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翻转课堂”本学科化的必要性
目前,在语文阅读学习中也常常存在三种现象:(一)学生的主动性开发不够;(二)学生缺乏阅读思维的系统性培养;(三)学生阅读能力差异大。这些现象均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
如何化解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阅读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呢?究其根本,教师还是要想办法真正去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解读问题的整体性设计激发学生研读课文的兴趣,通过研读形成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翻转课堂”就能让语文阅读课堂回归教学本原,实现上述目标。基于此,如何让“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模式在语文教学上,特别是在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上发挥巨大的作用,便成了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所必须要进行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翻转课堂”本土化本学科化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模式
将“翻转课堂”引入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通过重构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关系,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指导学生通过有梯度的自学任务来建构阅读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来培养阅读需要的思维能力。
将“翻转课堂”引入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考察的是教师信息素养,即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只会制作表格、PPT,还应具备与教学视频编辑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创建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视频的学习,这就涉及教师教学视频视觉效果的设计。
其次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功底,特别是对文本解读的功底。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本可以分为记叙类文本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议论类文本阅读。其中解读难度最大的应该是记叙类文本阅读,它又可以细分为写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小说等的阅读。每一种类型解读的重点是有区别的,比如,写人叙事散文中,人物形象和情节是重点;写景散文中,语言赏析和情感理解是其重点;哲理散文中,哲理解读是其重点;小说学习,借情节、环境完成人物形象塑造是其重点,而且具体到每一篇文章中,它的解读重点又略有不同。它需要教者准确地把握每类文本的重点,在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思维力的问题设计上,充分考虑各类文本的解读重点,围绕解读重点科学地设计问题,所问问题要形成一股解读文本的合力,拒绝零散无序。这需要老师主动打破平时备课的舒适区,挑战自己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研熟研透教材,所有问题的设计都能指向文本解读的重点,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来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一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其阅读思维力,反过来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创建教学视频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视频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教学视频的要点强调,而对要点的准确把握考察的还是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将“翻转课堂”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考虑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以住校生居多,学校暂时无法提供给学生每人一台平板,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包括周末补习班过多),学生间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及不少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监管不上心或不到位等实际情况,笔者尝试将“翻转”定义为“课堂上的前后翻转”,即将学生的自学时间和研读时间都锁定在课上。
以两课时及三课时的文本解读为例,即把过往需要学生回家后自学完成的部分挪至第一课时,学生在堂上结合教师研读课文后设计的自学任务(包括为完成文本解读而设计的问题)完成自主学习,在教师的监督下自学可以保证自学的时间和效果,也方便教师在课上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自学时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自学过程中的理解误区,把握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为老师的辅助指导做好准备。第二个课时或第二个、第三个课时通过合作互学(小组内解决自学过程中已解决的问题及通过讨论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将个人及小组的自学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采取的形式可以是比赛、成果展示、演讲展示等)、问题聚焦(通过前面的步骤,师生可以共同确定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老师的引领下,师生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提出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类文拓展(找1-3篇和本文重难点类似和内容写法相似或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具体篇数视教学需要而定,以巩固课上掌握的知识点)3个环节来掌握、巩固此类文本阅读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简单说来,也就是试图形成下面这种学习模式:
课前三步走:教材整合,难点确定——教学设计,聚焦提问——把握重难点,录制微课
具体操作如下:教师首先要备教材、备教参,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合不同文体的教学重点设计出既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又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制定“自学任务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兼顾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然后结合重难点录制微视频(自学前在教室统一播放微课;微课放在班级群,学生可提前在家学习,学生回家后也可根据个人的掌握情况反复观看)。
课上两流程、六步走:
1.自学流程:学生自读,自主学习
具体操作如下:先播放微课,学生结合教学视频所讲完成“自学任务单”,完成自主学习过程。自学过程中老师巡堂,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学任务单”的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下一课时的教学重点。
2.互学助学流程:目标引领——合作互学——聚焦疑难,教师助学——反思总结——类文拓展
具体操作如下:课上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先由其他小组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难点及老师在自学流程巡堂时发现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交由老师启发引领,师生共同解决本课重难点;反思总结课上所学,以掌握此类问题的解读方法;最后運用课外文段来巩固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从而达到掌握方法,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结语
“翻转课堂”引入语文阅读课堂的关键点其实不在于对模式的研究,而在于根据本校甚至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课堂研究,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翻转教学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注意到了以上这些,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我研读、生生研读、师生研读的循环反复中会明显得到提高。
目前,在语文阅读学习中也常常存在三种现象:(一)学生的主动性开发不够;(二)学生缺乏阅读思维的系统性培养;(三)学生阅读能力差异大。这些现象均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
如何化解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阅读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呢?究其根本,教师还是要想办法真正去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解读问题的整体性设计激发学生研读课文的兴趣,通过研读形成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翻转课堂”就能让语文阅读课堂回归教学本原,实现上述目标。基于此,如何让“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模式在语文教学上,特别是在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上发挥巨大的作用,便成了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所必须要进行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翻转课堂”本土化本学科化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模式
将“翻转课堂”引入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通过重构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关系,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指导学生通过有梯度的自学任务来建构阅读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来培养阅读需要的思维能力。
将“翻转课堂”引入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考察的是教师信息素养,即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只会制作表格、PPT,还应具备与教学视频编辑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创建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视频的学习,这就涉及教师教学视频视觉效果的设计。
其次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功底,特别是对文本解读的功底。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本可以分为记叙类文本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议论类文本阅读。其中解读难度最大的应该是记叙类文本阅读,它又可以细分为写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小说等的阅读。每一种类型解读的重点是有区别的,比如,写人叙事散文中,人物形象和情节是重点;写景散文中,语言赏析和情感理解是其重点;哲理散文中,哲理解读是其重点;小说学习,借情节、环境完成人物形象塑造是其重点,而且具体到每一篇文章中,它的解读重点又略有不同。它需要教者准确地把握每类文本的重点,在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思维力的问题设计上,充分考虑各类文本的解读重点,围绕解读重点科学地设计问题,所问问题要形成一股解读文本的合力,拒绝零散无序。这需要老师主动打破平时备课的舒适区,挑战自己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研熟研透教材,所有问题的设计都能指向文本解读的重点,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来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一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其阅读思维力,反过来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创建教学视频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视频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教学视频的要点强调,而对要点的准确把握考察的还是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将“翻转课堂”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考虑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以住校生居多,学校暂时无法提供给学生每人一台平板,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包括周末补习班过多),学生间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及不少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监管不上心或不到位等实际情况,笔者尝试将“翻转”定义为“课堂上的前后翻转”,即将学生的自学时间和研读时间都锁定在课上。
以两课时及三课时的文本解读为例,即把过往需要学生回家后自学完成的部分挪至第一课时,学生在堂上结合教师研读课文后设计的自学任务(包括为完成文本解读而设计的问题)完成自主学习,在教师的监督下自学可以保证自学的时间和效果,也方便教师在课上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自学时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自学过程中的理解误区,把握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为老师的辅助指导做好准备。第二个课时或第二个、第三个课时通过合作互学(小组内解决自学过程中已解决的问题及通过讨论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将个人及小组的自学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采取的形式可以是比赛、成果展示、演讲展示等)、问题聚焦(通过前面的步骤,师生可以共同确定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老师的引领下,师生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提出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类文拓展(找1-3篇和本文重难点类似和内容写法相似或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具体篇数视教学需要而定,以巩固课上掌握的知识点)3个环节来掌握、巩固此类文本阅读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简单说来,也就是试图形成下面这种学习模式:
课前三步走:教材整合,难点确定——教学设计,聚焦提问——把握重难点,录制微课
具体操作如下:教师首先要备教材、备教参,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合不同文体的教学重点设计出既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又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制定“自学任务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兼顾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然后结合重难点录制微视频(自学前在教室统一播放微课;微课放在班级群,学生可提前在家学习,学生回家后也可根据个人的掌握情况反复观看)。
课上两流程、六步走:
1.自学流程:学生自读,自主学习
具体操作如下:先播放微课,学生结合教学视频所讲完成“自学任务单”,完成自主学习过程。自学过程中老师巡堂,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学任务单”的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下一课时的教学重点。
2.互学助学流程:目标引领——合作互学——聚焦疑难,教师助学——反思总结——类文拓展
具体操作如下:课上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先由其他小组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难点及老师在自学流程巡堂时发现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交由老师启发引领,师生共同解决本课重难点;反思总结课上所学,以掌握此类问题的解读方法;最后運用课外文段来巩固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从而达到掌握方法,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结语
“翻转课堂”引入语文阅读课堂的关键点其实不在于对模式的研究,而在于根据本校甚至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课堂研究,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翻转教学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注意到了以上这些,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我研读、生生研读、师生研读的循环反复中会明显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