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从“桌面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及高校大学生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度依赖,高校辅导员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情况、新特征出发,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全新教育理念。具体而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全新理念包括:即时互动理念、碎片化传播理念、网络竞争理念、教育营销理念、从而通过理念创新提升辅导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引言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3G、4G技术先后普及,5G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同时,WIFI覆盖区域日趋扩大,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上网我国社会逐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1],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网络参与主体,其对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依赖情况更为突出。多数大学生已经更换为智能手机并开通手机上网功能,同时保持手机不离身的状态,部分大学生更是24小时开机,随时随地发送和接受来自手机网络的信息。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运用已是大势所趋,高校辅导员想要依靠传统“堵”的方式阻止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智,而只能更多采用“疏”的方法,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来开展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树立即时互动理念
所谓互动,“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规律性,意指事物之间、现象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促进”[2]。所谓即时互动理念,是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有限互动理念而言的。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总是有限的,一方面,互动的场合有限。大数多情况下二者的互动通过次数有限的班会、座谈等形式进行,这些场合多数情况下为一对多互动,不可能对所有同学进行单独的深入交流,同时,这些场合的互动形式相对正式,一些性格内向、不擅言辞的大学生往往无法与辅导员敞开心扉的沟通。另一方面,互动的成本较高。无论是开班会、还是组织座谈都要都需要协调时间、安排地点、组织人员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花费互动双方相对较大的时间、精力甚至财物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与大学生互动的频率、范围和层次。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由于大学生随时随地携带可以上网的手机(以及其他移动网络终端),使得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互动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高效运行。一方面,这意味着辅导员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进行信息沟通,而无需安排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反过来讲,也意味着大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与辅导员进行单独沟通。相对于面对面沟通,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沟通可以消除与老师面对面的紧张情绪,更加轻松和自然的实现沟通。另一方面,由于微信、微博等移动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辅导员可以既可以实现一对一的针对性沟通即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轻松实现一对多的即时沟通。
二、树立碎片化传播理念
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在网络传播中,“碎片化”其实指的“就是凸显传播个体的主体性,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话语权进一步下放的去中心化。网络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得受传一体化,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以及其对受众主体性的凸显开创了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2]。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如为了网民能够在手机上更加方便的接受和发送信息,微信、微博等平台均有发表字数或图片数量的限制。二是信息传播方式的个性化。如上文所述,信息传播方式的个性化是信息碎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具体而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整社会逐步进入自媒体时代,能够发布信息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在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任何组织和个体都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向社会发布信息,由此一来,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就呈现出碎片化和个性化。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碎片化理念。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善于发布碎片化的小段信息与大学生进行互动,而不是与学生进行长篇大论,通过碎片化教育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能够对教育信息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如果进行长篇大论,受教育者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直接忽略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运用自媒体手段建立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努力成为学生的“议见领袖”。既然由于自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呈现碎片化,高校辅导员就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建立自己的辅导博客、微博或微信公众号,通过这种新的形式定期发布教育信息来引导大学生。
三、树立网络竞争理念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辅导员所面对的竞争者相对较少,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渠道的碎片化,许多垃圾信息、涉黄涉赌涉毒的不健康信息、以及非社会主义的、反社会的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点在网络空间中大肆传播。从竞争的视角来看,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大量传播不健康、不正确信息的个人和组织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辅导员之间形成较强的竞争关系,而且二者处于同一个信息传播平台之上。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树立网络竞争意识,在网上进行思相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果断抛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常见的强制式、灌输式教育理念和方法,一方面,要及时学习和掌握最先进、最流行的互联網应用程序及其发展趋势,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运行特征和规律有深入认识。与此同时,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即时掌握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以及大学生解除最多的网络应用平台,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另一方面,要树立网络竞争意识,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即时了解和研究各类不健康信息,特别是非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与传播方式,明晰这些不健康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具体影响和影响方式,在此基础上,制定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提前打好“预防针”,以避免这些不健康信息先入为主。
四、树立教育营销理念
教育营销理念是与网络竞争理念相呼应的新理念。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中,辅导员作为教师处于主导和权威地位,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则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辅导员与大学生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现实环境中,二者的关系是确定的,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大学生一般情况下必须听从辅导员的教育要求和指令,否则将会受到学校制度的惩罚。因此,在传统条件下,辅导员的竞争意识不强,也没有必要想方设法“兜售”或“营销”自己的教育信息。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通过手机能够随时随地接收来自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如果辅导员的教育信息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很可能快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当中。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广大高校辅导员应当向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学习,特别是掌握其信息推广和营销的丰富经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的运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网络空间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营销理念的确立,并不是要将辅导员与大学生间的关系由师生关系转变为买卖关系,而是看重营销理念中对“需求”关系的准确把关,推动辅导员重视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需求,并从大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 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2014-07-21.
[2]王燕芳,康遍霞. 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微博互动策略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5):100.
[3]刘剑敏,李润权.论网络的碎片化特征[J]. 新闻爱好者.2011(18):4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引言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3G、4G技术先后普及,5G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同时,WIFI覆盖区域日趋扩大,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上网我国社会逐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1],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网络参与主体,其对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依赖情况更为突出。多数大学生已经更换为智能手机并开通手机上网功能,同时保持手机不离身的状态,部分大学生更是24小时开机,随时随地发送和接受来自手机网络的信息。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运用已是大势所趋,高校辅导员想要依靠传统“堵”的方式阻止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智,而只能更多采用“疏”的方法,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来开展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树立即时互动理念
所谓互动,“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规律性,意指事物之间、现象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促进”[2]。所谓即时互动理念,是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有限互动理念而言的。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总是有限的,一方面,互动的场合有限。大数多情况下二者的互动通过次数有限的班会、座谈等形式进行,这些场合多数情况下为一对多互动,不可能对所有同学进行单独的深入交流,同时,这些场合的互动形式相对正式,一些性格内向、不擅言辞的大学生往往无法与辅导员敞开心扉的沟通。另一方面,互动的成本较高。无论是开班会、还是组织座谈都要都需要协调时间、安排地点、组织人员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花费互动双方相对较大的时间、精力甚至财物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与大学生互动的频率、范围和层次。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由于大学生随时随地携带可以上网的手机(以及其他移动网络终端),使得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互动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高效运行。一方面,这意味着辅导员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进行信息沟通,而无需安排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反过来讲,也意味着大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与辅导员进行单独沟通。相对于面对面沟通,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沟通可以消除与老师面对面的紧张情绪,更加轻松和自然的实现沟通。另一方面,由于微信、微博等移动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辅导员可以既可以实现一对一的针对性沟通即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轻松实现一对多的即时沟通。
二、树立碎片化传播理念
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在网络传播中,“碎片化”其实指的“就是凸显传播个体的主体性,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话语权进一步下放的去中心化。网络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得受传一体化,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以及其对受众主体性的凸显开创了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2]。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如为了网民能够在手机上更加方便的接受和发送信息,微信、微博等平台均有发表字数或图片数量的限制。二是信息传播方式的个性化。如上文所述,信息传播方式的个性化是信息碎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具体而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整社会逐步进入自媒体时代,能够发布信息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在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任何组织和个体都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向社会发布信息,由此一来,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就呈现出碎片化和个性化。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碎片化理念。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善于发布碎片化的小段信息与大学生进行互动,而不是与学生进行长篇大论,通过碎片化教育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能够对教育信息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如果进行长篇大论,受教育者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直接忽略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运用自媒体手段建立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努力成为学生的“议见领袖”。既然由于自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呈现碎片化,高校辅导员就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建立自己的辅导博客、微博或微信公众号,通过这种新的形式定期发布教育信息来引导大学生。
三、树立网络竞争理念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辅导员所面对的竞争者相对较少,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渠道的碎片化,许多垃圾信息、涉黄涉赌涉毒的不健康信息、以及非社会主义的、反社会的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点在网络空间中大肆传播。从竞争的视角来看,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大量传播不健康、不正确信息的个人和组织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辅导员之间形成较强的竞争关系,而且二者处于同一个信息传播平台之上。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树立网络竞争意识,在网上进行思相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果断抛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常见的强制式、灌输式教育理念和方法,一方面,要及时学习和掌握最先进、最流行的互联網应用程序及其发展趋势,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运行特征和规律有深入认识。与此同时,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即时掌握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以及大学生解除最多的网络应用平台,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另一方面,要树立网络竞争意识,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即时了解和研究各类不健康信息,特别是非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与传播方式,明晰这些不健康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具体影响和影响方式,在此基础上,制定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提前打好“预防针”,以避免这些不健康信息先入为主。
四、树立教育营销理念
教育营销理念是与网络竞争理念相呼应的新理念。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中,辅导员作为教师处于主导和权威地位,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则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辅导员与大学生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现实环境中,二者的关系是确定的,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大学生一般情况下必须听从辅导员的教育要求和指令,否则将会受到学校制度的惩罚。因此,在传统条件下,辅导员的竞争意识不强,也没有必要想方设法“兜售”或“营销”自己的教育信息。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通过手机能够随时随地接收来自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如果辅导员的教育信息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很可能快速淹没在信息的海洋当中。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广大高校辅导员应当向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学习,特别是掌握其信息推广和营销的丰富经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的运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网络空间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营销理念的确立,并不是要将辅导员与大学生间的关系由师生关系转变为买卖关系,而是看重营销理念中对“需求”关系的准确把关,推动辅导员重视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需求,并从大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 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2014-07-21.
[2]王燕芳,康遍霞. 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微博互动策略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5):100.
[3]刘剑敏,李润权.论网络的碎片化特征[J]. 新闻爱好者.2011(18):42.