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越来越广泛,工程建筑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如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干扰日常的经济发展,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笔者立足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其加以有效的处理,进而有效提高我国的建筑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企业的支柱,其质量好坏对于建筑企业的信誉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建筑施工建设量的增多而不断出现各种问题,逐步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有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督管理欠缺力度
当前我国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发展观念缺乏、执法不严、管理意识淡薄等。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工程无视法定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工;一些工程建设单位的资质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就将工程层层转包;一些工程施工图纸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投入施工过程,一面是公益面进行设计,盲目追求工程进度,片面追求工程成本的节约,为建筑工程埋下了许多质量上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我国的建筑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管理。
(二)缺乏健全的法律条例,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
建筑市场的混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健全的建筑法律法规。具体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没有按照规范条例进行设计和承建;施工企业医保代管将工程层层转包;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故意压价,或者是将整体工程分解之后分给多个企业,缺少规范的管理,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利用不正当的的手段揽下工程等等。
(三)片面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
一个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进度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应该力求平衡,不能片面的将追求速度作为工程业绩的表现形式。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中,主要的通病就在于不顾工程质量而一味的求速度。为了所谓的工程倒计时或者是某项检查经常打破既定的设计进程,不管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论工种,甚至将工程施工顺序颠倒,一切只以工程进度为重,不顾质量问题。
二、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
纵观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可发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建筑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完善建设法律体系上。健全的建设法律体系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各国的建设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基本法律、法规条例、规范标准三个层次。基本法律作为国家建设法律总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规条例属于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构成行政法规;规范标准由专业部门或专业协会、学会制定,具体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指导限定各种技术活动。
(二)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
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是当前很多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德国、美国、新加坡等施工企业都是实行两种许可制度的代表国家。通过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的具体实施,既避免了不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盲目上马,给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杜绝了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给国家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在这些发达国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承包商及中介机构负责完成,建设主管部门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竣工验收工作,也没有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的任务,颁发使用许可证是在竣工验收之后。我国《建筑法》确立了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需要介入竣工验收并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笔者认为,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使用许可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着“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国际惯例原则,工程质量监督应由核验工程质量等级转变为监督竣工验收工作。
(三)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监督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集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优劣、执法能力的强弱等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情形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不断的得到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与工程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有着莫大的关联。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必须重视质量,强化质量意识,不能将工程质量管理流于形式,必须切实抓好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建筑行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首先就要培养监督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内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监管作用,在工程质量处理问题当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其进行解决。
(四)严格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为
国家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制度的执行主要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因此,一旦这些部门把关不严,违规办事,那么国家对于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作用根本就无法有效发挥。要加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建设单位的监督,首先就要制定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严格依程序进行;其次建立明确的建筑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将每一项责任都分管到各个项目负责人,如有质量事故发生,除了追究当事人及当事人单位的责任,还要对各级管理部门以及项目审批人、程序执行人、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追究;再者就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各建设行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收受贿赂等情况必须严加查办,杜绝一切犯罪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五)集中管理投资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般情况下,对于政府投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对工程的资金管理方式都是由政府来管理运作的。国际上的很多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来对其进行管理和统一筹划,在我国来讲,一般的工程项目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所以说对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就非常重要。在现阶段来讲,我国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单位都不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导致了建筑市场的混乱局面。针对上述现象,对于我国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工程,可以由建设部组织交付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从项目施工之前的可行性调查,到项目实际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的全过程都进行集中管理。这些项目管理机构都是非盈利性的机构,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一方面可以代表业主行使政府主权,另外一方面还行使政府职能,并且在项目管理期间,还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检查。
(六)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
要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现在的工程监理有相当多是建设单位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权威性不够。当然,监理公司是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要听建设单位的。但监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对工程本身负责。因此,要强调监理公司对工程监理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利有待加强。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的探讨能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进而更好的完善其监督管理工作,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监督管理的相关思考[J].学周刊,2013,04:206.
[2]王靖.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179.
[3]白剑峰.浅谈有效监督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若干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3,12:15.
[4]王西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有效对策探讨[J].才智,2013,23:268.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企业的支柱,其质量好坏对于建筑企业的信誉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建筑施工建设量的增多而不断出现各种问题,逐步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有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督管理欠缺力度
当前我国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发展观念缺乏、执法不严、管理意识淡薄等。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工程无视法定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工;一些工程建设单位的资质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就将工程层层转包;一些工程施工图纸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投入施工过程,一面是公益面进行设计,盲目追求工程进度,片面追求工程成本的节约,为建筑工程埋下了许多质量上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我国的建筑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管理。
(二)缺乏健全的法律条例,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
建筑市场的混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健全的建筑法律法规。具体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没有按照规范条例进行设计和承建;施工企业医保代管将工程层层转包;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故意压价,或者是将整体工程分解之后分给多个企业,缺少规范的管理,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利用不正当的的手段揽下工程等等。
(三)片面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
一个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进度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应该力求平衡,不能片面的将追求速度作为工程业绩的表现形式。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中,主要的通病就在于不顾工程质量而一味的求速度。为了所谓的工程倒计时或者是某项检查经常打破既定的设计进程,不管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论工种,甚至将工程施工顺序颠倒,一切只以工程进度为重,不顾质量问题。
二、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
纵观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可发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建筑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完善建设法律体系上。健全的建设法律体系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各国的建设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基本法律、法规条例、规范标准三个层次。基本法律作为国家建设法律总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规条例属于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构成行政法规;规范标准由专业部门或专业协会、学会制定,具体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指导限定各种技术活动。
(二)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
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是当前很多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德国、美国、新加坡等施工企业都是实行两种许可制度的代表国家。通过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的具体实施,既避免了不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盲目上马,给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杜绝了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给国家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在这些发达国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承包商及中介机构负责完成,建设主管部门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竣工验收工作,也没有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的任务,颁发使用许可证是在竣工验收之后。我国《建筑法》确立了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需要介入竣工验收并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笔者认为,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使用许可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着“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国际惯例原则,工程质量监督应由核验工程质量等级转变为监督竣工验收工作。
(三)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监督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集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优劣、执法能力的强弱等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情形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不断的得到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与工程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有着莫大的关联。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必须重视质量,强化质量意识,不能将工程质量管理流于形式,必须切实抓好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建筑行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首先就要培养监督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内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监管作用,在工程质量处理问题当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其进行解决。
(四)严格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为
国家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制度的执行主要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因此,一旦这些部门把关不严,违规办事,那么国家对于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作用根本就无法有效发挥。要加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建设单位的监督,首先就要制定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严格依程序进行;其次建立明确的建筑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将每一项责任都分管到各个项目负责人,如有质量事故发生,除了追究当事人及当事人单位的责任,还要对各级管理部门以及项目审批人、程序执行人、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追究;再者就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各建设行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收受贿赂等情况必须严加查办,杜绝一切犯罪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五)集中管理投资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般情况下,对于政府投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对工程的资金管理方式都是由政府来管理运作的。国际上的很多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来对其进行管理和统一筹划,在我国来讲,一般的工程项目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所以说对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就非常重要。在现阶段来讲,我国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单位都不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导致了建筑市场的混乱局面。针对上述现象,对于我国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工程,可以由建设部组织交付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从项目施工之前的可行性调查,到项目实际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的全过程都进行集中管理。这些项目管理机构都是非盈利性的机构,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一方面可以代表业主行使政府主权,另外一方面还行使政府职能,并且在项目管理期间,还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检查。
(六)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
要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现在的工程监理有相当多是建设单位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权威性不够。当然,监理公司是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要听建设单位的。但监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对工程本身负责。因此,要强调监理公司对工程监理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利有待加强。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的探讨能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进而更好的完善其监督管理工作,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监督管理的相关思考[J].学周刊,2013,04:206.
[2]王靖.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179.
[3]白剑峰.浅谈有效监督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若干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3,12:15.
[4]王西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有效对策探讨[J].才智,2013,2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