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探索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缺乏学生自主学习、忽视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较为零碎重复等问题,其单篇精讲细析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语文学习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结构”上从语文学习规律出发,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体现了课程整合和单元教学的理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
  任务驱动,增强自主学习。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以学习任务为核心,以任务为课堂的驱动力。教师根据“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确定单元目标,设置核心任务,并将该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处于引导和帮助的地位。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活动设计,培育核心素养。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同時应注重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受到情境激发,在活动中阅读、交流、探究。语文核心素养,如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也得以提升。
  知识整合,突破单篇教学。与单篇教学不同,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特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时,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教材,把握每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单元学习任务和目标,制定出整体施教的步骤和方法,保证知识点的全方位覆盖。此外,单元教学又具有层次性。教师可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地进行任务安排,帮助学生一步步达到教学目标。
  资源拓展,扩大知识层面。单元教学以任务为导向,学生在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搜集相关学习资料,深入阅读研究。单元教学将课堂与课外紧密联系起来,利用课堂任务驱动学生课外阅读,拓展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而任务的形式也需要学生做好阅读后的成果展示,从而保证了阅读的质量。
  围绕“任务”核心,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首先应领会该单元“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然后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以此设定核心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完成任务并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青春激扬”,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该单元共三课,由五篇诗歌和两篇小说组成,涉及诗歌、小说两种文学体裁。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了学习目标——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诗歌写作。在该学习目标下,笔者设计了四个循序渐进的任务:认识——不同的青春、感悟——青春之美、遇见——我和青春有个约会、自我——青春留声机。从梳理五篇诗歌的意象、比较探究两篇小说的主题,到撰写阅读札记、配乐朗读诗文,再到创作表现自我青春的诗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都有所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念,对各阶段教学均提出更高要求。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属于语言类学科,语文学习使人充实、给人智慧,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思维。神话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中,神话文本占有一定比重,其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文章围绕神话文本内容、特点
百年大计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名师工作室”是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的“孵化器”,它的设立不仅充分利用了名师的优质资源辐射作用,为骨干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提供研究平台,还促进了教学改革,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在全国呈遍地开花之势,一个个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以名师工作室为代表的学习共同体,促进了更多青年教师的发展,也对名师的自我超越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从实际的运作情况看,一些工作
面积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化认识面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从长度到面积,学生需要跨越的认知障碍在于测量的对象从一维空间的线转变成二维区域的面,测量的单位也由线变成了面,那么把什么作为测量面积的标准就成了本节课学生最为困惑的地方。课堂中尝试从面积的本质意义出发用量化的结果来表示面积。
文章主要从创设情境、引发冲突、主动建构、重视反馈等几个方面的方法和措施入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重视数学建模、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作了阐述。
真实的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课堂上有多种可能性。教师要在众多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中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是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课堂会生成丰富的资源,生成性资源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载体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因势利导、及时鼓励,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给予学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何在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如何让幼儿认识足球,了解足球,热爱足球,是幼教工作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足球活动;有效开展  一、环境“足”:支持幼儿探索发现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纸塑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材料易取且环保,作品既能起到美化作用,又能作为幼儿游戏的玩伴。可是,纸塑这种新形式在幼儿园并没有“流行”起来。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纸塑内容呈现碎片化。一方面现有的基础性课程中涉及纸塑内容很少;另一方面教师对纸塑的概念不清晰,组织开展纸塑活动的内容多是随意的,没有根据幼儿经验基础与特点来组织。其二,纸塑制作流程复杂。纸塑作品的完成要经历捏形、组合、塑形、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