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53647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所作的一首富有离愁别绪的诗歌。整首诗歌有着绘画美、节奏美、音乐美,使我们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画面;节奏;情感
  作者简介:何蔚(1984-),女,硕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讲师,语文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1
  徐志摩,一位有着浪漫情节的诗人,骨子里追求着自由、美、理想的学者。以一首《再别康桥》这样的诗歌感染了无数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被他的这首简单而充满乐感的诗歌感动着。因为诗歌是美的,所以我们同样感受得到里面的美感,而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可以说,《再别康桥》整首诗歌都洋溢着画面美、节奏美、情感美。这些,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意境美是需要我们去慢慢体味的。徐志摩诗歌的意境美隐藏在诗句里,也隐藏在作者的内心之处。我们可以通过诗歌里展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呈现的节奏来领会作者诗歌的意境美。
  一、《再别康桥》诗歌的画面美
  《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是充满画面感的。当我们在一遍又一遍的细读诗歌诗句的时候,通过对诗句里文字的理解,会呈现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面。色彩鲜明,极致地展现了剑桥大学的美丽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剑桥大学的热爱和对那段读书时光的留念。诗歌的色彩很丰富,如,诗歌里“云彩”、“青荇、”“虹”、“青草”的这些意象表现出斑斓的色泽。让剑桥大学充满生机,也处处都让作者心动,天边的云彩、康河的小草,细致入微的景致。“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独自一人在星辉斑斓的夜晚,撑一支长篙漫溯康河,沿着康河游弋,歌声充满了整条康河,徘徊、迎着风、恋着景,忆着往事,借着斑斓的星光,借着离别的歌声,尽情地疏泄内心的情绪。诗人有着复杂的情绪,有对昔日剑桥大学读书时的美好回忆、有对林徽因那段感情的不舍、有对即将告别学校的留恋,有离愁、也有疼惜。这些情绪都隐藏在诗人诗歌美丽的画面。
  二、《再别康桥》诗歌的节奏美
  我们在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会真正的觉得在听歌。诗歌呈现出一种音律美,如音乐般动听,有节奏。诗歌不同诗节里有着不同的韵脚。且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押韵的诗歌更具有旋律美。整首诗歌犹如一首动听的歌曲,悠远而深情,仿佛一位饱含情感、往返留恋于校园和回忆旧日时光的学者在倾述,别有一番滋味。
  三、《再别康桥》诗歌的情感美
  诗人以情动人。读完作者的诗歌,我们内心会有一种冲动,渴望跟随诗人的脚步追寻作者的过往。回忆他在剑桥大学的那段美好的时光。诗歌处处都有作者的情感在里面,一字一句都赋有作者对往日读书时的留恋。作者在这里曾经结交过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他人生的指路人,在这里他曾经遇见了挚爱一生的恋人---林徽因。在这里他曾经受到西方爱、自由、美的新理念的思想的引导,致使诗人一生都在追求美、追求爱和自由。正因如此,作者才会在要离别这里时,有诸多的不舍,才会处处留情。所以,作者在诗歌里说到: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句简单的诗句里,其实包含着作者最深的情感。他为了能够永远地留在自己深爱的这片校园,甚至愿意做一条最卑微的水草,永远地留在康河,留在自己的母校,不愿意离去。又如诗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里,诗人的情感已经达到高潮。我们仿佛看见一位青年学者,因为即将远离母校,于是,独自一人撑船漫溯。在处处有着诗人足迹的地方追忆。轻轻的,不去打扰这里的一草一木。尽管想要用歌声来疏泄内心的情绪,但他必须忍住,害怕惊扰这里的宁静。因为爱惜,所以不愿打搅。因而,诗人在这里用“别离的笙箫”抒写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用这种特别的乐器营造离别的氛围。“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以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综上,《再别康桥》诗歌全文充盈着美的意境。诗歌有着绘画美、节奏美、情感美的特点,让我们在美的体验中感受着诗人的离愁,各种滋味掺杂其中,有淡淡的苦涩,也有回忆美好往事时的甜蜜。细读诗歌才能体味诗人在诗歌里复杂的情绪。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在扩大就业、稳定增长、繁荣市场、自主创新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与其地位很不相配,极大地限制了我
摘 要:新时期以来,新历史主义小说于文坛上异军突起,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表现形式,再现日常的平民的历史。陈忠实的《白鹿原》以一种全新视角来审视历史,并以全新的话语演绎了历史。无论从主题到内容,还是从叙事方式到人物及语言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新历史主义。本文是从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全面分析和解读《白鹿原》。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白鹿原》;全新视角  作者简介:秦赞(1991.5-),女,汉族,祖籍河北邢
摘 要:通过《黄雀记》,苏童再次用他充满氤氲气息的手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关于魂灵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绳索这一意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从捆人工具到束缚枷锁的转变,使得整个小说充满了探寻意味。捆人者变成了被捆者,绳索连接着小说人物的命运,成为苏童在小说中的说话者。  关键词:绳索;黄雀记;捆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
摘 要:苏童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色和风格。精神分析论下苏童小说先锋叙事的鲜明特色是无意识动机的呈现,具体表现为性与暴力的本能释放、“俄狄浦斯情结”催生的逃亡以及在施虐和受虐中走向死亡本能。  关键词:精神分析;苏童;先锋文学;无意识动机  作者简介:熊爽(1991-),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中西方文学比较研究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玩偶之家》和《青春之歌》女主人公比较分析是以悲剧为切入点的形象分析。娜拉和林道静两个艺术形象深入人心,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以点带面开开掘中西文学的异同之处。在分析典型意义的基础上,对娜拉与林道静进行全面分析,挖掘两者悲剧根源,分析悲剧创造的根源,总结娜拉与林道静对后世文学创造的影响。  关键词:娜拉;林道静;悲剧形象;比较  作者简介:季晗(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开始朝着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企业资源计划(ERP)迈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中国的企业,采用ERP这种先进的集管理和信息技术于一
一个企业要获得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就必须创造出比其竞争对手质量更好的产品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竞争对手所不能提供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这些产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