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德育放在第一位,将其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德育工作融入其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响应改革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是一门发展思维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数学的范围内,各种定理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变化都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思维发散、接受能力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平面图形认识》时,在讲解完基础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特殊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与正方形、长方形等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对这些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能够培养学生意志、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不能进行自主的思考,缺少师生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越来越畏惧和教师进行交流,产生自卑的心理,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与时俱进,遵循课堂改革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1.结合小学数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非常灿烂的数学历史。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有很多生动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家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为学生介绍我国对于数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例如,在学习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有关祖冲之的生平,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圆周率的人,是我国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将圆周率的计算提前了1000多年。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祖冲之在追求数学方面的动人故事和科学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新中国建立时期,旅居海外的数学家如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要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在学习有关分数的运算时,教师可以将我国的历史文化建筑图表融入,其中,让学生认识到人文建筑当中富含的文化底蕴,感受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2.结合数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表明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浅入深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講。例如,学习有关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这在建筑、工程、军事等方面彼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介绍,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国家建设联系起来,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数学报纸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社会当中的应用,不断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时间的坚持当中,逐步培养成的。小学数学由于内容广泛,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思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有错就改的优良品德,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在审题的过程当中,可以一边思考一边看题:其中讲的是什么,应该先计算哪一步,能不能采用简便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题,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全面的要求,对于解题过程中的字数、运算符号等书写规范清晰,在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4.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渗透
在小学教学当中融入德育,作为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德育,接受德育的熏陶。小学生本身性格活泼好动,模仿、好胜心比较强,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环节当中要适当地引入竞争的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性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速算比赛,或者是抢答比赛的活动。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组织活动比一比,谁在课堂上最遵守课堂规则,比一比谁的作业最规范,谁在课堂上最认真听讲。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伙伴,无论是教师自身的形象还是表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高尚师德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是无私的,是不计较任何回报的。这种关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的一种具体化的表现。这种情感,学生如果能够感受到,就会更加亲近教师,相信教师;教师带着这样的情感,就会认真地观察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想法。例如,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会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学生若能在教师的身上感受到对工作的责任感,会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非常的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品德。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道德为范的榜样性,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不仅仅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还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为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将德育工作融入到趣味性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新伟.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运用德育素材[J].吉林教育,2019(12).
[2]谢大锐.如何把德育有效贯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响应改革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是一门发展思维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数学的范围内,各种定理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变化都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思维发散、接受能力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平面图形认识》时,在讲解完基础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特殊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与正方形、长方形等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对这些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能够培养学生意志、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不能进行自主的思考,缺少师生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越来越畏惧和教师进行交流,产生自卑的心理,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与时俱进,遵循课堂改革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1.结合小学数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非常灿烂的数学历史。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有很多生动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家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为学生介绍我国对于数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例如,在学习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有关祖冲之的生平,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圆周率的人,是我国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将圆周率的计算提前了1000多年。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祖冲之在追求数学方面的动人故事和科学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新中国建立时期,旅居海外的数学家如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要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在学习有关分数的运算时,教师可以将我国的历史文化建筑图表融入,其中,让学生认识到人文建筑当中富含的文化底蕴,感受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2.结合数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表明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浅入深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講。例如,学习有关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这在建筑、工程、军事等方面彼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介绍,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国家建设联系起来,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数学报纸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社会当中的应用,不断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时间的坚持当中,逐步培养成的。小学数学由于内容广泛,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思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有错就改的优良品德,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在审题的过程当中,可以一边思考一边看题:其中讲的是什么,应该先计算哪一步,能不能采用简便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题,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全面的要求,对于解题过程中的字数、运算符号等书写规范清晰,在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4.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渗透
在小学教学当中融入德育,作为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德育,接受德育的熏陶。小学生本身性格活泼好动,模仿、好胜心比较强,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环节当中要适当地引入竞争的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性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速算比赛,或者是抢答比赛的活动。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组织活动比一比,谁在课堂上最遵守课堂规则,比一比谁的作业最规范,谁在课堂上最认真听讲。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伙伴,无论是教师自身的形象还是表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高尚师德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是无私的,是不计较任何回报的。这种关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的一种具体化的表现。这种情感,学生如果能够感受到,就会更加亲近教师,相信教师;教师带着这样的情感,就会认真地观察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想法。例如,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会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学生若能在教师的身上感受到对工作的责任感,会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非常的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品德。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道德为范的榜样性,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不仅仅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还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为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将德育工作融入到趣味性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新伟.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运用德育素材[J].吉林教育,2019(12).
[2]谢大锐.如何把德育有效贯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