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抑郁症是当今社会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本文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杨杨的深度访谈,分析原生家庭中不良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思考青少年抑郁症的形成机制。最后通过对患病抑郁症青年与父母关系转变的分析,从社会学角度提出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和促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亲子关系;原生家庭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人物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新闻屡屡出现,抑郁症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中,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已高达4-8%。龚银清的研究表明,国内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龚银清,2005)。
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限于青春期,而是持续的笼罩其一生。侵蚀了他们的社交、学习、工作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左右其重大的人生选择和未来的人生发展(高万红,2017)。
抑郁症的产生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进而削弱减少它的负面影响,对预防和治疗抑郁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原生家庭中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
1 文献回顾
在当下抑郁症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影响早已得到过讨论。
国外学者关于亲子互动和家庭关系对精神疾病影响的研究颇丰。
赵居连曾经引用过弗洛伊德在《悲伤与忧伤》一文中对抑郁给出的解释:“当儿童时期有被所爱的人拒绝(通常是父母亲)的经验时,个体因为罪恶感而无法表达愤怒,接着产生对自己的愤怒,而个体后后来生活中任何的损失或被拒绝都会重新启动对自己的愤怒,并引起抑郁症的反应。”他强调青少年与其父母互动中的负面经验、认为对亲子冲突的不恰当处理是产生抑郁症的主要因素(Costello Timothy,1995)。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写到:“我的信仰是,对于神经症的形成来说,婴儿期的焦虑是必然的因素。”(Karen Danielse Horney,2015)青少年时期的异样行为都能追溯到儿童时期制造焦虑的家庭环境,特别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父母如果能给予孩子积极的、温暖的爱,孩子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如果父母的爱是攻击性的、消极的、不对等的,孩子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无助感和恐惧感,而他的情绪又不能得到父母的合理疏导,只得压抑在心中,最后会构成病态的人格态度。
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提出了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会压抑孩子的人格,他们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恶魔般的影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使他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进而引发今后青年时期的一系列心理上的歧变(Maria Montessori,2010)。
中国是一个家庭本位浓重的国家,中国文化也是典型的家庭取向文化,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在现代化冲击和社会的迅速变迁下,家庭关系和结构系统也在发生着改变(张曼华、付倩,2010),越来越多学者把中国青少年逐渐突出的精神疾病问题归因于家庭关系和亲子教育。
徐文秀在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敏感阶段,由于受到家庭的压力,情绪很容易波动起伏,所以17岁前后正是抑郁情绪的高发期(徐文秀,2019)。
通过易春丽和钱铭怡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成长于不良的家庭关系和环境中的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症症状。童年经历,尤其是童年生活不愉快,是造成抑郁症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多少、父母带给孩子的信息正面与否,都影响着患抑郁症风险的高低。研究显示,缺乏父母的关心是抑郁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对家庭的作用越积极,投入给孩子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孩子的情绪越正向(易春丽、钱铭怡,2006)。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是使孩子成为抑郁症易感人群的关键。卓东炳、许勤伟等人在研究中发现,抑郁症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具有低情感与理解差、高拒绝、否认与高惩罚、严厉的特征。这样的父母常常让孩子的需求和期待得不到回应,会使孩子逐渐缺乏安全感,变得自卑、不自信、甚至迷失自我(卓东炳、许勤伟、王运策,2002)。
综合上述文献,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调查了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负面影响,但利用具体案例剖析产生影响的具体过程,以及对青少年抑郁者患者患病后和父母关系的改变,缺乏了一定的关注,研究方法上也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方法比较单一。本文将针对这些不足,利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2 理论框架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意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身如何理解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关系如何?家庭情感是否稳定?患病后与父母的关系是否出现转变?
本文将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探究抑郁症的成因,原生家庭关系对其的影响,从研究对象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父母的关系等维度理解抑郁症;同时,本文将突破现有对抑郁症研究的医学、心理学等视角,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原生家庭关系,包括互动模式、弹性程度、联系强度等因素对青少年病态心理形成的可能性分析。
2.2 研究视角
本研究對象主要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从家庭社会学“系统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家庭负面因素对青少年患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探究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伤害的青少年的患病诱因和机制。
经过对深度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青少年在童年阶段与父母的互动、沟通方式以及其面对的家庭关系是对青少年抑郁症形成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本文会在案例分析中具体阐述。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亲子关系;原生家庭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人物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新闻屡屡出现,抑郁症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中,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已高达4-8%。龚银清的研究表明,国内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龚银清,2005)。
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限于青春期,而是持续的笼罩其一生。侵蚀了他们的社交、学习、工作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左右其重大的人生选择和未来的人生发展(高万红,2017)。
抑郁症的产生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进而削弱减少它的负面影响,对预防和治疗抑郁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原生家庭中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
1 文献回顾
在当下抑郁症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影响早已得到过讨论。
国外学者关于亲子互动和家庭关系对精神疾病影响的研究颇丰。
赵居连曾经引用过弗洛伊德在《悲伤与忧伤》一文中对抑郁给出的解释:“当儿童时期有被所爱的人拒绝(通常是父母亲)的经验时,个体因为罪恶感而无法表达愤怒,接着产生对自己的愤怒,而个体后后来生活中任何的损失或被拒绝都会重新启动对自己的愤怒,并引起抑郁症的反应。”他强调青少年与其父母互动中的负面经验、认为对亲子冲突的不恰当处理是产生抑郁症的主要因素(Costello Timothy,1995)。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写到:“我的信仰是,对于神经症的形成来说,婴儿期的焦虑是必然的因素。”(Karen Danielse Horney,2015)青少年时期的异样行为都能追溯到儿童时期制造焦虑的家庭环境,特别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父母如果能给予孩子积极的、温暖的爱,孩子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如果父母的爱是攻击性的、消极的、不对等的,孩子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无助感和恐惧感,而他的情绪又不能得到父母的合理疏导,只得压抑在心中,最后会构成病态的人格态度。
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提出了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会压抑孩子的人格,他们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恶魔般的影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使他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进而引发今后青年时期的一系列心理上的歧变(Maria Montessori,2010)。
中国是一个家庭本位浓重的国家,中国文化也是典型的家庭取向文化,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在现代化冲击和社会的迅速变迁下,家庭关系和结构系统也在发生着改变(张曼华、付倩,2010),越来越多学者把中国青少年逐渐突出的精神疾病问题归因于家庭关系和亲子教育。
徐文秀在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敏感阶段,由于受到家庭的压力,情绪很容易波动起伏,所以17岁前后正是抑郁情绪的高发期(徐文秀,2019)。
通过易春丽和钱铭怡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成长于不良的家庭关系和环境中的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症症状。童年经历,尤其是童年生活不愉快,是造成抑郁症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多少、父母带给孩子的信息正面与否,都影响着患抑郁症风险的高低。研究显示,缺乏父母的关心是抑郁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对家庭的作用越积极,投入给孩子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孩子的情绪越正向(易春丽、钱铭怡,2006)。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是使孩子成为抑郁症易感人群的关键。卓东炳、许勤伟等人在研究中发现,抑郁症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具有低情感与理解差、高拒绝、否认与高惩罚、严厉的特征。这样的父母常常让孩子的需求和期待得不到回应,会使孩子逐渐缺乏安全感,变得自卑、不自信、甚至迷失自我(卓东炳、许勤伟、王运策,2002)。
综合上述文献,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调查了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负面影响,但利用具体案例剖析产生影响的具体过程,以及对青少年抑郁者患者患病后和父母关系的改变,缺乏了一定的关注,研究方法上也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方法比较单一。本文将针对这些不足,利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2 理论框架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意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身如何理解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关系如何?家庭情感是否稳定?患病后与父母的关系是否出现转变?
本文将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探究抑郁症的成因,原生家庭关系对其的影响,从研究对象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父母的关系等维度理解抑郁症;同时,本文将突破现有对抑郁症研究的医学、心理学等视角,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原生家庭关系,包括互动模式、弹性程度、联系强度等因素对青少年病态心理形成的可能性分析。
2.2 研究视角
本研究對象主要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从家庭社会学“系统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家庭负面因素对青少年患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探究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伤害的青少年的患病诱因和机制。
经过对深度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青少年在童年阶段与父母的互动、沟通方式以及其面对的家庭关系是对青少年抑郁症形成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本文会在案例分析中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