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更多的人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导引】
  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首度出版了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共收录了其散文新作14篇以及一篇后记。在这里节选了该书的首篇同名散文《皮囊》、第十篇《海是藏不住的》以及作者的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作为新闻从业者,蔡崇达笔下的这些散文更类似于非虚构的自传性小说,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文字散发出的深沉哲理。作家阿来评价道:《皮囊》一题就具有指向本质的意味。“皮囊”一词涵盖了灵与肉这两种对立的范畴,它直接指向的是人的肉体与躯壳,但同时,皮囊也是灵魂不可脱离的依托和载体。蔡崇达以此为题意义何為?或许出现在首篇的阿太能够给我们一个提示。
  这位活到99岁的阿太在幼年的作者眼里是一位冰冷奇怪的老人。无论是亲眼目睹女儿的躯体被送进焚化炉还是不小心切断了自己的手指,阿太那张满是寿斑的脸上总能舒展开一个笑容。直到阿太去世,成年之后的作者才领悟到,皮囊对于阿太只是一个包裹,或许失去才能自由。阿太认为,生命本来是轻盈的,人被各种欲望给拖住而使肉身变得沉重。而皮囊对于作者而言究竟是具有何种内质的存在?作者在文中表述了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生病或健康的皮囊、美丽或残缺的皮囊都无法避免会有所渴求。而人最怕的就是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旦有所希冀,脆弱的人寻找神明,虚妄的人沉浸于幻象,功利的人则是努力安排未来。不过,这些千差万别的皮囊都包裹着同一个渴望超越的灵魂,这才是人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所以,在《海是藏不住的》一文中作者相信人性的浅薄与美好一直都存在,就像每片海都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与风险,每个人的心里都起伏着各自的理智与欲望。作者之所以没有跌进欲望之海,是因为他一直在寻找与每片海最舒适的相处距离,一直致力于训练自己掌握与真实世界相处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接受并能透过这丑陋的皮囊看到自己滚烫的灵魂。他相信只有这样,个体才更有可能保持恰当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存在的不堪与美妙。
  而在后记里面,作者将“这每一片海”转换成了现实中每一位风格迥异的人。作者认为正是每一位参与我们生命活动的人构成了我们不同阶段的生命形态,如太阳底下被倾洒着不同光束的每一片海,在各自光辉灿烂中互相映衬。蔡崇达认为正是闽南这片土地上那些参与过他生活的人与事——不管是早已逝去的或是正在生活的人,确切经历过的或是只存在幻想中的事,一起构成了他现在的灵魂。为此,蔡崇达坚信,寻找人的本质共通部分是他写作的动力和终极意义。怀着这样的写作信念,蔡崇达对自己在文学上的期许就是尽可能看见更多的人。能看见更多的人,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于作者而言,更是一种关照自身的方法。透过皮囊,看见别人,看见自己,在瞬间的相互注视中映照彼此的面容,温暖彼此的身心。无论是那个因中风早逝的父亲,倔强造房子的母亲,还是落寞的天才少年文展,亦或是为所有人的幻象燃烧生命的厚朴,这些作者生命中最可怜也是最珍贵的人让蔡崇达在文学中得到了生命的成长与成熟。当三十岁的蔡崇达再度回忆这些艰辛的岁月时,终于更加清晰地看见了藏在生命里那些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并在生活和文学中努力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作者简介】
  蔡崇达,1982年5月27日出生,泉州晋江人,作家、媒体人、创业家,国内非虚构写作的践行者,“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生活》月刊《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现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编。作为媒体人的蔡崇达,是中国新闻业的最佳特稿作者,其新闻作品曾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最佳报道奖、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以及德国《德意志报》颁发的中国年度特稿奖。
  【附文】
  皮囊
  蔡崇达
  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待,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甚至成了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我老家。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于是,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那是她九十二岁的时候,一次她攀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她哭着叮嘱我,要我常过来看她,从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儿,一整天等我的身影。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聽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请一定来看望我。
  海是藏不住的
  我六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海。虽然,我是海边的孩子,而且我的父亲,就曾是一名海员。
  那次看到海,是到外祖母家的路上。沿着乡间的小路,跟在母亲的身后走,总感觉,怎么路边的甘蔗林那,总传来明晃晃的亮光。我趁着母亲不备往那跑,这才看到海。
  追来的母亲气急败坏。她说,你父亲不让你知道海的,就怕你觉得好玩自己跑来了,担心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其实父亲担心的不仅这个。回到家里,父亲郑重地和我说:“我小时候就是老觉得海边好玩、船上生活好玩,这才过上后来的生活。但海上太苦了,我希望你在镇上的中学读好书,不要再做和这相关的工作。”
  东石,我生活的这个小镇,或许有太多像我父亲那样的人。十几年来,镇区的发展,一直往反方向滋长,整个小镇都在集体逃离那片带给他们乐趣和磨难的海洋。然而这片试图被父母藏住的海,却因父母的禁止而越发吸引我。
  再次去拜访外祖母的路上,我突然放开步子往甘蔗林那冲,母亲气恼地追我,把我追急了,竟扑通往那一跳,海水迅速把我淹没了,那咸咸的海水包裹着我,把我往怀里搂。我看到,这海水之上那碎银一样的阳光,铺满我的瞳孔,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
  海是藏不住的。父母因为自己曾经的伤痛和自以为的对我的爱护,硬是要掩饰。我因而听到海浪声,以为是风声,闻到海腥味,以为是远处化工厂的味道。然而,那庞大的东西还一直在涨落着,而且永远以光亮、声响在召唤。我总会发现的,而且反而因为曾经的掩饰,更加在意,更加狂热。
  那次被水淹后,父亲却突然带我去航行。那真是可怕的记忆,我在船上吐得想哭都没力气哭出声,求着父亲让我赶紧靠岸。从那之后,我不会疯狂地往海边跑,然而也没惧怕海,我知道自己和它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什么。那就是坐在海边,享受着海风亲昵的抚摸,享受着包裹住我的庞大的湛蓝——那种你似乎一个人但又不孤独的安宁。再长大一点,我还喜欢骑着摩托车,沿着海岸线一直兜风。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欣赏它们的最好方式。
  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
  三十岁生日那天,我恰好在伦敦。规划的行程,是去大英博物馆打发一整天。
  大英博物馆的主展厅不定期会有展览,那一天的展览名叫“living and dying”:长长的展台,铺满了各种药丸和医疗器械,每一列都隶属于最下面标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这里陈列着已逝去的人们自认为生命最美好、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最后时刻的面容。
  看着这一张张面孔,我突然想起重病八年、已经离世的父亲,他恰是在三十岁那年有了我这个儿子的。
  我当时来来回回地阅读这展览上的每张照片,每段人生,忍不住揣想,当时的父亲应该也和三十岁的我一样,已经度过了人生的懵懂期。世界已经帮他剔除掉天真的虚妄,岁月也悄悄开始把他的脸捏出折痕,当时的他应该已经和真实的世界迎面撞上。他是否已经找到办法和自己身上的欲望讲和?他如何理解这个朝他的人生扑面而来的新生命?后来的命运如何潜伏在父亲周围,然后一点点把他最终捕获……
  我才发觉,我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我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
  而认识到这一点,让我异常难受。
  我常对朋友说,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而有了这样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见”那个人,也才会发觉,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显然,我没能“看见”我的父亲,也已经来不及这样去看父亲了,他已从我的生活中退场。我开始担心,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错过更多的人。这惶恐,犹如一种根本的意识,就这么植入了内心。   从伦敦回来的一个月后,我试图以仅有的记忆建构一篇文章,尽可能地去寻找父亲,抵达父亲,看见父亲——便是《残疾》。这是挽留,告别,也是对内心惶恐的交代。
  也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生发出一种紧迫感: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也从那时候开始,写这本书,就不仅仅是“自己想要做的一件事”了,而是“必须做的事情”了——我在那时候才恍惚明白写作的意义——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这样的认识下,写作注定是艰难的。
  在正式從事媒体工作之前,我是个文学青年,之所以做媒体,最初的原因是为了养活自己,同时暗自怀抱着的目标是:以现实的复杂锻炼自我的笔力,然后回归文学。在做媒体的这十一年,我写了二百六七十万字的报道,这让我明白,媒体写作另外有复杂宽广的空间,也让我自以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笔力,可以面对自我,面对我在乎的一切人。
  然而当我真正动笔时,才发觉,这无疑像一个医生,最终把手术刀划向自己。写别人时,可以模拟对象的痛感,但最终不用承担。而在写这本书时,每一笔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过我敲打的一个字句,直接、完整地传达到我的内心。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或许这才是写作真正的感觉。也才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的第一本都是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部分写起: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敬和理解。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些文章就像是从自己的骨头里抠出来的。那些因为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拓”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和感受。我是在写《母亲的房子》的时候,才真正看见并理解,母亲那永远说不出口的爱情;在写《皮囊》时,才明白阿太试图留给我的最好的遗产;写《我的神明朋友》时,才知道人是需要如何的帮助才能让自己从情感的巨大冲击中逃脱……这次的写作让我最终尽可能地“看见”我想珍惜的人,也让我清晰地看到,藏在人生里的,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这是我认为的“写作的终极意义”,这是我认为的“阅读的终极意义”。我因此多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附文来源:蔡崇达:《皮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知人论世”这一文学鉴赏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已成为文本解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这一方法存在着诸多误用现象,如硬贴标签、不加挑选地移用、张冠李戴等,这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容易产生误区。因此,教师在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之时,应当适课程而用、适文本而用、适时机而用,使教学走出文本解读教条主义的桎梏和误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知人论世”的重要意义及课堂运用现状  “
期刊
【教材分析】  1.教学理念  单元整合教学是指要站在大单元的角度,统筹多篇文本、多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等,整合资源,以此系统地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设计单篇教学时,教师也应做到充分地用好“这一单元”。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单元为例,教师不能忽视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之处,比如单元提示、知识补白等。在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之时,可以将单元中的各类素材、提示、方法等与之融合,这样能使单篇教学更丰富、科学
期刊
作为一种微型写作,微写作最早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它具有短小、随意、灵活、精彩的特点,且耗时少、针对性强,操作简单、贴近生活,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练笔方式。微写作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积累、思考和随时练笔的习惯,更能体现出文字表现功底的深厚程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写作教学实效。因而,其在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微写作教学通常是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借助仿写练习进行的。仿写是
期刊
一、第三部分:“相望无言,惟有泪千行”  师:后来,若瑟夫去付钱,正面面对“我的叔叔”,在哪一段?  (复制第42段)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我”为什么“看了”“又看”?  张宇:因为他叔叔变化太大了。  亓福祥:可能是看他狼狈不堪和悲惨,对他的同情吧
期刊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此单元的主题可总结为“阅览杰出人物,感受人格魅力”,即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的优秀特质,体悟并学习其高贵的精神品格。  此单元有真诚朴实、不怕牺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爽朗热情、一丝不苟的平实生活中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这些可敬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激发了我们
期刊
【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边城》整本书阅读任务,每天阅读4-5个章节。读完每一章节后,为其拟定一个小标题,概括该章节核心内容,记录阅读中的困惑及感想。读完全书后,查阅相关书评,了解不同时代的不同评论者对《边城》的不同审美认知。  2.《边城》是一部诗化小说,并不以情节见长。作品中的“美好”与“隐忧”,需要中学生在阅读中借助教师预设的阅读任务清单而由浅入深地感知体验。教师亦需要对照任务清单按
期刊
纵观语文课堂,老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朗读的时候会时不时地读破句、读断意。一篇文章读完之后,不知文本所云为何。亦或是在课堂互动交流过程中,他们语言表达不规范、语意表达不清楚,自己兴致勃勃地说,他人却听得一头雾水。我们再来看一篇四年级学生用现代文改编的《清平乐·村居》,笔者摘选了其中一个语段:“二儿子正在那里心灵手巧的织着鸡笼,这里往上串一下,再往下串一下,就这样一直的串,时而大时而小。”
期刊
“新时代语文统编教材呼唤单元整合教学,基于统编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应然取向。为此,我们可以从‘大概念——大任务——大进阶’视角去构建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以便连贯一致地思索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目标——活动——评价’问题,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发展。”[1]核心素养时代的课程与教学,合作学习依旧是无法绕开并且要科学地予以认真探究的课题。实际上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是在一个小组合作探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课后的“阅读提示”写道:“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真实、细腻、真挚,一向被认为是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风格特征,大部分读者或评论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也都没有超出这样的阐
期刊
总有人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和着雨露霜风肆意生长,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当他的积淀足够丰富时,就会如鲤鱼跃龙门般跳出那个泥淖,在无数个我之间脱颖而出。我常在想:该如何达到那样一个高度,该如何默默地生长成为高岭之花,又该如何达到孤芳能自赏的思想高度?  人啊,确实不应该总待在一个地方,那样固定的生活环境、固定的交往人群会使头脑发锈,眼界逼仄。出去走走,不论是学校外的另一个学校,还是工作区域外的另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