以成语的分类整理为例,一个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某一类型的成语。从这次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说,是很成功的。但实际上的效果如何呢?我曾经提问过学生收集的一个类型的成语,结果是没有几个能记得的。那么收集那满满一张纸的成语是干什么的呢?只是为了充实各地一轰而上的“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我想,老师设计这样活动的初衷无非是想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最大限度的多掌握一些成语。
  2.实践活动型。这种活动大多以学生到课外开展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测量一个池塘的长度,到街上去找店面招牌上的错别字,到野外辨认书中出现的农作物,调查某种商品在本地的销售情况等等都成了一时时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形式上看,这种实践活动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活动要求。《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那么,这种
  看起来很地道的综合实践活动效果如何呢?我们仅就上面两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分析,就可以明白了:
  
  二、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和体会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活动的效果。和语文课本的教学相比,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没有一个检测的体系。语文课本的教学效果有平时的大、小测验和期中、期末的考试作为检测手段,这就强制地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务实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教师的一种自发的自由教学活动,开展的多少,不直接影响传统的教学效果。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无序化和随意性,造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制定一套检测体系。例如,我们在开展《古诗文记时背诵》综合实践活动时,除了随堂对学生进行测试外,还开展了几项集体的检测活动。把在一个班测试出来的结果和在几个班测试出来的结果进行比照,通过具体的数据来测试活动的结果。在整本书的古诗都背完后,我们在整个年级开展了一次古诗文记时背诵的大型综合活动,测试的形式也由原来的单纯背诵变为综合测试。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某一类型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在高二时开展了《如何写出文章的底蕴》的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把这个活动分解为若干小块:《文以题妆,题以亮装》训练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高楼万丈平地起》训练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写出文章的底蕴》训练学生写出文章的文采;《让你有一个孔雀的尾巴》训练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结尾。在具体的活动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有的是专门收集资料的,有的是专门整理、归纳资料的,有的是专门收集学生平时写的作文开头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就学生的实践情况上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作文课。在作文课上,各小组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呈现出来,经过比较、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步骤,解决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写好作文的方法。最后,由教师执笔把学生的活动形成文章或写出教学设计,或传于网络,或报送当地教研机构参赛。但学生看到自己的活动能被多家网站转贴时,那种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他们进行活动的兴趣。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活动工程,它是在一个个很小的活动中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次次熏陶,是个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活动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它应是一条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线索,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社会。学生应该是被这条线穿起的一颗颗珠子,在运动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教师只能做一个接线的阿婆,什么地方的线断开了,教师就把它接起来,教师永远不要去充当线上穿着珠子。否则,就会造成上面所提到的种种现象,使我们开展的活动失去意义。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一、巧妙激趣,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    兴趣来源于认识和需要,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总是要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最根本的是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政治对他们有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就会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
期刊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记忆力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教师从一开始导入新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关键环节之一。除了上述这种以历史事件导入外,常用的导入法还有故事、谜语、诗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意识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竞争意识的内涵、竞争意识与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以及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进而从体育教学培养竞争意识的原则的基础上谈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竞争意识 培养    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生活条件逐渐富裕,使孩子的优越感日益增强,父母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所勿略,导致
期刊
当前许多家长和教师通常面对这样令人困惑的情况: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智力很好,在英语学习方面却显得非常低能。于是家长和教师往往会说:这孩子缺乏学习英语的素质。情况果真如此吗?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即内因和外因)共同使用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还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章兼中教授在其主编的《外语教育学》一书中主张最大限度地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轻
期刊
“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积极的有导向性的教学活动不仅具有传递人类民族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也是培养个性精神的过程。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同样是一个“孔乙己”,在品读的时候,他悲剧性的结局有的学生说是读书人的悲剧;有的说是性格的悲剧;也有的说是社会的悲剧,是科举制度的悲剧。“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数学,使学生全面发展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适当使用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心里特点和认识规律,实物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
期刊
从2006年起,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突出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如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毫无兴趣则课堂的效果在哪里?初中政治课程内容枯燥,“大道理”较多,对学生来讲似乎缺少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思品的学习并不能死拼——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只能白白耗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资源。针对这一变化,在课堂教学具体操作中要让思品教学魅力无限,吸引学生
期刊
作为基础学科,中学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正因为此,数学课使学生感到乏味,难以理解,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像语文课那样欣赏名篇乐于其中、津津有味,像历史课那样历史故事生动再现,感叹英雄?这就需要老师对数学课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想、增加乐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贴近生活,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基础  
期刊
一、何谓自能读书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自能读书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1.是以“书”为本。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